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新
摘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种新型的地理教学模式,以实现三维目标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素质教育内涵。
关键词:信息技术;地理;三维目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87
我国的基础教育在落实“双基”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但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的教育是为服务于未来社会之必须”,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全人”。因此,新课程改革必须立足于关注不断变化的人,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而课程的目标也将定位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便是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并非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彼此渗透,相互融合,统一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之中。知识与技能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链接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个目标维度的桥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进一步升华。这三个维度的辩证统一体现了人类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从实践中发现、汲取知识,让知识运用于实践,还科学以本来面目。
然而,如何使三维目标有机统一于地理教学,成为摆在广大地理教育者面前的一个课题。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为构建新型地理教学模式提供了前提和保证。本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地理课程教学三维目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地理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三维目标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有机统一。
一、构建的模式
该教学模式是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主客交互、建构学习的方法为指导建立的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诸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的目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为以下流程:
1. 确立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也是进一步细化。因此,课时目标设计首先都应以学科总目标为依据加以全面考虑、贯彻。这就要通过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课时教学目标,因为教学内容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不同教学内容知识不同,培养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有所侧重。其次,据地理学科特点。技能目标应当围绕地理图像和地理环境观察、阅读收集资料、获取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以及基本的地图使用方法和地理考察与调查方法。能力目标应当是围绕地理图像和地理环境的观察力、想象能力、以形象思维为重点的思维能力。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来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尤其重视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与社会交往能力。
2. 创设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创设逼真的情境,有助于调动学习者所有的感官和过去的经验去探索与解决问题,而只有在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才具 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征知识的多样化情境,将为学习者的探索提供多条路径,进入任一情境去学习,都能促进知识的迁移。适宜的、真实的、多样化的情境,是进行教学的前提条件。
3. 提出问题
在相应的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课堂提问必须根据教学需要,按照教学程序、课堂结构精心设计。所提问题应该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体现出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条理性,从而给学生以清晰的层次感,使学生在教师提问的诱导下,踏踏实实地步入知识的殿堂。
4. 合作学习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可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解决。教师在发展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时应针对以下方面作一指导:
(1)确定学习内容表(即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清单)的能力。指导学生先登录网络教学系统和因特网,然后点击“电子课本”,在其中的“课内读物”中找到,并将该文本打开。
(2)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知道从何处获取以及如何获取所需的信息与资料)。指导学生自由浏览链接的相关文本资料,了解与思考题有关的内容。可以在网页中设置搜索引擎(Google、sohu、yahoo等),拓展、优化信息资源。
(3)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网络教学的交互性,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为在服务器支持下实现学生之间、师生间的在线交流,可在网页中加设“版主的话”、“擂台” 等栏目。学生在学习过程可以直接进入“创作论坛”(保存记录)或“聊天室”(不保存记录)切磋交流,也可在“雁过留声”栏目中发帖留言,或是以电子邮件形式进行学生间和师生间的有线交流。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和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既体现了地理课堂教学的特点,又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
5. 效果评价
在教学中,可设计相应的检测反馈题,进行“在线检测”,这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学生登录后自主决定完成部分练习或全部练习并提交答案。教师可以借助管理系统分析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和个体差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使用“南方之星”软件,以便于掌握学生学习进度,调节教学节奏,指导个别学生学习。
二、意义
该教学模式有利于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1. 有利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网络教学的根本宗旨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通过地理多媒体网络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地理学习效率,达到手、眼、耳、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为学生打好信息文化基础,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有利于实施《地理课程标准》
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地理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地理活动中去,这是地理课程改革的六个基本理念之一。新的课程改革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认知的自我构建和个性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地理多媒体网络教学通过网上交流、合作学习、资源共享,主动探究、自主构建,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真正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3. 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网络教学使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发布教学课件、教学内容等相关教学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虚拟校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随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和同学、教师或教学专家进行讨论。这种个别化、交互式的学习环境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地理网络教学,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创造性地发挥了网络媒体的作用,有利于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难点, 克服传统地理教学的局限,并真正落實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学原则,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唐卫清等.信息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冯文新.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 李腊元,李春林.计算机网络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
[4] 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铁一中学 7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