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台湾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现状、特征及趋势

2014-04-29 00:44吴莹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变革理论学校

吴莹

新世纪台湾教育研究者围绕学校组织变革的理论基础、变革核心内容以及变革趋势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台湾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特征为:研究理论基础多元化,研究方法多样化,研究主题和研究问题非常细致、具体以及趋向总结、反思;也表明了未来台湾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趋势是研究对象更加丰富多样,更加注重从学校的教育性特征展开研究,更加注重反思性、总结性研究。

当前,变革成为学校日常运行的常态化模式和工作状态,国内外对学校组织变革也展开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的学校组织变革实践历史更长,经验更丰富,成就也更显著,与此相对的是,他们在学校组织变革研究中积累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也更为充足。据此,本文集中考察了新世纪以来台湾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的成果,以此分析他们的研究现状和未来研究趋势,并提出对大陆的一些研究启示。

一、研究现状

1994年台湾教改浪潮以后,学校教育人员及相关研究者身处变革之际,肩负如何正确认识和变革学校组织,进而提升学校效能的重任。自此,研究者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校组织变革开展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变革基础理论研究。从组织变革的理论基础看,研究者主要以混沌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教导型组织理论等为依据进行研究。与企业组织相比,学校组织兼有科层体制、耗散结构、双重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的多重特点,可以说学校组织是我们所能见到的最为复杂的组织形式之一。因此,陈木金将混沌理论(Chaos Theory)引入组织变革,并据此分析学校组织变革的策略。他认为混沌是规律秩序的预兆,是存在于杂乱现象之内的潜藏的规律秩序结构,并着重分析了学校组织中的混沌现象,最后提出学校组织变革的因应策略。[1]自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概念后,部分学者呼吁将学校组织变革成为学习型组织,并以学习型组织为理论基础和标准开展学校变革。如黄哲彬、简夙莲提出,组织学习是应对外在环境变化,将学校组织变革成学习型组织的最佳策略,但组织学习不能以整体性组织进行学习的方式开展,而应从下而上,着眼于组织内每个单独的个体,强调个体及彼此之间的共同学习,如此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型组织。[2]继学习型组织理论之后,提区和柯恩于1997年出版的《领导引领——企业赢家如何培育各级领导人》一书中指出组织不仅要不断学习,更要学会发挥教导功能,并建立教导型组织理论(teaching organization theory)。据此,严春财认为应将学校组织视为教导型组织(teaching organization),学校注重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导,为学校各层面培养领导人,从而推动学校组织的永续发展。[3]

第二,变革内容研究。具体到学校组织变革的内容看,包括学校组织再造、组织文化变革和对组织变革策略、技术、动力及阻力的探讨。吴劲甫参考美国教育管理学者韦恩·霍伊和塞西尔·米斯克尔的观点,将学校看作开放的社会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学校组织再造进行分析,认为学校组织再造不是单纯的学校组织结构的调整,而应考虑学校投入、转化过程(结构、个人、文化、政治、教学及学习、行政作为等)、产出、环境及回馈等要素间动态互动关系,要求以更为系统全面的思维考虑学校组织再造。[4]吴宗雄、蔡秀媛从后科层体制的核心观念出发,认为学校组织再造应从如下五个方面着手:转变组织结构及运作方式;再设计学校的行政作业流程和工作;建立共存共荣、弹性的学校组织文化;改变传统观念,化解改革中的阻力;建立具体的绩效标准。[5]学校组织文化变革方面,陈木金从分析组织文化内涵着手,阐述优质学校组织文化的塑造问题,进而探讨学校领导效能的改进。他着重强调运用故事、仪式、制度和语言四种手段传播学校组织文化,改进学校领导效能。[6]张仁家、蔡孟儒深入到学校组织文化的创建层面,从领导者的素质和能力及学校组织制度两个方面提出具有执行力的学校组织文化构想。[7]学校组织变革策略、技术等方面,郑淑惠对学校组织变革抗拒的形成原因、表现行为和化阻力为助力的策略进行了研究。[8]郑明宗对台湾某改制中学进行了学校组织变革成功关键因素的个案研究,认为该学校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有以下三点:校长领导特质、校长能有效经营管理学校业务、能重视维持及提升教师能力素质。[9]廖春文较为系统的对学校组织变革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从分析学校组织变革的助力和阻力着手,阐发了过程取向、策略取向、系统取向和创新取向四种组织变革模式,并据此分析、提炼出组织变革中领导者的核心能力、组织变革过程和变革策略是组织变革的三大核心组成部分,据此,他提出学校组织变革的整合模式。[10]钟邦友从组织惯性理论出发,认为组织因其自身在时间、结构及复杂性上会存在一定的惯性,可能会造成组织变革过程中的阻力,但组织惯性也可以组织变革的稳定性、有效性,因而组织惯性理论对于学校组织变革依然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11]除了对学校组织层面的变革要素进行研究之外,有研究者对学校中的人员及人员与学校整体的互动进行了研究。如黄乃荧、陈丽霞对学校组织变革中,个体回应权力阶级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与学校组织变革成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调查发现,正面价值会衍生组织变革正面形态,尤其是其中功能性、反省性因素影响较大;负面价值会衍生静态型组织变革形态,而无伦理性、无功能性因素影响较大。[12]李鸿章对组织变革过程中关键人物对变革效果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关键人物对学校组织变革的影响方式有如下五种:积极有力的支持;建设性的发声,满足组织成员的需求和利益;冷眼旁观的等待,持中立或等待情况的改变;消极的抵制或抗拒、散播谣言;批评、抱怨、攻击或满腹苦水的推出。根据这些行为,他建议培养变革气氛,让关键人物参与变革计划;组织领导人应让参与变革者的自主权与安全成不受威胁;透过公开讨论、私下沟通,减少成员排斥戚,并从局部开始,增加变革的可能性;学校领导人有必要为组织成员建立共同愿景,并能分层负责。[13]

