浅谈《孙子兵法》的诡诈与忠信思想

2014-04-29 00:44关岩岩
西江月·上旬 2014年4期
关键词:忠信孙子兵法

关岩岩

【摘 要】《孙子兵法》是兵家圣典,作为一种“正”兵书,与《司马法》、《尉缭子》等政兵书更多地强调政治因素不同,它致力于战场上的胜利,将“诡道”发挥到极致。另外,孙子也主张“忠信”。这两种思想是矛盾并存的。

【关键词】《孙子兵法》;诡诈;忠信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必须要战,强大的要兼并,弱小的要生存,我不攻人,不能止人欲攻我。因此,国家要强盛或者免于被吞并就必须招揽优秀的军事人才,春秋时期的孙武便是兵家代表人物之一,其著《孙子兵法》集前代、当代战争经验之大成,将兵家“诡道”发挥到极致。另外,孙子也主张“忠信”。诡诈与忠信,又是相互渗透,矛盾并存的。诈中有忠,忠借诈以显,《尉缭子》感叹“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极言用兵的凶险。但无论怎样纷纭混沌,为将者心中自有原则和清晰的底线。有鉴于此,笔者分别论其诡诈与忠信,并且试图阐明为将者心中自有原则底线。

一、为将者,必通诡诈之术

《始计第一》讲“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因此必须慎重。在孙子看来:用兵为不得已,既劳师动众又消耗国力,“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即已用兵,则务求必胜。“兵贵胜”,为达胜利,必借助天时、地形、地势、水、火、气、间谍等一切可以借助的力量,利用我方、敌方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奇正结合、机动打击敌人。i所谓:兵者,诡道也。诡,即使用诡计阴谋。军事统帅“国之辅也”,系国家安危于一身,“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对敌人要诡,对兵将也要诡,对君主同样要诡,诡道的具体表象如下:

1、诡于敌。“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敌人已经成为敌人,就不容等闲视之:敌在我方如此谨慎思量和积极防守、不轻易动战的情况下挑起战争,必有依恃,恃其兵强马壮、军备精良、后备充分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战争即起,就要设法把自己损失降到最低、敌人的损失升到最高,才能达到“争利”、威敌的军事目的,因此“兵以诈立,以利动”。以诡胜敌,齐田忌马陵之战,攻其所必救,设伏其归道。以诡逃敌,宋毕再“悬羊击鼓”脱离险境。以诡转劣为优,曹操官渡之战,火烧乌巢,以兵寡粮绝胜袁绍。ii诡于敌,然后措胜于敌,“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相反,战场上对敌人若一味讲道义和礼仪,堂堂正正,鼓罢而攻,往往不会有好的结果。宋襄公讲仁义,结果错失进攻楚军的最佳时机,被击伤致死,毛泽东说那是种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对待什么样的事情就该有用什么样的方式,两军对垒,兵者诡道也。

2、诡于士兵。战场上形式瞬息万变,劣优之势的转化是随时的。孙子认为“方马埋轮,未足恃也”,战场上的形势是由人来决定,只有把士兵的心聚集起来,“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才是取胜的最终法宝。而聚集人心的方法是“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不仅对敌人诡诈,对待自己的士兵也以诈术御之。

“愚兵”思想,历来为人诟病,但笔者认为,行兵打仗事关国家存亡,假使人人都知道军事动向和统帅计划,必然会引起军队的讨论,军队不纯粹是机器而是一个个有思想有判断的人组成,每个人有会有自己的价值取向,讨论下来定会有不同意见,有军心涣散和哗变的可能性,也可能被敌方间谍探知,破坏大计以致败北。所以在采取军事行动之前一定要向多数人保密,“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这样才是安国全军之道。李愬隐瞒部下,率众雪夜偷袭蔡州,即是“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结果,此战大胜,“元济于城上请罪,进城梯而下之,愬以槛车送元济诣京师。”

孔子、老子亦有愚民政策思想:孔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老子“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大抵圣人一致:在那个时代,普通百姓接受教育的机会少,独立思考能力不足,因此若事无巨细皆令知之,定会影响政策或者軍令的执行效果。“因形而措胜于众,众不能知。”诚不得以也。

