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瑞
《小猫跳鱼》、《小鲤鱼跳龙门》等脍炙人口的童话,这是金近先生送给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最好的童年礼物,而金近小学16年来秉承“童心、童真、童趣”这一儿童教育思想,充分挖掘金近人文资源,积极探索“童话育人”模式。这些作品及童话形象已成为学校文化符号,教育品牌,学生心中的形象大使,从而来激励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文明品行习惯的养成。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自1999年起,学校以“好習惯伴我跳龙门”活动为载体,努力营建学生“真、善、美”德育品质,在学生品行习惯教育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做法。现将具体的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创设一种氛围,寓习惯教育于环境中
美的教育需要美的氛围。根据我们金近小学的特点,极力创设美的氛围,以促进学生的品品行习惯。
1. 礼仪楼梯。教学楼台阶正面张贴起一句句色彩艳丽的礼貌用语;地面上可爱的小脚丫提醒学生上下楼梯注意安全;走廊墙壁上童趣化温馨提示语“学大雁排队齐齐、学小猫走路轻轻”等,让楼梯散发礼仪的芳香。
2. 习惯走廊。利用新教学楼柱子,围绕学生生活、学习中细小习惯,诸如课前、排队、放学等等,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图文并貌,借助童话形象特点,巧用153首儿歌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
3. 美德小屋。根据设计出来的卡通美德宝葫芦形象,学校开辟一个充满童趣的活动阵地“葫芦屋”。学生们走进葫芦屋参与如听故事、找榜样、数美德、献爱心、换物品、领礼物等活动。在小屋外的童星街上,可玩可找可读的转转桶上多了历史上的365天的美德故事;将古现代的美德榜样人物故事,和学校每学年评选出的十佳美德小鲤鱼事迹展示在多彩的宝葫芦里,让学生了解古现代的美德榜样人物、学学身边美德小鲤鱼闪光点。
4. 温馨广播。进校音乐、课间都会提醒学生理理红领巾,问声好,注意游戏安全;小鲤鱼广播电视更是充当品行习惯创建的宣传主阵地,播出了品行习惯类童话故事,开设“鲤鱼快报”、“螃蟹行动”等栏目,多形式地播讲了来自校园的礼仪故事、诚信故事、孝敬故事、团结故事等等。
5. 晒星彩墙。“金色鲤鱼真有礼,谦让朋友跳龙门”、“七个矮人懂文明,集会排队不拥挤”,学生通过阅读童话,推荐自己心中的童话榜样,设计了一句句彰显童心的品行教育的提示语。
此外,还利用了校园“三园三馆三十室”校园文化布局,调动学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品行习惯。
二、建构一种机制,寓习惯教育于评价中
为使行为规范争创活动变得直观、可操作,学校提出了“好习惯伴我跳龙门”的口号,人人争做习惯小鲤鱼、美德小鲤鱼,班班争当好习惯班级,为落实上述目标,学校认真分析学校、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与要求,具体以两项活动加以推进。
1. 一日好习惯。我们按学生一日学习时间段分:到校、交作业、晨间活动、出操等9个时间段的习惯要求。以朗朗上口的儿歌的形式,制定了全校1~6年级学生“好习惯”培养项目及要求,各班再发动师生进一步制定适合班级实际的细化要求,分学校“统一性目标”、班级“自主性目标”推进习惯教育,开展一日行为要求学习、每日行为主题训练、班级习惯展示评星、习惯榜样评选表彰等活动。巧用“小鲤鱼跳龙门”评价制度,细化行为规范,将逐步做好由班级自定要求发展到由学生自定要求,通过自己一天一评,小组一周一评,班级一月一评,记录在《小鲤鱼跳龙门》手册上,借用中外著名童话作家书签奖励学生品行习惯上的点滴进步,学生集齐10张书签就可换到1枚“银色小鲤鱼”及争获 “金色小鲤鱼”。每月以年段为单位开展的“我又跳过龙门了”表彰总结会,将学生品行习惯作为必小结的内容。
2. 美德宝葫芦。在“美德宝葫芦”主题活动中,学生们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每件事,使行为成就美德。
学校借用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作品中“宝葫芦”这一充满童趣的载体,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行动,把许多许多的美德行为能像糖果一样装进宝葫芦,学校分内容、分年段制定十大美德要求,拓宽美德的认识领域,人人都有宝葫芦记录卡,班班都有宝葫芦记录本。为进一步物化学生评价,使评价更加形象、直观,我们设计了一套校园美德币,以葫芦为造型、五种颜色的葫芦分别代表着1~5美德币,学生可通过兑换在家闲置的玩具书籍作品、争获金色(银色)小鲤鱼奖章、参加爱心小鲤鱼(美德小鲤鱼)的评选等途径获得美德币。美德币又可以自主兑换成“演唱赛的入场券”,“为中队添置物品的爱心卡”等。
