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读了一篇文章——《把自己教成了孩子》。我惊讶于作者身上所蕴藏的那股孩子气:“教了四十多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他乐在其中……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稀奇的?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世纪30年代就写过《师范生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一文。”其实不然!“变个小孩子”往往是小学教师的一个成长目标,美妙而和谐的境界,每每可望而不可及,对于一般的师范生是这样,对于身处第一线的我们亦然。尽管你可能以各种理由辩驳,但严峻的事实还是会让你心悦诚服。
读着、读着,我不禁想起近几年来的一些教育实践。虽说我已经工作了24年,但是,感觉自己俨然就是个小孩子也不过是近五年的事。
常有人说,没当过兵的男子汉,不能算是真正的男子汉。倘若此言有理,我也要说,没教过一年级的小学老师,似乎不能算是真正的小学老师。这种感觉,先前不曾有,但当我有了一年级的教学经历之后,便油然而生了。
2006年,我到一所实验小学支教,担任一年级(3)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那是6月下旬的一个中午,我吃午饭的速度偏慢。班长徐心怡在我快吃完的时候,来到我的跟前,在一旁静静地看着我,笑眯眯地。她的模样挺可爱的——扎着个调皮的马尾辫,皮肤白皙,一笑,嘴巴上的两个小酒窝便“蹦”了出来。用罢午餐,我对她说:“孩子,谢谢你来陪我!”
可是,她一声不吭,还是一个劲儿地在笑。咦,这个小家伙今天又要耍什么花样了?正在我纳闷之时,她慢慢挨近我,忽然说了一句:“于爸爸,让我按一下门铃。”几乎是与话音同步,她迅速地伸出右手,用食指往我右侧的胸前轻轻按了一下,犹如蜻蜓点水一般轻盈。随后,她立即转身跑远了,身后洒下一串银铃似的笑声,那笑声洋溢着一股得意与自豪。
我先是一愣,继而也身不由己地嘿嘿笑了起来——哈哈,这个小机灵鬼,居然跟我来这一手,在我猝不及防之时,她还轻而易举地“得逞”了!我坚信,至少在那个下午,她是全世界最最开心、最最幸福的人!
或许,在常人的眼里,徐心怡的举动乃“大不敬”,而我却不这么看,恰恰相反,那一刻,我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感。“按门铃”——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设计,一个多么纯真可爱的“壮举”!它折射出师生情感上的零距离,洋溢着温馨与友好的气息。这种浪漫而美妙的境界,不正是我们为师者所梦寐以求的吗?
或许,那一刻,在她的眼中,我已不再是老师,而是她的玩伴吧!
记得陶行知先生曾言:“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吧!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
在陶先生思想的感召下,我一直努力做名身心“童化”的践行者:课堂上放飞童心,下课后和谐共处……在每天下课后,我时常陶醉于自己双手上各种各样的奖品——那是小朋友们从不同的角度夸我表现好而给我粘贴的“画纸”,什么五角星啊、草莓呀、小动物啦,可谓应有尽有。为了尊重孩子们,我有时竟懒得洗手,每天睡觉前,总是习惯性地将这些宝贵的奖品小心翼翼地揭下来,然后重新粘贴在一个专门准备的本子上。孩子们亲切地叫我“于爸爸”——那可不是谁的命令,而是某个小朋友的创意,没几日,大家都学上了这样称呼我。不过,放学时,也时常有孩子说“于叔叔再见”、“于哥哥再见”、“于雄健再见”。我呢,不怎么介意,依然笑眯眯地向孩子们一一“回礼”。孩子就是孩子,他乐意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没什么的。即使直呼其名,也无所谓,那大抵是跟我套近乎吧。言语与眉宇间都那样的纯洁、美好……细细回味,那日我被“按门铃”,大概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
想起这些,我的心中便奔涌着一股幸福的暖流,因为我已经渐渐体悟到了“童化”带来的那份感动……
责任编辑:晏祥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