3、诡于君。军士在外浴血奋战,理应得到国君的厚待,因此只需奋勇杀敌即可,为何还要对国君实施诡诈之术、存有戒心呢?历史证明,将军和君主之间的关系有时并不是很牢固:将军带兵于外,国内空虚,国君授柄于人,担心“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毕竟人心隔肚皮。虽然将军忠心不二,“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却无法把自己的动机诉诸天听,反倒是“反相”之证,夺权罢将不说,更有甚者死于自己人手里,例如,秦武安君白起、赵武安君李牧等等。iii虽有佞人谗言、敌间谣言,总归外因。杀人的决定权还是君主,君主内心的不安才是内因,决定因素。因此,将在外不得不慎之、虑之。

这就要洞悉君心采取行动,让君主放心的把虎符交到自己手中,并诚挚地说“阃以外者将军制之”。这种经营必须是处心积虑的,应该洞悉“敌”我之情,“以正合,以奇胜”,抓住君主的疑虑,采用适当的方法予以打消。“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这不易于一场生死拼杀的战争。如秦将王翦欲用60万军队伐楚,“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有人说:“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怚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知己知彼,“因敌而制胜”是也。iv

二、为将者必有忠和信的原则底线

战场上“诡”而取利、部队里“诡”而带兵、对国君“诡”而取信,是战争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下转第6页)

然而,每个将领都是具体的个人,虽然兵者诡道,仍应该有坚守的原则和底线,这就是:出兵的目的就是为国家扫平祸患,因此要为自己的目的负责就要对国家和君主要赤胆忠心;在战场上不能一味主观的判断形势,凭感觉和经验出战,要理性的忠于战场现实条件。

1、忠信于君国。在封建“家天下”社会,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忠君即是爱国的表现。出兵征战,是为了解决国家的困扰,更是平息君主的忧虑。所谓“为人臣者,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是也。因此出兵在外,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君主的威信,而不是驰骋私欲,辟土息疆后骄纵跋扈。例如《战国策·秦策三》:“魏文侯令乐羊将攻中山,三年而拔之。乐羊反而语功,文侯示之谤书一箧。乐羊再拜稽首曰:‘此非臣之功,主君之力也。”。这样,“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将和洽,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幸福乐业的重要保证。

此“忠信”,类似儒家的“忠信”。但也有深层的意思:为了达到带军出战而不被怀疑以致因内因败兵或者被杀的自保行为,或者为是稳定军心而故意显露的忠,为了使“将听吾计”,从而“用之必胜”。

2、征战要忠于理。这里的“理”,是指理性的判断,对行军地理环境、对敌我实力等综合分析,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

备战需查五事、七计,为将应避五危、六过,掠地必虑五形、六道,用兵宜施五火、五间,行兵通晓九地……这些均需依据现实为参考,利用形势巧妙、机动的临敌应对,不能泥于成说,不意气用事,不能一厢情愿的去猜度,“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才是一个将领应该具有的理性头脑。不能像王凝之那样,叛军逼近时,不组织军队抵御,而是“踏星步斗,拜神起乩”,说是请下鬼兵守住各路要津,“贼兵不能犯”。结果城破枭首,死得糊里糊涂,让人哭笑不得。v

此外,要信于敌。出于人情,更多的是人性考虑。如果已经达到战略目的,即以手段迫使敌人出降而达到“全国”、“全军”等,就应该对敌人守信,不能“乐杀人”、暗中搞小动作,使国家蒙羞、生灵涂炭。古语:杀降不详。白起临死之前的长叹宜为兵家之戒。

注释:

i 《孙子兵法研究》,于汝波,35页。

iiii 以上战例,皆引自《资治通鉴》

iv 《资治通鉴 秦纪二》卷七,始皇帝二十二年。

v 《资治通鉴》卷一百一十一

【参考文献】

[1](春秋)孙武著,(三国)曹操等注,杨丙安校理.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于汝波.孙子兵法研究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4]服部千春.孙子兵法新校[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7.

[5]李零.兵以诈立:我读《孙子》(增订典藏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猜你喜欢
忠信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组歌
百岁“武痴”
百岁“武痴”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联墨双馨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篆刻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