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久栋
主题图是教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的桥梁,也是教学的一种资源。这些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在数学教学中,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如何灵活运用主题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呢?
一、善用主题图,挖掘有效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运用。”主题图作为数学知识或内容的呈现方式出现在教材中,等待着老师去理解、去研究、去挖掘。
【案例】“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主题图教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和文字,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每箱12瓶。
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问10箱牛奶够不够117人喝?
师:要想知道10箱牛奶够不够,要先算出什么?
生: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
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之后,怎么想?
生:再和117人比,看够不够。
师:说得很好,10箱牛奶有多少瓶?怎样列式?
生:12×10。
师:12×10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会算吗?
生:0先不看,先算12×1=12,再在12后面添一个0,等于120。
师:他的想法听清楚了吗?谁再说说这种算法的过程。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算出12×1=12后,再添1个0呢?
生:这个1是表示1个十,得到的应该是12个十,所以要添1个0,是120。
反思:教材呈现的主题图中10箱牛奶分两堆堆放,每堆5箱,其中9箱已放好,还有1箱正在放。这一主题情境的设计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情境中已摆好的9箱和1箱牛奶,利用已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先计算9箱牛奶有多少瓶,再加上1箱的12瓶;也可以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出5箱有多少瓶,再算10箱有多少瓶。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理解教材中主题图对算法的提示,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计算12×10的方法。
二、活用主题图,改变呈现形式
从某一个角度讲,教材中的主题图是半成品,多数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有的内容学生所看到的可能只有部分思维的结果。这种呈现形式不利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和探究问题,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教师应该具有“活资源”的意识,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可以改变教材中主题图的呈现形式,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教师把12根小棒一根一根整齐地摆在投影仪上,打开投影,两三秒的时间呈现投影,随即关闭。)
师:看到投影的小棒了吗?你知道一共多少根?
(学生都说看到了,但问有多少根时却摇头。)
师:为什么大家都看到了小棒,却不知道有多少根呢?
生:你给我们看的时间太短了。
师:那么你能把这些小棒重新整理一下,用同样短暂的时间观察,也能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几名学生上台尝试摆,有2根2根地摆;有3根3根地摆;有4根4根地摆;有6根6根地摆;也有5根5根地摆;摆了2堆,还多2根。
(因为每次投影的时间都很短暂,学生有时很难确定摆了几堆,有时很难确定每堆几根,因此上面这些摆法都不能快速准确地确定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陷入了沉思,既而有学生举手了。)
师:这样摆能一下看出一有多少根小棒吗?
生:不能。左边多的那部分来不及数,右边倒是能看出有2根小棒。
师:那你能不能想办法把左边的小棒也整理一下?
生齐声叫道:一共有12根小棒。
师:同样很短的时间,这次你怎么知道一共有12根小棒了?
生:因为我看到左边有一捆小棒,以前认识“10”的时候,老师告诉过我们,一捆就是10根,右边有2根,合起来一共有12根小棒。
反思:教材中的主题图“一捆是十根”是以结论直接呈现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直接把书中的主题图出示给学生,而是出示了12根散放的小棒,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以“1代10”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这样的课堂,教师改变了主题图的呈现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挑战、思考的深度,同时也收获了探究的乐趣。
总之,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其“内在魅力”已远远超过它“美丽的外表”,它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们应该让它在数学课堂中生根,带动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让我们领略不一样的数学学习。
责任编辑:徐新亮
主题图是教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的桥梁,也是教学的一种资源。这些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在数学教学中,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如何灵活运用主题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呢?
一、善用主题图,挖掘有效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运用。”主题图作为数学知识或内容的呈现方式出现在教材中,等待着老师去理解、去研究、去挖掘。
【案例】“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主题图教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和文字,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每箱12瓶。
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问10箱牛奶够不够117人喝?
师:要想知道10箱牛奶够不够,要先算出什么?
生: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
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之后,怎么想?
生:再和117人比,看够不够。
师:说得很好,10箱牛奶有多少瓶?怎样列式?
生:12×10。
师:12×10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会算吗?
生:0先不看,先算12×1=12,再在12后面添一个0,等于120。
师:他的想法听清楚了吗?谁再说说这种算法的过程。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算出12×1=12后,再添1个0呢?
生:这个1是表示1个十,得到的应该是12个十,所以要添1个0,是120。
反思:教材呈现的主题图中10箱牛奶分两堆堆放,每堆5箱,其中9箱已放好,还有1箱正在放。这一主题情境的设计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情境中已摆好的9箱和1箱牛奶,利用已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先计算9箱牛奶有多少瓶,再加上1箱的12瓶;也可以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出5箱有多少瓶,再算10箱有多少瓶。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理解教材中主题图对算法的提示,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计算12×10的方法。
二、活用主题图,改变呈现形式
从某一个角度讲,教材中的主题图是半成品,多数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有的内容学生所看到的可能只有部分思维的结果。这种呈现形式不利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和探究问题,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教师应该具有“活资源”的意识,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可以改变教材中主题图的呈现形式,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教师把12根小棒一根一根整齐地摆在投影仪上,打开投影,两三秒的时间呈现投影,随即关闭。)
师:看到投影的小棒了吗?你知道一共多少根?
(学生都说看到了,但问有多少根时却摇头。)
师:为什么大家都看到了小棒,却不知道有多少根呢?
