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洁
【摘 要】 目的 探讨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 对本院65例多发性抽動症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5例均表现为多部位肌肉抽动以及发声抽动,其中40例给予心理治疗,25例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多发性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多发于2-11岁儿童,7岁最多,男童多于女童。掌握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对临床工作有较大意义。
【关键词】 多发性抽动症;儿童;临床特点;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8 【文献标识码】 B
多发性抽动症,一种以运动、言语和抽动为特征的综合征,又被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tte Syndrome,TS)。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该病较罕见。然而随着近年来对该病认识的不断完善,TS已成为神经科、儿科及精神科的一种常见病。近年我院共诊治65例TS患儿,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65例TS患者临床资料,男48例,女17例;年龄4-16岁,平均7.3岁,病程1-12年,平均3.3年。以上所有患儿诊断均参照DSM-IV的诊断标准[1]。7例有家族遗传史,8例在母亲妊娠及分娩时有异常状况,32例有感染史。
1.2 临床表现 65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多组肌群抽动,以头面部、颈肩部及四肢肌肉为主,眨眼54例,眼球运动10例,面部抽动27例,摇头甩颈13例,耸肩40例。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言语抽动,咳嗽、清喉、喷鼻57以及秽语4例。上述患儿均无明显的智力低下表现,对症状均能自我觉察,但不能自我控制,若家中从旁提醒,症状能短暂消失。睡眠时及患儿专注于某一事物时抽动消失。
1.3 辅助检查 血抗“O”及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周围血象正常,血沉、C反应蛋白及肝肾功离子均在正常范围内。头CT检查37例,均未见明显异常。40例行脑电图检查,仅5例有轻微异常,表现为慢波增多。12例行血清巨细胞病毒(CMV)Igm抗体检查,4例为阳性。
2 治疗及效果
40例患儿仅给予心理治疗,嘱咐家长督促患儿合理作息,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并避免过度劳累。2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者16例,每次发作抽动次数减少超过50%者12例,总有效率为70.0%.
25例患儿给予口服氟哌啶醇治疗,服药2月后症状消失者14例,每天抽动次数减少50%以上者5例,4例服用药物后疗效不明显,抽动次数未见明显减少,2例因不能耐受药物放弃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76.0%。
3 讨论
多发性抽动症起病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其中男性要多于女性,临床特点为不自主、突发、反复发生、快速的一个或多个肌群的运动抽动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言语抽动。目前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且发病率逐年攀升,已成为一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的时代病[2]。
本病常由面部开始发病,并逐渐波及颈肩部、躯干、四肢。抽动具有突发性、快速性及重复性,运动抽动的同时或之后可伴有异常发生[3]。我们可根据具有上述特征的抽动及异常发声诊断该病,无须伴有秽语。关于该病的诊断,可参考国际标准DSM-IV,但必须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习惯性抽搐,多由不良习惯及刻意模仿而形成,抽搐只涉及单个肌群,且具有局限性,不向外扩展,持续时间较短暂,并可以自行消失,不伴有智力障碍及语言障碍②多动症,该病特点是患儿多动、较兴奋及注意力集中障碍,无肌肉抽动及语言障碍③局限性癫痫,多可检查出器质性的病变,发作时有自我意识,抽搐持续时间较长,发作后可伴有抽搐部位的短暂麻痹④风湿性舞蹈病,多见于女童,四肢不自主运动,常有持物不能及精细动作障碍⑤肝豆状核变性,多于10岁以后才有神经症状,患儿有腹水、黄疸,肝脾增大等肝病表现,角膜可见色素环,血浆铜蓝蛋白低于正常值。
本病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可有效防止该病的复发并减少并发症。由于本病常常由于心里紧张而加重,若患儿集中注意力于某项事物时,抽动可减少甚至减少。因此,为患儿心理减负至关重要。作为家长,不宜过分地注意和提醒患儿,更不能对患儿进行打骂甚至体罚,应安排患儿合理作息,避免过长时间玩游戏机和看电视,避免过多摄入含有色素和防腐剂的食品[4]。本文中40例患儿采取心理治疗,总有效率达70%。药物治疗:临床上首选氟哌啶醇,可有效阻滞DA受体,有效率可达70-85%,本文有效率为75%,但该药物不良反应也较多,如锥体外系反应、嗜睡等,故应从小剂量开始。此外,也可选用哌咪清、利胺酮及泰必利等。目前主要还是选用DA受体阻滞剂类药物,但该类药物副作用较大,许多患儿常因不能耐受而放弃治疗。
总之,本病经过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多可治愈,预后较好,多不伴有智力改变。同时,现阶段应加强对该病的宣教工作,提高家长的就诊意识,加强预防,减少临床的误诊误治,为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家桦.DSM-IV关于抽动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学杂志,1996,34:352.
[2] 刘智胜.多发性抽动症的流行病学[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4):195.
[3] 郑毅.抽动秽语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4):194.
[4] 许秀萍.小儿抽动障碍临床分析及心理指导[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