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文化一体化:职业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2014-02-06 08:47□张
职教论坛 2014年31期
关键词:学习者校企育人

□张 弛

高等职业教育使学习者获得社会化生存与发展的职业能力, 使他们逐步成长为高技能人才,通过职业回报社会,促进经济发展[1]。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应走校企合作化之路[2],着力推进文化育人进程,开拓校企文化一体化的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文化是高职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类型的鉴别性因素[3]。从高等职业教育视域而言,高职文化是多元化的大学文化,鉴于工业文明以及企业文化与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最为息息相关,需将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进行融合——对接、注入与内化。从企业视域而言,企业文化的优良基因需要提前塑造性注入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育人途径必不可少。因此,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一体化融合,形成企业形态的文化基因和教育基因,内化生成一体化的校企文化,这是培养学习者精神层面职业能力的必要而紧迫的要求。

一、校企文化一体化的概念界定

文化是“民族生活的样法”[4],是在某时空中人们将各部门各方面内容凝合而聚的“整一全体”[5],是一定的社会组织内部成员共同习得、拥有并传承的价值观念、精神追求意识、行为规范以及承载文明的有形化物质。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信仰和遵守的、具有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范式、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体系[6],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7]。企业的精神文化是企业集体性意识在人文方面的概括和积淀,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涵盖了企业生产经营理念、管理思维、人本价值观念、企业道德精神、审美意识等[8]。 企业的物质文化是形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硬件设施环境要件[9]。 企业的制度文化则是企业为了目标化管理而对员工做出的制度性限定和文化性约定[10]。企业文化也可以从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层面认识其特质。 从精神层面而言, 企业文化具有价值观念的导向性,成为企业发展的宗旨和战略愿景;从行为文化层面而言,企业文化具有活动的规范性,是将精神文化落实为行为模式, 包括行为的意识及其决定的能力、行为实践产生的行为状态、行为惯性和行为成果。

高职文化是作为核心的精神文化、 作为方式的行为文化、作为保障的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综合表征[11]。其中,精神文化是高职文化最为精要之处,涵盖了旨在发展知识的智能文化、旨在发展思想水平和价值伦理的观念文化、 长时间积淀而成的精神风貌型文化[12]。 高职文化均具有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的高等性、教育性、职业性特征。 高职文化的定位受到高职教育属性的质性规定。 高等性决定了高职文化倡导大学文化语境下的学术自由、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交融、独立而自由的人格发展意蕴等; 教育性决定了高职文化育人是培养具备全面的职业生长能力和生成能力的人;职业性决定了高职文化是与相关行业工作领域的职业技能、 职业伦理以及职业愿景相交融的文化创新,需要学术与实践的沟通和创生[13]。

文化育人是教育的手段,是“修道”[14],本文将企业文化和高职文化进行优势整合,进而提出校企文化一体化。 高等职业教育要实现文化育人,需要探源自身与产业和企业关系,从企业文化特质中寻求优质教育因子,建构具有职业性特质的高职文化和育人途径[15]。 于是,以高职院校为活动空间、以教育者和学习者为活动主体、以学校和企业的实践活动为特征,校企文化一体化正是契合、共生、传承并创新着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规范、组织制度以及物质成果。

基于企业生产和院校教育的双重情境,校企文化一体化将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以及核心价值观投影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过程, 在精神文化层面形成共同的愿景、在行为文化层面产生同质化追求。校企文化一体化是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具有关键属性——“跨界”性。 “跨界”是指跨越校企疆域、 融合发展理念, 是跨越工学界限、 融合“干中学”与“学中干”的综合化学习路径,是跨越职业工作与教育学习的规律、 融合职业能力成长与职业教育认知的过程[16]。从此意义而言,校企文化具有企业优良基因, 是一种跨界的文化生态共同体,是反映高职教育者和学习者的“生活样式”的文化[17]。

