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学修
(阿坝师专基教系 四川汶川 623002)
流行语就是在一定时期一定群体所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流行语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以及人们的心态变化。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思维活跃,个性张扬,崇尚时髦,喜欢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展示自己的魅力和风采,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喜欢使流行语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理解。大学校园流行语具有委婉含蓄、文雅得体、新颖时尚的特点,因而颇受大学生的青睐。大学生是流行语传播流行的主体,也是创作流行语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大学生展示自我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为进一步理解流行语在大学生中的使用情况以及影响程度,尤其是民族高校学生的流行语的特点,我们选取了阿坝州境内的阿坝师专某一系部进行了调查研究,以便深入研究新时期民族高校大学生流行语的运用特点。
调查主要内容:民族高校大学生日常交流中喜欢运用的流行语的类型、校园流行语的作用以及交际中使用的流行语的具体内容。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共收回问卷120份,有效率100%。其中男生55人,女生65人(均包括民族学生在内)。
由表1可知,民族高校大学生使用的流行语种类较为丰富,主要是外语类的、方言类的、文言类的以及民族语言类的流行语。其中外语类的主要是英语类的,其次是韩语,也有一定数量的日语类流行语。少数的汉族女生说泰语类的流行语。在庆祝重大节日尤其是民族节日时,民族大学生还喜欢说民族类的流行语,主要是藏语、羌语以及彝语类的流行语。
表1 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使用的的流行语调查数据
表2 流行语的作用调查数据
由统计数据可知,大学生之所以在交际中如此热衷大量使用流行语,就是因为流行语具有独特的表达魅力:流行语可以拉近与交谈对象的关系;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可以填补语言表达中的某些空缺使表达更为清晰以避免歧义的产生;不少流行语诙谐有趣,形象生动,可以调节交谈的氛围;流行语时尚洋气可以彰显大学生的个性风采。部分女生还认为流行语在特定环境中具有一定的保密作用。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敢于挑战传统以彰显自己的独特个性。而校园流行语的创新性、趣味性、个性化等特点正吻合了当代青年学子的求新求异、追求自由、喜欢戏谑调侃的心理特点。因此校园流行语成为大学校园交际生活中的一种新颖时尚的沟通表达手段而受到愈来愈多的大学生的青睐,流行语也成为青年人认识自我、表达自我以及阐释世界的一种新的价值体系或者意义体系。网络信息技术以及各种娱乐平台的迅猛的发展使得当代大学生的语言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交际语言的选择具有了更多的余地。作为青年学子,流行语也同样是民族学生语言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流行语也是民族学生融入学校大家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语言交际手段。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社会社会秩序业已打破而新的社会秩序尚未确立。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目前也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交互碰撞融合的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而也日渐受到开放包容的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同时中国各地的民族文化也在不断为人们所重新认识而逐步走向世界。这其中尤以西方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至为深远。根据调查,大学生最喜欢的使用频率最高的非英语莫属。情侣们之间的一句“I love you”并不仅仅是彼此倾诉真情挚爱,而是一改中国数千年来委婉含蓄表达情意的既有模式,而是用热烈直接的方式来表白爱情。这足以表明语言文化对人的思想行为具有脱胎换骨的巨大作用。与此同时,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也通过各种不同的的方式不断发扬光大对中国的文化产生愈来愈重要的影响。
在中国多元文化的大环境下,尤其是受影视文化的熏染影响,民族高校大学生日常流行语较多使用外语进行表达自我意愿,以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对外语的喜爱。受英美文化的影响以及国内英语教学水平的逐步提高,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习惯大量使用英语词汇和句子。最近几年以来,韩国影视剧娱乐性强、故事生动,以俊男靓女打造的强大演员阵容,更是以传承东方文化为底蕴为特色深深打动了青年人,因而在校园中不时出现用韩语表达的流行语。韩语流行最多的是有关表达爱情的比较亲昵的用语。日语流行语在大学校园中也颇受大学生的喜欢。日语流行语主要是通过中国大陆抗日题材的影视剧以及日本的动漫传播开来的。最近十几年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往也日趋频繁,东南亚的影视文化也促使大学生的流行语中有了它的一席之地。泰国电视剧以其与中国文化的密切渊源关系、神奇迷离的异域风情以及题材的广泛性而使大学生也痴迷于“泰风”之中。文言类的流行语与“宫廷戏”、“皇帝戏”等古装戏的热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装剧的热播使得许多历史词汇活跃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大学生常用的流行语之一。
