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影响研究

2014-04-22 09:18季朝新刘俊一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愉悦感跳绳运动

季朝新,刘俊一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影响研究

季朝新,刘俊一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以某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经过试验干预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统计学方法对2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经过10周的运动干预,“羽毛球+耐力跑(3000 m)” 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在挑战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方面影响效果显著优于“太极拳+跳绳”运动干预方式组;但在新颖性方面影响效果显著差于“太极拳+跳绳”运动干预方式组;在挑战性和注意力方面,2种运动干预方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技能+体能”类的运动干预方式在挑战性、愉悦感、总体兴趣方面效果显著优于“技术+表现”类运动干预方式,启示我们在提高男大学生体育情境性趣时应尽量采用“技能+体能”运动方式。

不同运动干预方式;男大学生;体育情境兴趣

目前我国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增强学生体质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体育锻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有着紧密的联系[1]。但是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坚持体育锻炼,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的效果[2]。与兴趣关系最紧密的是情境兴趣。情境兴趣是环境或某种刺激对学习者引起的兴趣,对学习者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3]。并且情境兴趣可以发展为个体兴趣,对大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有着重要的影响。关于运动方式干预手段有许多学者进行过相应研究,有学者应用运动干预手段对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进行过相应研究,发现体育干预手段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4]。还有学者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采用运动干预进行研究,发现不同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缓解有着不同的作用[5]。但对于不同运动干预对大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研究论文较少,目前还没有一定的研究方法作为参考依据。但是对于不同运动干预进行心理疾病治疗的论文较为丰富[6-8]。本文以PESIS中文修订量表II[9]为测试方法,以多元方差分析为研究方法,探索体育教学方式对男大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某大学男性本科生160名,“羽毛球+耐力跑(3 000 m)”共选取公共课学生80人,平均年龄19.80±0.79岁;“太极拳+跳绳”共选取公共课学生80人,平均年龄19.60±0.84岁为实验对象。被选取学生均无运动系统疾病及心理疾病,体格检查未发现异常。

表1 多变量检验结果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法 羽毛球属于项群理论中技战术主导隔网对抗项目,耐力跑作为其增加体能的一个辅助手段;太极拳属于项群理论中的表现难美类项群,跳绳是为了增加协调性和体能的一个辅助手段,根据项群理论,采用这2种不同的运动干预手段进行干预,第1组采用“羽毛球+耐力跑(3 000 m)”的实验干预方式;第2组采用“太极拳+跳绳”的实验干预方式。

实验时间为10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效果进行相关的评价。本实验采用2 (不同运动干预手段)*6 (6个维度)多因素方差分析,测试指标为6个维度上的得分。

1.2.2 问卷调查法 本实验采取中文版的《体育情境兴趣量表》为调查问卷,中文量表包括新颖性(N)、挑战性(C)、注意力(AD)、探索性 (EI)、愉悦感(IE)、总体兴趣(TI)6个维度,共24个题目。本实验共进行了10周的运动干预,利用体育课堂时间进行相关的练习,实验变量由体育教师进行控制,每周进行2次运动干预。调查对象为2种运动干预方式下的160名本科男性学生,最后统计分析时去除无效问卷,共得到问卷146份,符合研究的需要。其中“羽毛球+耐力跑(3 000 m)”有效问卷为72人,“太极拳+跳绳”有效问卷人数为74人。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7.0和Microsoft office 2007中的Excel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并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建立多元方差分析模型。

2 研究结果

2.1 多元方差分析结果 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具体解释如下[10]:Pillai永远都为正数,其值越大,表明该效应项对模型的贡献越大;Wilks的Lambda反映的是组内变异在总变异中的比例,值越小表明对模型的贡献越大;Hotelling的跟踪的值越大表示对模型的贡献越大;Roy的最大根表示检验矩阵特征根中的最大值,值越大对模型的贡献越大。在表1中,截距代表的是参考值,不考虑其显著性,考虑组别的显著性差异,Pillai的值为0.945,Wilks 的 Lambda的值为0.055,Hotelling 的跟踪的值为17.088,Roy的最大根为17.088,表明组别对该模型具有较高的贡献。

对组别的统计学检验结果为P=0.000<0.01,说明2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学生的体育情境兴趣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运动方式不同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情境兴趣是有意义的。

表2 主体间效应的检验

2.2 一元方差分析结果 为了明确锻炼方式对体育情境兴趣的影响因素,在这里我们通过对各因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寻找,表2表示的是对6个因变量分别进行一元方差分析的结果。

