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莲++王梓林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加快农村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和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农村;策略;服务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7-0047-02
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战略。《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摆在职业院校面前一项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一、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意义
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是19世纪威斯康星大学提出的办学思想[1]。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并认为大学的主要使命之一是传播知识给广大民众,使之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经济、生产、社会、政治及生活方面的问题。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二是专家服务,通过一定制度发动大学教授、专家作巡回教师,到农村、工厂指导工作,利用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策略,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参与。地方高职院校地处区域前沿,在知识传播和科技推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也是地方高职院校服从这一战略,履行社会职责,推动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探索地方高职院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地方高职院校如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其中,最难的是地方高职院校正面临着由政府办学向社会办学的转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性质也将由过去政府领导、高校参与向高校为寻求发展主动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转变,服务的市场化水平将得到极大提高,在这样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寻求地方高职院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服务,目的就是为了寻求两者的双赢。只有把服务放在市场经济范畴中,放在寻求地方高职院校与新农村建设双赢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地方高职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地方高职院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2]。
二、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策略
地方高职院校在服务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他们不仅肩负着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而且担负起促进当地文明建设、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在农业生产与科研,尤其是运用农业新技术帮助农民致富方面具有突出贡献,在服务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培养农村“赤脚科技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下面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索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策略[3]。
(一)校县对接共建,实现校地双赢
为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在2011—2012年继续与团风、蕲春、英山、黄州、武穴等5个县市开展对接共建,与麻城、红安、浠水、罗田和黄梅等5县(市、区)签订校县对接协议,多方面支持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
在校县对接过程中,学校结合各县(市、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国家统一招生录取时向各县(市、区)倾斜,并通过培养一村一名大学生、中职毕业生,培训农村实用创业人才、基层农技人员、在职职工,举办阳光工程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方式,为各县(市、区)培养、输送了大批各类各级人才,为各县(市、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学校积极为黄冈市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服务,科研处组织专班,积极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编写、出版了《黄冈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开发战略研究》,为黄冈市的招商、宣传、产业发展等方面带来了积极影响和良好的效果。同时,学校派出专业教师深入各县(市、区),对地标农产品的种植、栽培进行生产技术指导,帮助其形成板块种植,壮大种植规模,形成特色农业。
根据共建协议,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各教学学院依托专业技术优势结合各县(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县对接活动,形成了学校特色专业群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融合的模式[4]。
(二)成立培训中心,面向基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校内各单位利用自己的专业、师资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围绕新技术培训、新产品开发,积极开展面向行业企业的职工岗位培训及专门人才培养。2011—2012年共举办了建筑行业五大员培训、黄冈市国税系统青年干部财务会计培训、湖北省阳光工程实用人才带头人创业培训、湖北省阳光工程青年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湖北省阳光工程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湖北省创业培训、镇村干部科技知识培训、镇村干部观念更新培训、退役士兵技能培训、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培训、宾馆业务骨干培训、湖北省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创业培训、湖北省乡村医生中专学历教育培训、汽车驾驶员培训、财政系统继续教育培训、黄冈市文明市民培训等97类78个培训班,累计培训48 244人次。
(三)建立“村大生”培养基地,为农村培养致富带头人
作为2008年经湖北省委组织部认定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程定点培养单位,学校到2012年3届共培养了403名合格的农民大学生。在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坚持以技术培训为载体,促万户致富。2010—2012年,学校举办了23类68个培训班,推广实用技术近百项,培养农业创业人才3 578名,年均培训25 000余人。参训学员的绝大多数,实现了学以致用,在原来的基础上有创业的行动,或成为种、养专业户,或办起农产品加工厂,或在择业上顺利实现向城镇转移,成长为科技致富带头人,促进了黄冈市几万农户致富,带动了几十万农户的经济发展。endprint
(四)开展“校村共建”,推进“四送服务”
2010—2012年学校与黄冈市内102个村签订“校村共建”协议,确定了10个共建重点村作为示范点进行建设,并根据各村建设实际需要,为各村送专家、送科技、送培训、送资金,开展帮扶共建,各重点村建设成效斐然。
在新农村示范点建设过程中,学校特别注重科技推广、技术扶贫、技术服务,通过“送知识、送科技、送服务、送温暖”等措施来推动服务工程。一是在校内校外举办各类培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开展智力扶贫、产业扶贫。二是组织专家进村入户,现场解决技术难题,解决技术困难,指导农业生产、畜禽养殖、中药材种植。三是派出科技服务团队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建设村、镇网站,搭建网络平台,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四是选派专家到共建村进行调研,帮助进行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调整升级。学校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效果明显,通过示范村的引领,一批农村实现华丽转身,在10个共建重点村中,黄梅县张塘村、浠水县长江村、黄梅县刘岳村入选2011年黄冈十大“醉美”乡村。
(五)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为将农业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发挥自身农业职业教育历史悠久的优势,针对黄冈市是农业大市的特点,积极推广农业实用技术。2011—2012年,面向区域农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近百项,重点推广了奶牛饲养管理技术、生态茶园建设技术、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蔬菜无土栽培技术、高产蛋鸡饲料配制技术、有机茶制作技术、食用菌栽培管理技术、巴河藕保鲜与加工技术、天麻种植技术、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培养农业创业人才3 578名,促进了黄冈市农业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六)利用湖北农技110平台,服务区域新农村建设
学校11名教师成为湖北省农技110专家、黄冈市科技顾问。2012年,王东明被评为湖北省农技“十佳”专家;2012年,22名教师入选黄冈市科技局科技专家库。这些科技专家通过现场指导、手机短信、电话咨询、电台、电视台和网络解答等方式,回答了农民在种植养殖、生产经营等方面遇到的普遍性问题,为黄冈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编写了13份技术服务手册,走出了一条“围绕一个带头人,带领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专业,带动一个富民产业”的技术支持模式。主管农业的副市长亲自为王东明编写的《茶叶技术服务》作序。
(七)组织送科技下乡,以技术推广来推动科技服务
学校利用自己的师资、技术优势,坚持与市农业局、市科协、市科技局等单位合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通过“办班培训”、“进村入户”、“送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形式,2011—2012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46次,以技术推广来推动科技服务工程。
送科技下乡的主要途径有:组织科技服务专家团参加黄冈市科普下乡活动,或者独立开展下乡活动;推荐科技专家到基层企业、科技协会等部门担任委员、理事,提供技术咨询;组织参加科普知识大赛,对基层参赛人员进行培训;在师生中组织“生命之光”红色团,利用暑期赴农村开展技术服务;组织送医下乡及科普活动,开展送医送药、健康教育、义诊咨询活动;开展科技扶贫开发活动,重点抓好“送知识、送科技、送服务、送温暖”,学校开展的科技扶贫工作,多次接受了省、市、县各级领导的检查验收,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基于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在校村共建、扶贫开发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我校被黄冈市委、市政府评为扶贫开发先进单位,成为全市教育系统中唯一获此荣誉称号的单位。
参考文献:
[1] 周赣琛,王梓林.威斯康星理念对发展地方高校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2,(9).
[2] 冯志军.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31).
[3] 周赣琛.农村创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4] 周赣琛,王梓林.高等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3,(2).[责任编辑 吴高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