社会心态主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类别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现象以及社会思潮都会在流行语上有所反映,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社会文化心态。正是形形色色的社会文化心态不断推动着流行语的创作传播,丰富了人们的语言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的不同心理需求。流行语所反映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文化心态主要是戏谑调侃的心态、幽默睿智的心态、标新立异的心态、理性成熟的心态、愤世嫉俗的心态、低级庸俗的心态以及随波逐流的从众心态等。
根据调查可知,大学生所使用的流行语与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概而言之,大学生使用的流行语可以概括为称谓语、情感用语、詈骂语、感叹祝以及祝福类用语等几种类型。人际交往离不开称谓语,因此,大学校园中使用最多的流行语就是与称谓语有关的。譬如:英语的“my dear”、韩语的“ ”、日语的“おばあさん”、“みんなさん”、“わた”以及泰语的“Khun”等。大学生还喜欢用文言类的称谓语,如女生常用的“哀家”“娘娘”“皇后”“奴婢”“本宫”以及男生常用的“阁下 ”“ 陛 下 ”“ 朕 ”“ 寡 人 ”“ 皇 上 ”“ 奴 才 ”“ 兄 台 ”“ 在下”“鄙人”等。花样繁多的称谓语具有幽默风趣新颖别致的语用效果,正暗合了大学生喜欢标新立异的个性心理特点。
青春校园自然少不了浪漫瑰丽的情感故事,情感类流行语因而也风行大学校园。英语的如“l loveyou”“Imissyou”等;韩语的如“、”“”“ ”等;日语的如“あいしてる”等;泰语的如“ch’an rak khun”等。这些情感类流行语多用于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中,当然也有的是男女之间的调侃之语。使用外语类的流行语来表情达意就显得委婉含蓄得体,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人们在发泄自己的郁闷之情时往往会使用一定的詈骂语。大学生对社会不平之事往往是用泼辣犀利的詈骂倾情发泄一番。男生使用的较多的詈骂语,如英语的“fuck you”、“shutup”等;日语的“バカやろう八”等;网络语言类的“尼玛”“SB”“毛线”“你妹去死”等;还有方言类的“宝气”“戳”“瓜娃子”“瓜兮兮”等具有巴蜀文化特色的詈骂语。
大学校园流行语具有性别差异。外语类流行语中女生较多使用的是有关爱情方面的,譬如“I love you”“ ”或者“あいしてる”等,这样显得含蓄得体,又显得高雅有涵养,可以最大可能地彰显新时期女大学生的个性风采。男生较多使用的是外语类的称谓语以及一定限度的情感用语。就詈骂语而言,男生使用网络詈骂语较多,典型的如“尼玛”、“你妹去死”等,女生基本不使用较为粗俗的网络詈骂语。女生使用方言詈骂语频率较男生多,典型的如“飞叉叉地”“瓜娃子”“瓜兮兮”“瓜眉日眼”等。男女大学生对流行语关注的内容有一定区别。女生较多关注的是与自己学习生活以及心理情绪等方面的流行语,如“童鞋们”之类网络称谓语,“郁闷”之类的情绪用语,“考试是浮云,考完成乌云”等与学习有关的网络戏谑类的流行语等。男生则对社会政治经济等有关的流行语感兴趣。
根据调查以及个别访谈得知,民族学生在流行语的使用种类和内容等方面和汉族学生没有较大区别。民族学生尤其是藏族学生更喜欢看韩剧,因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使用的韩语流行语的频率较多一些;民族学生在民族节日彼此祝福时较多使用民族类的流行语,主要是藏语、羌语以及彝语等。其他类型的流行语的使用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基本一致,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网络信息时代民族高校中流行语的特点反映了流行语是大学生思维活跃,彰显自己个性风采的最典型的语言表达形式。民族高校流行语中除了民族学生是特定节日中运用民族语言类的流行语以外,其他类型的流行语和汉族学生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样地大量运用外语类的、文言类、方言类的以及网络类的流行语。民族高校流行语的运用具有性别差异,男女大学生在流行语的具体使用内容上具有一定差异。分析校园流行语可以为我们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及思想动向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1]吕明臣.网络语言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2]张宝君.网络流行语:大学生诠释世界的新方式[N].中国教育报,2012-04-06.
[3]仓理新.研究流行语的社会文化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2):114-118.
[4]李明杰.从语录流行语到词语流行语[J].修辞学习,2009(3):70-78.
[5]杨文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6-130.
[6]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4):117-224.
[责任编辑 靳开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