二、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使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者接触企业文化、感受并认识职业能力在企业工作中的价值、认同企业文化倡导的职业能力,利于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形成。 因此,校企文化一体化成为学习者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

(一)职业能力培养的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逐渐深化,双方的文化互动与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有利于学校和企业双方在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供求平衡。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诉求还未得到及时的充足的满足,尤其是人才的素质和职业精神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以及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还未能满足企业不断更新的高要求,造成供求的错位。因此,需要以校企合作的深入,尤其是校企文化融合为契机,以文化为育人策略促进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的交流、 理解、尊重和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生长能力和职业生成能力等素养与精神, 弥合校企双方的“供”与“需”之间的缝隙[18]。

首先,从教育角度而言,校企文化一体化是高等职业教育价值实现的必要途径[19]。 高等职业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生活中全面发展的“人”,即可持续性发展的人、 具备全域性素质的人和健全的人格力量的人[20]。 高等职业教育对于人的能力塑造应涵盖思想的创造性能力、技术与技能智慧、审美能力的培养[21],而这些职业能力绝非仅靠知识和信息的传递, 需要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对学习者加以内在的文化影响力[22],在精神层面的引领与感召下,学习者被塑造为具有思想性职业能力的拥有者[23]。

其次,从企业角度而言,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是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策略[24]。 由于技术的变革改变了生产组织方式, 技能型人才的水平亟需提升,企业对高技能人力资本投资逐渐加大。企业认识到通过参与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是高效的、经济的策略,职业能力培养的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是高技能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策略。

再次,从个人角度而言,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为学习者的职业发展以及职业能力成长提供了预设氛围与价值导向,通过接触、认知、认同企业文化,利于自身职业能力的全面塑形[25]。

(二)职业能力培养的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可行性

相异的两种文化相互融合为一个整体,需要符合一定的可行条件,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可行性在于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校企文化具有主体一致性、结构功能的融通性、文化载体的契合性,这使得校企文化共生共融。

其一,校、企文化的主体具有一致性。 校、企文化的主体都是人——高职文化的主体是高职院校的学习者(即准高技能人才), 企业文化的主体是工作岗位中的高技能人才。 校企文化的主体具有一致性,只是在时间过程节点中的名称差异而已。高等职业教育通过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能够培养准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将知识技能、职业意识和精神价态以文化育人的途径内化到准高技能人才的能力结构之中, 进而使准高技能人才走出校门之后成为符合社会、 产业和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这是一个育人过程, 亦是一个高职文化传承的过程。 此后, 学习者进入企业成为高技能人才,才能传承和创造企业的文明和文化,塑造鲜明的企业精神并树立具有正能量的企业形象。 因此, 作为高职文化主体的学习者和作为企业文化主体的高技能人才具有一贯性和相通性[26],他们肩负校企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使命。

其二,校、企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融通性。 首先,校、企文化具有文化结构的相通性。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结构都以精神的、行为的、制度的和物质的层面为结构区划标准。其次,校、企文化具有文化功能的相融性。 从价值哲学而言,校企文化都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发展和贮备;从管理学而言,校、企文化分别在组织中发挥协调力、辐射力和凝聚力,在企业和高职院校中发挥着精神思维的约束与导向作用[27]。

其三,校、企文化载体具有契合性。 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校、企文化的对接和回馈相互契合才能够形成共生的一体化路径。 课程是高职教育实践的基础核心,岗位工作是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的职责。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在课程教学中授受工作过程知识、技能以及相关能力[28],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成为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载体。

三、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困境归因

校企文化一体化旨在培养学习者逐渐成为和谐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育人理念的深化,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成为重要的职业能力培养方式,并具有良好的实施氛围[29]。 但是现阶段,高职文化积淀薄弱、企业文化在高职院校的融入还未成规模效应,校企文化一体化进程遇到了一定的困境。

