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兵 王启龙 周乐瑞
近些年,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发展迅猛。 据统计,仅首批中职国家级示范校在三年建设期间就组建了241 个职教集团,19000 多个企业参与了校企合作。 可以说,以集团化为载体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模式之一。但是,目前集团化办学的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已成为制约集团化发展的瓶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 年)》明确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强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14 年5 月2 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 号)(以下简称《决定》),6 月23-24 日,新世纪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 年)》(以下称《规划》)。 《决定》、会议和《规划》都在强调要 “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等工作,充分反映了国家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办学质量的高度关注。 可以说,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集团化办学将是职业院校办学模式改革的重要选择之一,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走向。
但总结梳理现有的职教集团办学经验和现实状况,我们也不难发现,职教集团实际运行中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尚未建立“集团化”办学的体制机制,而体制机制中最为缺失的是“集团化办学的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极大地困扰着职教集团的发展。 笔者认为,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不仅要明确职教集团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也要确立集团化办学的质量标准,关注办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才能保障集团化办学质量,科学推动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
自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我国职教领域开始尝试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以来,职教集团化办学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其外延发展,忽视对其内在办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在职教集团内部,学校在课程开发、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各自为政,毕业生质量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统一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 然而,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职业教育改变发展路径, 提升办学质量, 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成为了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关键所在,而质量保障体系是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2 年召开的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大会上提出要发展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指出:“需要努力提升各种类型以及多种背景下开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质量。质量也是指职业技术教育为个人以及更广泛的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的贡献”。[1]我国正在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该体系将人才细分为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这三类人才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新技术进步所亟需的职业人才。众所周知,职业院校是培养这三类人才的主要场所。 在这一场所中,学生是知识和技能的接受者,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是职业院校的“产品”,其质量高低直接反映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其数量多少决定了是否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这三类人才的需求量。 事实上,人才培养既要提高数量,又要保证质量。 由于多所企业和学校参与了职业教育集团,因此,职业教育集团一方面可以发挥中高职合作的优势,保证人才培养的数量;另一方面可以依据人才需求的外部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来设置和实施课程内容, 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职教集团内各学校的办学水平存在差异,因此如何保证集团内各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能够达到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就成为了集团化办学所面临的难题。 面对这一难题,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来保证集团内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致性,满足集团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 其中,教学质量管理是指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是教学管理的核心。 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由于集团内的学校数量众多,各个学校的办学水平、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致使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如何保证集团内部各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相对统一?如何动态监控各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产品生产中,过程的控制是保障质量的重要环节,缺乏标准的过程管理终将导致产品质量的参差不齐。 也就是说,过程管理需要以最终产品的质量标准为依据。 这提醒我们,职教集团也需要建立统一的内部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在一系列统一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标准文件指导下,集团内的学校才有可能实施相对统一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管理,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规模化和标准化。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否处于良性发展状态,办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需要进行质量评估和监控。 在发达国家,评估机构会定期对校企合作项目的运行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质量评估,以保证合作项目的质量。 当前,由于国内成立的职教集团数量众多,因此,如何进行质量评估?评估的依据是什么? 如何对集团内的学校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如何对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企业和学校进行选拔与淘汰?这些成为了提升集团化办学质量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集团化办学质量,则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
什么是好的产品? 好的产品从何而来? 我们认为,好的产品不仅是生产出来的,更是设计出来的!缺乏标准的生产是谈不上质量的。产品生产出来如何鉴别质量好坏? 需要与质量标准对照,符合标准的就是达标,不符合就要淘汰。产品生产如此,教育教学活动也应如此。 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下,教学与管理才有可循的依据,最终的结果才能比较,质量评估才有依据,才有意义。
从各国及地区职业教育办学的实践上来看,虽然除了中国以外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使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名称,但分析其职业教育办学的模式,我们发现或多或少都存在集团化办学的倾向,只是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具体表现形式、结合紧密程度有所差异。 比如美国的合作教育、青年学徒制 (Youth Apprenticeship)、 技术准备计划(Tech-prep),英国的现代学徒制(Modern Appren鄄ticeship)、基础学位(Foundational Degree),德国的双元制及跨企业培训中心,澳大利亚的学校本位的新学徒制(School-based New Apprenticeship)、新学徒培训制,日本的技术教育一体化,荷兰的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等。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各国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经验仍然可以对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从世界范围来看,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经验有以下几点:
第一,关注学生的发展指标,构建具体可操作的职业教育质量指标体系。 比如,欧盟《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参考框架》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指标体系; 英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总体效能,学员的学习成果,教、学和评价的质量以及领导与管理效能四大方面;俄罗斯现行职业教育标准规定学生必须具备普通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素质[2]。
