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其方法,学会质疑

2014-04-29 00:44陈秀慧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4期

陈秀慧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充分说明,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

关键词:质疑文题;质疑中心句;质疑标点符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一指导思想告诉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学习。自主探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否独立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无疑是探究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引路,使他们由不会问到会问、善问。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教给学生学会质疑的几种做法。

一、质疑文题

文章的课题有以人名命题、地名命题和事件命题等,其中以事件命题的课题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因此,从课题入手质疑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的方向。

如:教学第十二册《草船借箭》一课,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看课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草船是什么样的船?是谁向谁借箭?为什么要借箭?是怎样借到箭的?到底借到没有?……这些问题可以说涵盖了本课的主要内容。我肯定了学生提出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从这些问题中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使学生懂得为什么借箭是故事的起因,怎样借是故事的经过,到底借到没有是故事的结果。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仔细地阅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这样,抓住了课文的这条主要线索提问,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并养成从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条理地分析事件的能力。

二、质疑中心句

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教会学生质疑中心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准确用词的表达能力。

如:教学第十二册《詹天佑》第一自然段,我让学生读后找出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我让学生对这个中心句进行质疑。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纷纷提出了疑问:為什么说他是“爱国”的工程师?他是怎样成为“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接着我要求学生针对上述两个主要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我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明确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这句话不但评价詹天佑是怎样的人,而且也点明了本文的中心思想。然后,我因势利导:“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好,请同学们围绕这几个问题学习课文的重点部分,看看课文选哪些典型事例来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和‘爱国的。”这样,学生通过质疑这个中心句,领会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因尝到了质疑的“甜头”而激发了自主探究的兴趣。

三、质疑特殊标点符号

一些特殊的标点符号在课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能达到理清课文内容的目的。例如,省略号其中的一个作用是造成悬念,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这就给好奇、好问的小学生发挥想象、发展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十二册《穷人》一文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省略号,这些省略号对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这一段话时,有些学生提出了问题:文中作者为什么用了这么多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我表扬了这些爱动脑筋的学生:问题提得很好。为了帮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我让学生通过朗读(个人读、分组读)、想象(设身处地地想)、讨论(交流各自的看法),体会文中这些省略号的作用。学生通过质疑、讨论、交流,终于懂得了这些省略号在文中的作用——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反映了桑娜的感情发展变化过程:担忧—害怕—安慰—自责—决定。这样,通过思、疑、读、议,使疑难问题得以解决,学生不仅学会了从读中质疑,还学会了由读中解疑。使学生真正做到了时时思考,处处思考,善于敏锐地提出问题。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是老师问学生,也要让学生问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研究探索,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质疑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提示质疑的角度和方法,促使他们自主创新地学习。这样,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质疑方法,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就一定会学得主动、积极。这是教学更高的理想境界,我们要为此而努力。

(作者单位 潮州市饶平县师范附属小学西校区)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