(一)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困境表征

在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实践中,校、企文化还存在诸多张力与冲突,主要表征是校企双方的合作性对话关系的错位、动力追求的失衡、个性表现的分道和对于成败得失的认同危机。 第一,合作性对话关系的错位。高职院校层面的教育教学改革进行至今,已经初步建立起师生间的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机制, 这也是高职文化所倡导的应然对话关系;但是企业文化认可竞争型关系和职级差异的对话关系机制。 教育者和学习者在高职院校中,难以同时秉承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出现迷失和错位。 第二,动力追求的失衡。 高职文化的动力源自社会的公益性使命,关注并享受教育的过程;企业文化的动力源自功利性追求,关注结果。所以,动力支持的价态分野使校企文化的天平失衡,致使文化育人功能出现实践性偏颇。第三,个性表现的分道。在高职文化倡导下,高等职业教育学习者的职业能力渐进发展过程是弘扬个性、全面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相对而言,企业文化具有一定局限性,企业需根据其行业属性通过制度文化制约员工的个性发展。所以,校企文化对于高职教育的学习者的个性表现存在分道而治的冲突。 第四,对于成败得失的认同危机。 高职文化将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励志理论贯穿于文化育人之中,而企业文化则是以规避失败、减少利益折损为行为逻辑。 因此,两种文化对成功和失败的认同存在分歧,难免发生对于成败得失的认同危机[30]。

(二)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困境究因

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困境在于两种文化的隔阂和冲突阻碍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从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探究校企文化冲突的症结,价值取向的迥异和行为范式的冲突成为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困境缘由。首先,从精神层面分析,校企文化冲突缘于双方价值取向的分野。 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冲突,主要是高等职业院校认同的专业准则和企业认同的市场经济准则的价值取向抉择,这折射出双方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观点站位的交错,以及应然与实然取向的人才观的差异。 高等职业教育文化育人,“人”是教育的对象群体,高职教育阶段是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时期,高职文化以促进学习者的理性和感性思维能力以及思想水平提升为价值取向。企业是生产经营性质的经济实体,企业文化是以利润最大化为价值取向的[31]。 因此,校企文化的价值取向分野是校企文化冲突的精神层面原因。 其次,从行为层面分析,校企文化冲突缘于行为范式的迥异。 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行为层面冲突,一方面,管理机制中权力与利益的质性差别产生治理结构差异,导致管理策略的柔性倡导与刚性规范的差异;另一方面,高职学习者(准高技能人才)与企业员工(高技能人才)的角色存在异位,产生思维方式的线性思维化与多元思维化的差别、单独作业与团队合作的行为范式冲突[32]。

四、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实现策略

校企文化的融合需要将企业文化合理植根于高职文化之中,但是由于两种文化在诉求和规律等方面的差异性,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需要探寻二者的利益契合点,开展文化共融共生的“双赢”,具体实现策略在于:精神层面的融合是目的指引、根据融合性行动逻辑开展行为层面的实施策略、制度层面的融合是育人保障。

(一)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应统一精神层面的目的指引——内化职业意识

从精神文化层面而言,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旨在将企业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内化为学习者的职业意识,即学习者将企业文化中的精华元素同化于自身的知、情、意、行等高职文化认知结构的过程,使学习者养成职业适应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33],塑造积极的职业价值观,能够将个人与企业、行业、社会的关系作出明智的理性思维,成为具备职业生成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从学习世界走向工作世界,进而再走向生活世界[34]。

首先,融合校企核心价值观,端正学习者价值取向。 由于高职学习者的价值观正在塑形过程中,此时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应将企业和高职文化的双重价值取向施力于学习者的思想演进。通过现代工业文化和企业文化的熏陶与内化,学习者在职业能力形成过程中,逐渐认识形成核心价值观念倡导的文化理念。 学习者走出校门、走向多元化特征取向的社会之后, 能否持续秉承准确的核心价值取向,需要在高职教育阶段的校企文化熏陶中,深刻地端正其价值观念和取向性。 通过校企文化互动,学习者在企业工作场景和人际关系中,扑捉深层次的企业文化内涵,自觉内化、建构“用心做事”的工作理性和职业态度。 并且以此为阶梯,校企文化一体化使学习者养成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诚实守信和服务社会的观念与意识[35]。 因此,校企文化培育学习者的职业意识和精神,任重道远。