对表2进行进一步解释说明,由于截距是变异来源,其作为表中的参考值没有统计学意义。校正的总计不具有统计学的概念,故不作相应的分析。组别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的是校正模型,所以我们在此对校正模型进行相应的分析,在校正模型中,新颖性(N)、挑战性(C)、愉悦感(IE)、总体兴趣(TI)的P<0.05,说明2种不同的锻炼方式对学生的这4个维度具有显著性的差异。而探索性(EI)的P值为0.925,注意力(AD)的P值为0.255,没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这2种体育锻炼方式对学生的探索性和注意力的提升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2.3 参加实验对象各维度得分情况统计表 由表1~3可知,经过10周的运动干预,“羽毛球+耐力跑(3 000 m)” 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在挑战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方面影响效果显著优于“太极拳+跳绳”运动干预方式,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在新颖性方面影响效果显著差于“太极拳+跳绳”运动干预方式组,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挑战性和注意力方面,2种运动干预方式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表3 参加问卷调查学生得分统计表

3 对实验的效果分析

3.1 对模型适用条件的检验 由于多元方差分析对所提供数据是否为正态分布时比较稳健,而对各组方差协方差阵是否齐性则较为敏感,因此,要对各组间协方差阵是否齐性进行相关的检验,本文中利用Levene检验对各组间的方差进行相关的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表4 误差方差等同性的 Levene 检验a

由表4可以看出,经过Levene检验其P值均大于0.05,说明方差齐性,由此证明了前面的多元方差分析的正确性,建立的模型符合研究的需要。

3.2 对模型进行相应的参数估计 为了便于观察,对不同运动干预手段学生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了相应分析(表5)。

由表5可以看出,6个因变量的置信区间比较窄,这就说明了建立的模型能够对因变量做出相应的预测,即2种运动干预方式对体育情境兴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 讨论与分析

4.1 运动干预方式和体育情境兴趣的本质与特征 本研究对2种不同的运动干预方式进行了相关的测定,运动干预方式的本质是通过对人们的生理或心理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让人的一些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运动项目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田径运动员具有坚忍不拔的意志,球类运动员具有永不服输的精神,这都与意志品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关于体育情境兴趣的研究方面,Deci在个体情境兴趣体验水平上做出了统一的界定,他认为体育情境兴趣包括内容特征、心理定向和个体的主体体验3个维度[11]。体育情境兴趣是形成兴趣的一个前提条件,如个体对于某项运动具有体育情境兴趣,那么这项体育项目极有可能成为他的兴趣,并自觉参与锻炼。在体育情境兴趣维度的划分上,有新颖性、挑战性、注意力、探索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6个维度。新颖性代表某项运动方式具有较多的新颖性,可以让人对这项运动有一种试试看的感觉;挑战性代表某项运动方式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可以给参与者带来一定的成就感;注意力代表某项运动方式有助于吸引注意力,可以让参与者在运动时全身心的投入;探索性代表某项运动方式让人愿意探索,是能够保持兴趣的前提条件;愉悦感代表某项运动方式使人感到愉悦,证明此项运动对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体兴趣表示该练习令人感兴趣,是体育兴趣形成的基础。不同的运动干预方式会对体育情境兴趣的6个维度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究竟会产生哪方面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4.2 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影响 本文应用体育情境兴趣量表对不同运动干预方案的效果做出了评价,结果发现“羽毛球+耐力跑(3 000 m)”在挑战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方面要好于“太极拳+跳绳”。在注意力和探索性方面两者并没有太大区别。由此可以看出,第1种运动干预方式即“羽毛球+耐力跑(3000 m)”之所以会在这3个维度方面高于“太极拳+跳绳”,可以做以下解释说明:由于羽毛球是技能主导类项目,当进行羽毛球学习时,有很多技术能力是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够得到增强,所以具有挑战性;在愉悦感方面,学生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势必会让学生感到成功的乐趣,认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除此以外,耐力跑作为体能主导类项目,其对于学生的体能和技术的发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体能作为保证,那么学生的技术动作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挥,学生进行3000 m耐力跑项目本身就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所以其与羽毛球组合起来就会显示良好的挑战性。随着运动技能水平的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越来越感兴趣,学生的总体兴趣得到了增强。对于“太极拳+跳绳”类项目而言,由于太极拳是表现难美性项目,由于学生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向往,造成了第2种运动干预方案的新颖性要好于第1种运动干预方案。在挑战性方面,“太极拳+跳绳”因为不涉及比赛,所以不存在挑战性等问题,即学生认为这项活动是不具备挑战性的项目。但是我们注意到在注意力和探索性方面,2种运动干预手段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原因是这2种运动干预手段都需要认真的练习,并且要想学好,还需要通过不断地探索来取得好成绩。在愉悦感方面,“太极拳+跳绳”明显低于“羽毛球+耐力跑(3 000 m)”,这是因为体能和技能结合的运动手段能够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水平在提高,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认为该种练习手段提升了自己的愉悦感。而技能与表现结合的运动方式虽然得到了锻炼,但是学生心理上并没有成就感,因此学生的愉悦感就低于体能与技能结合的运动干预方式。在总体兴趣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并不喜欢表现难美性的太极拳与协调性练习的跳绳,而对于体能和技能结合的项目则是比较喜欢,这也是我们在以后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表5 参数估计