第二,职业教育质量的监测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构建以改进教学为目标的职业教育质量监测体系。 比如,丹麦把“产出监测”作为质量战略的重点,确定了质量方面的四个优先领域并发表年度资源报告;美国联邦教育部编制了自我评价量表;澳大利亚从多方面对职业教育质量进行监测[3]。
第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由外部评价和院校的自我评价构成,以院校的自我评价为主,构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比如,英国教育标准局制定了共同评价框架;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建立“我的技能”网站为学生提供“独特学生鉴定”[4]。
第四,建立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合作交流机制。《欧洲职业教育与培训质量保障参考框架》规定了利益相关者的义务等,丹麦、英国和俄罗斯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形成了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质量保障体系[5]。
第五,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信息公开机制。英国、丹麦、俄罗斯、美国和澳大利亚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都把透明与公开作为质量保障的重要策略,重视信息的公开[6]。
归结起来,我们可以发现,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涉及五方面的要素,即质量指标、质量监测、评价机制、合作交流和信息公开。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既要充分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 有机地整合这些要素,也要贯彻我国职业教育的指导方针,兼顾我国当前职业教育以及相关的经济、 产业和社会发展水平,才能切实有效发挥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
1.育人性原则。育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本质属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中明确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不论是什么类型、类别的职业教育集团,质量保障应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即目的上为了人的发展,行为上促进人的发展, 机制上保障人的发展, 发挥集团内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在质量监控中的主体和客体作用。
2.目标性原则。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质量保障目标具有显著的就业导向特点, 保障体系各个制度、标准、方案的实施,都必须围绕“促进就业”这一目标,这是教学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设计的逻辑起点。
3.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就是从多主体、多层级、多维度方面设计该体系。多主体,指既要考虑集团内企业主体的需求,也要考虑学生、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多层级,指集团化办学内部各层次学校间条件和利益;多维度,指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个角度,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以实现整体效应。
4.特色性原则。 特色性原则是指职教集团有着浓厚的区域性、行业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要根据集团自身的类型、自身特色和集团的实际需要,在突出优势、改善弱势的前提下,制定具有特色的质量保障体系。
5.动态性原则。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对区域、行业和就业单位的用人信息和反馈更加敏感,具有明显实时性,所以,集团化办学应设计动态的质量管理、监督和反馈机制,及时将劳动力市场、用人单位、家长、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反馈给相应部门,建立全过程质量保障体系,保障教学质量。
职业教育集团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以满足多主体需求为前提,以利用多层级资源为载体,以实现多维度发展为抓手,系统设计集团质量标准,并在质量标准的基础上,以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以及资源建设为依托,建设具有区域、行业和专业特色以及质量管理、监督与反馈机制动态化的职业教育集团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科学完整的职业教育集团质量保障体系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所在。 职教集团应借鉴质量管理理论的精华,加强集团化办学质量的科学化管理,构建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型职教集团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笔者提出以下有针对性的策略。
科学完善的组织机构是开展集团化办学的基础和条件保证。 应成立以集团理事会为核心,上下协调、权责明确、流程顺畅的组织机构。 集团理事会由集团内合作院校领导和企业高层组成,并下设教学工作、产学合作、实训指导等各分委员会。理事会由来自企业的领导、 实践专家担任主席职务和顾问人员,由来自学校的领导或教师担任秘书长。理事会负责制定集团的发展方向、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教学工作委员会由来自企业的实践专家和职业院校专业负责人共同组成,其主要职责为制定集团人才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研究集团教学管理、专业建设、教师队伍发展及课程改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产学合作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集团内企业技术改造项目、员工培养培训、生产性实习实训等;实训指导委员会,主要负责组织企业技术能手提供学生实训教学环节的技术支持,组织实施教师的技能培训。
如果说标准是“衡量某一事物或某项工作应该达到的水平、尺度和必须遵守的规定”[7],那么质量就是“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度”[8]。所以说,集团化办学质量的保障必须以质量标准为前提。职教集团办学的质量标准中,既要涉及终极指标——人才培养质量, 也要有中级指标——教育教学和办学质量,甚至有行业、企业、财政等指标,从而反映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教育教学的成效、覆盖产业链的深度、企业覆盖程度、区域GDP贡献比例、财政收入贡献份额等[9]。
职教集团应紧密结合区域性、行业性和专业性等特点,根据集团自身的类型、自身特色和集团的实际需要, 分别建立和完善集团教学管理质量标准、学生德育工作质量标准、理实一体化教学质量标准等,切实构筑起适合职业教育办学特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在各项质量标准开发的基础上,质量实时与监控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主要由校企合作完成,由院校和集团督学机构实施监控和反馈;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和反馈由院校内部学校和教研室二级督学完成; 办学质量的监控和反馈由集团督学机构完成。这样,形成了三级监控和反馈机制,分工明确、互相联系,共同保障教学质量。 (见下图)
图2 职业教育集团教学质量监控反馈体系图
教学资源建设是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基本支持,若没有各类教学资源,质量保障体系就无法具体实施。集团化办学的教学资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教师队伍,二是实训基地,三是信息资源。
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和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建立外引内培并举,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以集团名义聘任企业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聘任职业院校高水平教师为企业技术攻关工程师,实现集团内跨校流动、校企互进、集团共享,形成教师队伍的集团化、规模化优势。
实训基地建设以生产性、共享性实训模式为导向,创设功能复合齐全、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的教学环境。 根据集团专业特色,发挥集团优势,在设备、师资、技术、管理等方面进行校企资源整合,校企合作建设集产品展示、文化传承、操作体验和真实生产等功能为一身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并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行和管理机制。
信息资源建设要依托集团网站,发挥集团院校的集体优势, 以院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为基础,在企业专家的建议和指导下,打造集团校企信息交流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和应用平台、专业教学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实训室。 实现集团内信息资源的共享,以信息化推动集团化办学的教育思想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
[1]UNESCO. Transforming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n and Training: Buiding Skill for Work and Life [R].Shanghai: Thi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echnical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 Training,2012.22.
[2][3][4][5][6]吴雪萍.构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4(7).
[7]秦华,易成.现代企业管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8]Philip B. Crosby.Quality Is Free: The Art of Making Quality Certain [M]. 1979.
[9]周凤华,宁锐.如何多方面判断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质量的标准[N].中国教育报,2013-3-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