其次,融合校企文化育人理念,构建高职院校职业能力建设规划。高职院校是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和文化育人的事实场所和执行主体,其重视程度和执行策略是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实现育人价值的关键。高职院校规划并完善文化融合的操作性策略,需要尊重企业文化的主导作用,把握专业对接的区域经济的特色需求以及行业文化背景,确定具有自身办学特色的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目标和职业能力建设规划,甄选企业文化的可融合性元素,合理融入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进程之中,实现有梯度、有重点的高职文化转型,分别在学院、系部(二级学院)和专业教学班级中渗透企业文化,实现职业能力建设的良好效果。

(二)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应贯彻行为层面的行动逻辑——认知职业生活

从行为文化层面而言,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旨在为学习者提供企业工作的综合性操作活动以及规范和要求, 使学习者能够从中感受并认知真实的、立体的职业生活。

首先, 通过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教育方式,强化职业能力塑造力度。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是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关键作用域,通过这两个重要的教育场域强化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塑造力度。

其一,专业课程场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是教育的主要实现方式,是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是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核心内容。企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诉求会在企业文化中着实体现,高职文化应接纳、融合企业文化,据此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并以企业工作系统为参照系,强化职业能力培养,尤其注重将企业员工的操作规程、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文化取向等贯穿于课程资源内容和授受过程,促进内容与能力的交融,实现职业能力提升[36]。 一方面,高职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渗透企业文化, 深化职业文化认知。技能规范与意识等职业能力的形成要在教学活动中日积月累、循序渐进地渗透。在专业理论教学中,教育者应该将企业工作范式中的职业素质标准渗透到理论教授过程中,使学习者接触专业之初就能够合理认知专业知识的企业实践标准与理论应然标准,为实习实训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实践打好企业文化的认知基础。同时高职院校应密切联系并建立校企合作化平台,将企业专家请进来,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将企业理念注入高职课堂[37]。 另一方面,实践课程教学环节融入企业文化,提升职业态度培养。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实现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以及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校内实训环节和企业顶岗实习环节是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重要过程。校内专业实训旨在通过模拟化的企业环境植入企业文化因素,熏陶式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素养,提升技术技能的创新能力;企业顶岗实习旨在给学习者提供真实职业场所,使其“零距离”接触立体化的“企业版”的工业文化,感受性培育职业素养,为其正式的企业工作做好质量意识和纪律意识的准备[38]。

其二,通识课程场域的职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环节。 在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指向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以及职业心理辅导。 一方面,在通识课程中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使学习者了解企业文化,合理认识并建构其职业生涯规划[39]。 高职院校需根据高职文化优势和自身办学特色,聘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职业规划指导教师,通过校企文化一体化平台,撰写充分融合了企业形态文化元素的教程,使学习者逐渐认知企业文化,提升职业兴趣和理想水平,进而根据自身的潜能取向,主动学习相关的技能并综合性提升职业能力,合理规划职业生涯[40]。 另一方面,在通识课程中注重职业心理辅导。职业心理辅导主要针对学习者的高考挫败心理、对“工人”职业的抵触心理、对企业工作的激烈竞争、严格管理的恐惧等心理的疏导与辅导,使学习者形成健康的心理意识和科学的心态自我调控方法。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文化熏陶,企业文化方式对于生产中问题解决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使学习者体会并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难题的能力,增进人员之间的各级沟通。