4.3 不同运动干预方式与男大学生体育情境兴趣的关联及意义 由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不同运动干预方式对男大学生的体育情境兴趣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的维度是不相同的,本研究中2种不同运动干预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新颖性、挑战性、愉悦感和总体兴趣方面。“技能+体能”项目是比较适合男大学生进行锻炼的项目。“技能+体能”运动方式能够提升男大学生的体育情境兴趣,进而会影响到体育兴趣,有利于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健康意识。因此在平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尽量选取“技能+体能”的教学模式,避免“技能+表现”的教学模式。但这2种运动干预方式的不同效果的影响机制并没有在本文中得到确切的结论,本文只是对其可能产生的机制进行了猜想。另外,不同的运动干预方式是否对所有人都有相同的效果在本文中亦没有涉及,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相应的研究。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羽毛球+耐力跑(3 000 m)”对于培养男大学生的体育情境兴趣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否所有的“技能+体能”项目都能够达到相同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研究。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可运用于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即在分班教学的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技能+体能”的授课方式,从而提高男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这对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增强体质,达到体育健身的目的。

5 结 论

1)10周的运动干预方案对男大学生的体育情境兴趣有着一定的影响,并且不同的项目在6个维度上影响效果也不同,但是在总体上,“体能+技能”的运动干预方式可能更适合男大学生对于体育情境兴趣的培养。

2)提升体育情境兴趣是提高男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手段之一,体育情境兴趣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男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树立男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并且还会对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作用。在实际教学方式中,启示我们应该尽量选取“体能+技能”的教学方式,避免“技能+表现”的教学方式。但是“体能+技能”运动方式是否是最适合男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方式本文并没有涉及,还需在后续研究中进行深入探索。

[1] 黄玉山.中国大学生健康状态与生活行为的调查研究[J].体育学刊,2008,15(5):28-36.

[2] 葛耀君,陆遵义,卢昌亚.影响学生体育学习情境兴趣的主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12,02:412-417.

[3] Hidi,S. Interest and its contribution as a mental resource for learing[J].Rev.Ed.Res.1990,60:549-572.

[4] 宋海燕,李志清,余世和等.大学生心理障碍(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的体育干预治疗[J].体育学刊,2010,17(7):51-55.

[5] 颜军,陈爱国,朱凤书.大学生心理压力运动干预的研究发展[J].体育与科学,2010,31(5):90-93.

[6] 郭文,曹蕾,陈志鹏.不同运动干预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愉悦感与规律运动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3):91-96.

[7] 李趁丽,罗炯.不同运动干预方法对青少年反应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4):124-130.

[8] 李俊.不同运动干预对儿童身体自尊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12-15.

[9] 葛耀君.体育情境兴趣量表(PESIS)中文修订版的信度与效度验证及其应用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11-15.

[10] 张文彤,董伟.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3-45.

[11] Deci,E.L.The relation of interest to the motivation of behavior: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InK.A.Renninger,S. Hidi,&A. Krapp(Eds), The role of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J].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43-49.

Research on Impact of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s to 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Sports Situational Interest

JI Chao-xin, LIU Jun-y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Taking a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s study objects, using questionnaire after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adopting multivariate varianc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research analyses and discusses impact of two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s to 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sports situational interest. Results show: after 10 week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badminton + endurance run (3000 m)" intervention impact on university student in challenging, pleasure and overall effect i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ai Chi + skipping" intervention; but impact in terms of novelty effect is signif i cantly worse than "Tai Chi + skipping" intervention; in challenging and attention aspects, two exercise interventions have no signif i 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skill + physical" intervention impact in challenging, pleasure and overall interest aspects is signif i cantly superior to "technique + performance" intervention, which proves "skill + physical" intervention should be adopted to improve 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sports interest.

different exercise interventions; male university student; sports situational interest

G806

A

1004-7662(2014 )05-0087-06

2014-05-05

季朝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通信作者:刘俊一。

猜你喜欢
愉悦感跳绳运动
学跳绳
跳绳
不正经运动范
大学生运动愉悦感与成人依恋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NO.10 跳绳
缺觉与抑郁
让阳光照进学生的心灵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宝宝鸭跳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