学校还着力建好了美德档案,通过“美德热线”、开设“葫芦信箱”、“美德找一找”、“美德夸一夸”等形式,每学年推选100个美德小故事,通过在校园内师生评、各村社区家长评,表彰感动金小十佳“美德小鲤鱼”,让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为收集美德信息的有心人、传播美德的热心人。
三、打造一种特色,寓习惯教育于载体中
1. 与办学特色相结合。品行习惯教育活动紧紧结合了学校童话特色展开。演童话,知品行习惯,让孩子主动接受品行习惯,乐意接爱品行习惯;画童话,展品行习惯,提高了孩子鉴赏品行习惯,颂扬品行习惯审美能力;玩童话,扬品行习惯,拓展了学生品行习惯视野,丰富了学生良好品行习惯的天地;做童话,创品行习惯,激发了学生开拓品行习惯,创新品行习惯的热情。
2. 与学科德育相结合。加强品德课、班会课、童话课作为显性德育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改进了教学方法和形式,提高实效,提高学生课堂上个体关注度,有效规范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3. 与社区家庭相结合。积极办好了家长学校,更好的发挥好家委会作用,深化“相约美丽乡村”社区品牌活动,积极探索品行习惯教育与家庭、社区的合作机制,拓宽品行习惯教育广度。
4. 与书香校园相结合。作为全国书香校园先进集体,学校注重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5. 与德育科研相结合。抓好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学生道德行为养成的研究工作,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机制,以新的思路和对策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校少先队开展了《美德宝葫芦活动促进学生行为习惯教育之研究》全国少先队课题研究,班主任开展了《用童谣促进学生课间文明游戏的研究》等小课题研究。
四、形成一种精神,寓习惯教育于校品中
学校精神是行规创建的深层内涵,是学校本质个性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因此,我们把建设活泼自信、奋发向上、乐善好美的校园精神,作为学校行规创建的内核来抓。
用什么样的形式使抽象的理性的学校精神,成为具体的、物化的、足以激励教育儿童的形象,是学校精神群体化、儿童化的关键。为此,我们主要通过“校品”系列的开发和推行。
1. 童话校标。校园标语最容易为学生课余饭后所诵读。我们学校坚持校园标语能让学生愿意读,能读懂,喜欢读这一基本观点,创作并制成了一批极具儿童化的标语口号。如,迎着晨风说:今天,我会努力,踏着夕阳说,今天,我有长进;风也文明,雨也文明,风雨伴我跳龙门等。
2. 童话校路。为了实现校园精神的群众性和儿童性,学校还发动全体学生为校园各条小路起名字。小学生们纷纷根据自己的理解,取出以团结一致为荣的葫娃路,以辛勤劳动为荣的蜜蜂路,以崇尚科学为荣的叮当路,以遵纪守法为荣的唐僧路,以热爱祖国为荣的黑猫警长路等“八荣”路。
3. 童话校歌。童话化的校园文化,催生了童话化的校歌。在这里哼唱几句校歌:小蝴蝶在跳舞,小布谷在唱歌,跳龙门的小鲤鱼来带路,我们一起走近金近小学,走进童话王国。小猫钓鱼的故事很美很美,公鸡上天的传说很多很多,小鸭子学会了游水呀,带着我们游向那欢乐的银河。金近小学,今天的童话走进你和我;金近小学,明天的童话更美也更多。歌词文字显浅,好记易懂,与其说是一首校歌,不如说是一个可颂可唱的童话故事。
此外,诸如小鲤鱼“校使”,童话标语,四好形象代言等校品开发和应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使之入脑、入耳、入心,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收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教育家福泽谕吉说:“……教育就像植樹者的工作一样。如果置之不理任其自然,庭院里的松树也会横生枝杈,园中的牡丹也会尽失富贵之相,有时它们也难免因虫害而枯萎凋零。只有经过植树者矫枝培根,四季勤劳,才能使其生机盎然,枝繁叶茂,色香宜人。”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成为优秀的园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