其次, 通过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校园氛围,建构职业能力培养环境。

其一,环境育人。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内营造融入企业文化特征的视觉型环境。在校园内合理分布企业文化形象标识,如企业LOGO、企业口号、企业规章制度等,使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落实于视觉环境。 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内营造融入企业文化特征的感受型氛围。 吸收企业文化中高效服务意识、进取创造精神、诚信竞争理念等要义,贯彻性融入高职院校的校园风貌和精神宣传之中,通过校风和学风的改良[41],使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有机共融共生,培养学习者的职业情操。

其二,活动育人。 以校企文化活动为载体,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等综合性职业能力培养内容融合于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培育良好的教育效果,激励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学习兴趣。校企文化育人活动将创新精神、 科技精神和生产制造的质量意识等企业文化内涵注入高职文化育人之中, 而且将趋势化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设备知识带进高职专业课程内容和各种校园活动中[42],包括学生科技研发活动、专业技能比武活动、技术讲座、职业知识与技能的竞赛等诸多活动形式,同时体育、音乐、演讲等课余文化活动也是校园活动的育人载体。

其三,服务育人。在服务型社会中,服务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文化一体化平台的重要纽带[43]。 通过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的各项服务,兼顾企业经营和院校育人的需要, 构建服务型育人路径与体系,培养学习者具有客户满意导向的服务意识。在服务形式上,坚持校内和校外的综合性服务模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在服务时间上,坚持学期内的工学交替和假期的集体性企业生产服务实践相结合的长效模式。在服务育人活动中,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彰显和升华,同时公益性的服务工作更是企业文化在学习者职业能力结构中的渗透,使准高技能人才提前认知并提高恪尽职守的工作态度和职业能力。

(三)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应规范制度层面的管理体系——保障职业能力成长

制度层面的校企文化一体化管理规范是职业能力培养的保障,根据校企文化的内在机理,构建校企文化一体化的融合路径及其育人策略,激发校企文化的利益性内驱力,搭建融合载体媒介,畅通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反馈渠道,实现校企文化育人。将高职院校的文化责任感和企业的生产化实践相渗透, 形成制度文化层面的一体化管理范式,将企业形态的管理制度中的制造流程、操作规则和生产质量标准、安全保障规范等,内化为校企文化一体化的规范与保障,并落实于高职教学环节的各个维度中,增强学习者的工作适配度和职业能力的适应性。 通过校企之间人员的交流协作,以及企业职场文化环境的校园仿真策略,将企业形态的经营与管理理念注入规范化建制之中,实现校企文化一体化的育人制度化保障。

首先,重构高职院校内部能动机制,激发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内驱动力。 高职院校应把“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理念作为高职文化建设的根基和指引。 第一,确立高职院校办学职责的校企文化一体化机制。高职院校内部应贯彻校企合作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认知,尤其是用服务型理念引领高职院校的各级部门以及全体教职工的思想意识和能动性意识,并以优质的培训化服务博得企业对高职院校的利益认同,进而在精神文化层面共同的愿景之下产生校企双方的合作意愿,确立高职院校办学职责的校企文化一体化机制,牵引校内各个部门的能动效应。第二,构建校内各部门联合联动机制,响应行业以及企业的敏锐动态。 一方面,校企合作需要校内各教学部门的职权合理调配以达到功能联动, 校企合作必要时期应重组相关的职权部门,以响应企业服务的效率需要。 另一方面,建立企业形态的校园服务联动机制,秉承服务教学、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企业的理念,实现服务流程的部门联动,跟进企业文化步调。第三,完善企业员工的高职院校培训服务体制,对接企业培训制度。 根据企业在职培训的要求,吸纳企业员工入高职院校进行在职学习,学生群体的合理接触,促进了校企文化的全面一体化效果,实现文化效能的校企双赢。 第四,改良高职院校的人性化管理制度,合理激励教职工的校企一体化文化的育人情结。通过群众路线精神的贯彻以及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的实施,关注教师的精神和价值诉求,加强相关领导和基层教职工的沟通,并推进校企合作的人员激励制度,保障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意识[44]。