第三,变革的趋势及反思性研究。学校组织变革趋势和反思性研究。张德锐根据台湾《国民教育法》、《教育基本法》的立法精神,对其内涵进行解读,認为台湾中小学学校组织变革的有四大新方向:学校本位管理、教师授权、家长参与并进行选择和学校本位的课程与教学。[14]林俊成对台湾近二十年关于学校组织变革的学位论文进行整理、分析,对学校组织变革论文研究的时间分布、研究方法、主题和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为学校行政人员提出改进建议。[15]

二、研究特征

李春玲在《我国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现状及展望》中将大陆地区变革研究不足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已有学校组织变革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二是学校组织变革研究方法不理想;三是学校组织变革实践研究被动和低效。[16]通过前面的梳理,我们发现,台湾与大陆两个地区之间存在着共性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差异。

第一,理论基础更为多元化。与大陆较为单一的从学习型组织理论出发研究学校组织变革问题,呼吁将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主张相比,台湾研究者不仅从多样化的组织理论出发,如学习型组织理论、教导型组织理论、组织惯性理论等,还从变革方法论理论着眼,如转变我们惯常的思维方法和路径,将学校组织变革看成是一个复杂、混沌系统,将混沌理论引入组织变革,并指导实践。二者的共同点是自然而然地引入管理学或组织行为学中的相关理论,并作为变革理论基础,忽视了学校组织本身的特色,即作为一个培养人、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它与一般的企业组织不同之处何在。

第二,研究方法更加均衡、合理。由于历史和经济发展的原因,台湾接触、借鉴、吸收西方国家的研究方法和传统要优于大陆地区,在教育研究中的表现就是在学校组织变革研究中,更加倾向于使用实证主义研究范式指导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当然,新世纪随着国际上质的研究范式不断得到认同和广泛采用,台湾在研究方法上开始出现均衡现象。如林俊成的研究表明:“近二十年來学校组织变革研究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中,偏向量化研究论文占65.9%;偏向质化研究论占34.1%”。[15]如黄乃荧等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全台湾地区719所国民中学为总体,分层抽取105所中学作为研究样本,发送2500份调查问卷,用线性建模方法得出研究结论。郑明宗通过深入一线现场,以个案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变革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三,研究内容涉及面更广,探讨的问题更加细致。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学校组织变革内容进行不同的划分,如从变革主体看,可以发现学校组织变革包括学校组织层面变革、学校人员变革和组织与人员互动、沟通的变革;从变革过程和策略看,可以对组织变革的阻力、助力进行研究。结合现实中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大陆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从比较宏观的视角,对学校组织变革的整体层面开展研究,而且研究成果中还存在重复性研究。台湾地区的情况则大为改观,不仅有学者从宏观角度研究学校组织层面的变革理论基础,也有学者研究组织中个体人员对学校组织变革的影响,还有学者研究组织与人员之间的互动、沟通。