生:你给我们看的时间太短了。
师:那么你能把这些小棒重新整理一下,用同样短暂的时间观察,也能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几名学生上台尝试摆,有2根2根地摆;有3根3根地摆;有4根4根地摆;有6根6根地摆;也有5根5根地摆;摆了2堆,还多2根。
(因为每次投影的时间都很短暂,学生有时很难确定摆了几堆,有时很难确定每堆几根,因此上面这些摆法都不能快速准确地确定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陷入了沉思,既而有学生举手了。)
师:这样摆能一下看出一有多少根小棒吗?
生:不能。左边多的那部分来不及数,右边倒是能看出有2根小棒。
师:那你能不能想办法把左边的小棒也整理一下?
生齐声叫道:一共有12根小棒。
师:同样很短的时间,这次你怎么知道一共有12根小棒了?
生:因为我看到左边有一捆小棒,以前认识“10”的时候,老师告诉过我们,一捆就是10根,右边有2根,合起来一共有12根小棒。
反思:教材中的主题图“一捆是十根”是以结论直接呈现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直接把书中的主题图出示给学生,而是出示了12根散放的小棒,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以“1代10”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这样的课堂,教师改变了主题图的呈现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挑战、思考的深度,同时也收获了探究的乐趣。
总之,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其“内在魅力”已远远超过它“美丽的外表”,它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们应该让它在数学课堂中生根,带动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让我们领略不一样的数学学习。
责任编辑:徐新亮
主题图是教材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生认知的桥梁,也是教学的一种资源。这些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乐于思考、乐于学习的精致素材,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可以参考、借鉴的课程资源。在数学教学中,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如何灵活运用主题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呢?
一、善用主题图,挖掘有效内涵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老师善于运用。”主题图作为数学知识或内容的呈现方式出现在教材中,等待着老师去理解、去研究、去挖掘。
【案例】“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主题图教学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和文字,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三年级有117人,每人一瓶牛奶,搬下10箱,每箱12瓶。
师: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问10箱牛奶够不够117人喝?
师:要想知道10箱牛奶够不够,要先算出什么?
生: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
师:算出10箱牛奶有多少瓶之后,怎么想?
生:再和117人比,看够不够。
师:说得很好,10箱牛奶有多少瓶?怎样列式?
生:12×10。
师:12×10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你会算吗?
生:0先不看,先算12×1=12,再在12后面添一个0,等于120。
师:他的想法听清楚了吗?谁再说说这种算法的过程。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算出12×1=12后,再添1个0呢?
生:这个1是表示1个十,得到的应该是12个十,所以要添1个0,是120。
反思:教材呈现的主题图中10箱牛奶分两堆堆放,每堆5箱,其中9箱已放好,还有1箱正在放。这一主题情境的设计提示学生可以根据情境中已摆好的9箱和1箱牛奶,利用已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先计算9箱牛奶有多少瓶,再加上1箱的12瓶;也可以利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算出5箱有多少瓶,再算10箱有多少瓶。可见,教师在教学中充分理解教材中主题图对算法的提示,注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自主探索计算12×10的方法。
二、活用主题图,改变呈现形式
从某一个角度讲,教材中的主题图是半成品,多数是结论式的呈现而少了过程,有的内容学生所看到的可能只有部分思维的结果。这种呈现形式不利于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和探究问题,也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新知。教师应该具有“活资源”的意识,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可以改变教材中主题图的呈现形式,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教师把12根小棒一根一根整齐地摆在投影仪上,打开投影,两三秒的时间呈现投影,随即关闭。)
师:看到投影的小棒了吗?你知道一共多少根?
(学生都说看到了,但问有多少根时却摇头。)
师:为什么大家都看到了小棒,却不知道有多少根呢?
生:你给我们看的时间太短了。
师:那么你能把这些小棒重新整理一下,用同样短暂的时间观察,也能让大家清楚地知道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几名学生上台尝试摆,有2根2根地摆;有3根3根地摆;有4根4根地摆;有6根6根地摆;也有5根5根地摆;摆了2堆,还多2根。
(因为每次投影的时间都很短暂,学生有时很难确定摆了几堆,有时很难确定每堆几根,因此上面这些摆法都不能快速准确地确定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学生陷入了沉思,既而有学生举手了。)
师:这样摆能一下看出一有多少根小棒吗?
生:不能。左边多的那部分来不及数,右边倒是能看出有2根小棒。
师:那你能不能想办法把左边的小棒也整理一下?
生齐声叫道:一共有12根小棒。
师:同样很短的时间,这次你怎么知道一共有12根小棒了?
生:因为我看到左边有一捆小棒,以前认识“10”的时候,老师告诉过我们,一捆就是10根,右边有2根,合起来一共有12根小棒。
反思:教材中的主题图“一捆是十根”是以结论直接呈现的。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直接把书中的主题图出示给学生,而是出示了12根散放的小棒,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以“1代10”的优越性和必要性。这样的课堂,教师改变了主题图的呈现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挑战、思考的深度,同时也收获了探究的乐趣。
总之,主题图作为数学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其“内在魅力”已远远超过它“美丽的外表”,它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着数学思想方法。因此,我们应该让它在数学课堂中生根,带动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让我们领略不一样的数学学习。
责任编辑:徐新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