其次,协同高职院校外部关联制度,搭建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媒介载体。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文化一体化是一个双方共同积极设计、宣传、贯彻和执行的制度。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应通过相关的媒介载体建立文化外联制度,使学习者能够共享校企文化的精华成果,达到职业能力提升目标。 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应积极使用现代信息传输工具,开辟校企文化一体化的媒体空间,丰富校企文化一体化的交流内容,将制度外化于诸多载体之中,将文化内化与学习者的自觉行为之中, 在制度框架之中将共性的价值理念内化为交流者的内在意识,从而实现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高职文化的载体有课堂教学、校园活动、交流访问、实训以及顶岗实习等;企业文化的载体有企业内刊(报纸、杂志、简报)、文化宣传网站、企业文化手册、员工手册、文艺活动等;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媒介载体是两种文化媒介渠道的交互性补充与服务[45]。

总之,校企文化一体化是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文化育人路径,能够实现校企共赢发展的价值追求,高职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通性和契合性使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成为可行路径。在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 校企文化存在一定的冲突,造成校企合作双方的价值取向分野和行为范式的迥异;因此校企文化一体化育人路径需要采取系统策略,将内化职业意识作为精神层面的目的指引,将职业生活认知落实为行为层面的行动逻辑,将培养职业能力制定为管理制度层面的规范保障。

[1]Yong-lin Moon. Education reform and competen鄄cy-based education[J].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鄄view ,2007(2):337-341.

[2][39][43]黄尧.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48,664-680,685-686.

[3]倪凌.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的必要性[J].江苏社会科学,2011(S1):101-104.

[4]梁漱溟. 梁漱溟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0.

[5]方克立,李锦全. 现代新儒家学案(中)[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562-563.

[6]杨艳英,李柏松.企业文化修炼案例[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45.

[7]余世维.企业变革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78.

[8]李宗红,朱沫.企业文化:胜敌于无形[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76.

[9]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121.

[10]庄培章.现代企业文化新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84.

[11][32]刘楚佳.高职文化的生成: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中国大学教学,2012(7):85-87.

[12]谭必翰.高职院校内化企业文化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7.

[13]刘兰明,张金磊.高职教育文化的反思与建构[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40-42.

[14]杨叔子.素质·文化·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12(10):1-7.

[15][37][41][44]刘建湘.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研究[J].教育研究,2011(12):95-98.

[16]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53.

[17]盖晓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要义与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9(8):82-83.

[18][26][31]唐锡海.高职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逻辑[J].中国高等教育,2013(8):51-53.

[19][24][25][36]刘晓,路荣平.文化互动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的内容与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2(9):44-45,63.

[20]徐平利.什么是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6):57-61.

[21]Nathan Rosenberg.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M].London:Cambridge Univ.Press,1976:170-198.

[22]周远清.努力提高两个文化自觉[J].中国高教研究,2012(1):4-6.

[23]黄达人.展望高职的前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7):3-8.

[27]张麦秋,张孝理.“校企合作”模式下高职文化建设的冲突与共建[J].中国高等教育,2011(19):47-49.

[28]赵志群.职业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6-99.

[29]吴扬.试析高职教育的文化冲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3):29-31,51.

[30]郑娟新.职业教育课程冲突成因分析——基于文化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2(23):63-66,73.

[33]张弛.关注人的生存、生长与生成:现代职业教育目的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26-31.

[34]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35][45]周昌武,等. 企业实践视角下的校企文化对接路径创新与策略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42-44.

[38]Leticia Perez. Analysis of the second e-forum on competency-based approaches [J]. PROSPECTS,2007,37(2):237-247.

[40]余祖光.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5-10.

[42]杜梓平.职业技术院校应将企业文化融入职业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3):26-27.

猜你喜欢
学习者校企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