第四,研究反思性意识更强。目前,台湾地区对已有的研究成果开始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并结合台湾现实社会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分析当前研究的不足,预测未来研究重点。大陆地区,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层面的研究成为关注重点之后,学校组织变革才真正走入一线教师的眼帘,才引起研究者的广泛重视,可以说学校组织变革研究还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像当前反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样,对近年来的学校组织变革实践和研究成果做一个系统分析、梳理。

三、研究趋势

第一,研究对象、方法和主题的多元化。当前台湾学校组织变革实践集中在国民教育阶段,变革研究也主要以国民教育阶段的学校为研究对象。然而,随着十二年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学校组织变革以及职业教育的组织变革也必将成为实践和研究的重点。研究方法上,实行定量研究与质的研究综合、平衡运用,但单项上却要求不同深度的深化。例如定量研究上,部分研究者强调不能再仅仅依赖SPSS等统计软件进行定量统计分析,还应将结构方程等最新的定量研究方法运用其中;质的研究上,要平衡研究者的价值摄入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客观现实性,真实、合理的解释学校组织变革中的真实状态和变革发展。研究主题也逐步从变革的理论基础、策略技术,深入到学校组织变革对学生学习结果、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文化变革的实际影响等多层次、多主体的相互影响的层面。

第二,明确变革研究中的教育性底色。当前的现实状态是主要从管理学、组织行为学中借鉴相关的组织理论和变革理论展开相应的变革实践和变革研究。然而,学校组织与企业组织相比,它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学校看成是一个伦理型组织,其主要功能是将社会对个体发展的要求,个体现实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融合为一,使个体实现从可能性发展转化为现实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体发展要求。因此,学校组织的根本特性是教育性。在我们吸取当前最新的管理理论如蓝海战略、平衡计分卡等时,要逐步回归学校组织的根本底色。

第三,反思性研究的增强。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判断研究的有效性成为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因此,对研究方法、对象和成果的系统反思和总结成为未来研究趋势之一。

参考文献:

[1]陈木金.混沌理论对学校组织变革因应策略之启示[J].学校行政双月刊.1999(1):5-18.

[2]黄哲彬、简夙莲.论组织学习在学校组织之应用[J].学校行政双月刊.2004(5):188-198.

[3]严春财.教导型组织对学校组织再造之启示[J].学校行政双月刊.2003(5):25-33.

[4]吴劲甫.从社会系统理论论学校组织再造[J].学校行政双月刊.2011(4):21-28.

[5] 吴宗雄,蔡秀媛.后科层体制理论对于学校组织再造的启示.[J]学校行政双月刊.2000(9):10-18.

[6]陈木金.从学校组织文化塑造谈如何增进学校领导效能[J].学校行政双月刊.1999(3):5-16.

[7]张仁家,蔡孟儒.建构具执行力的学校组织文化[J].学校行政双月刊.2004(7):35-43.

[8]郑淑惠.化阻力为助力——论学校组织变革的抗拒[J].中等教育.第51卷第6期:20-30.

[9]郑明宗.教育经营研究新焦点——学校组织变革关键成功因素之个案研究[J].教育经营与管理研究集刊.第3期:169-203.

[10]廖春文.学校组织变革发展整合模式之探讨[J].教育政策论坛.2004(2):130-136.

[11]钟邦友.组织惯性理论对学校组织变革的启示[J].学校行政双月刊.2002(1):30-38.

[12]黄乃荧,陈丽霞.国民中学组织变革意识形态影响变革品质路径之研究[J].教育研究集刊.第54辑第2期:93-136.

[13] 李鸿章.组织内关键人物对学校组织变革影响与因应之探讨[J].致远管理学院学报.2006(1):51-64.

[14]张德锐.我国中小学学校组织变革的新方向[J].初等教育学刊.第8期:279-296.

[15]林俊成.台湾近二十年来学校组织变革研究论文评析[J].学校行政双月刊.2007(9):51-72.

[16]李春玲.我国学校组织变革研究现状及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34.

猜你喜欢
变革理论学校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变革开始了
学校推介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