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达星++赵钰
摘 要 优化课堂用语的定义是指语文教师在课堂语言使用时更具实效性、启发性、科学性。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思路,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关心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并因材施教。语文教师应根据具体的课堂情境采用优化的课堂教学语言,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存在着教师课堂用语的几个问题:一、语言啰嗦冗长,课堂用语缺乏有效性。二、以作秀的方法人为营造气氛,课堂用语缺乏针对性。三、教师语言模糊不清,词不达意,缺乏准确性。针对以上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从几个方面进行优化:(1)课堂引导语要因势利导,富有成效;(2)课堂评价语言要符合学生知识和情感需求,中肯见效;(3)课堂组织教学衔接用语要承上启下,精妙而有技巧;(4)课堂总结概括语要能引发学生长久思考,最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 优化;课堂用语;语文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这句话就揭示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须知教师课堂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凭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逐步形成遵循语言规律,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师职业语言。语文教师从事语言教学,对此应当提出更高要求,更要重视课堂用语的优化。大量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的教学成果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语言是否优化有着重要关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积极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性,努力让课堂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然而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用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语言罗嗦冗长,课堂用语缺乏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时讲话随意,分不清教学主次,让学生抓不住重点,这样的结果就是处处是重点,实则处处无重点;二是语言罗嗦冗长。有的语文教师怕学生听不明白自己的讲解,经常针对同一个问题反复解释,多次进行无必要的重复。一节语文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时间,教师教学语言拖泥带水,颠来倒去,既浪费时间又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这样的语言缺乏有效性。
(2)以作秀的方法人为制造气氛,课堂用语缺乏针对性。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语调亲切、自然、柔和,对学生“甜言蜜语”,常常问学生“想不想学”“好不好”“对不对”等无需思考即能响亮回答的问题。这种询问多的语言,看似在征求学生的意见,实际上却是教师的口头禅。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也非常“聪明”的明白教师的意图,大声的回答“想”。如果是公开课,那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式表演会更卖力,课堂气氛也是“热闹非凡”。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刻意追求的艺术,不是艺术;刻意学习的艺术,不成艺术。当一个教师的学、识、情、才等齐备之时,才是教学艺术臻于成熟之日。”我们确实提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但在语文课堂使用这种作秀的方法人为的制造气氛则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因为这种虚假的课堂气氛已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个性成长,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这种过分地创设氛围而忽视学生的做法是不得当的,缺乏针对性的。
(3)教师语言模糊不清,词不达意,缺乏准确性。我们知道备课是课前预设,上课是实践生成,这两者关系密切。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会考虑课堂环节设计,会重视课文研读,甚至对每一个问题都会研究思考。但是课堂语言的使用缺乏思考。语言使用缺少精心设计。我们知道课堂上总是有很多的突然和意外,如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课前又没有准备,这时有些老师就选择用模糊的语言搪塞过关,教学时往往词不达意,含糊不清,课堂教学就缺乏准确性。其实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使用简洁的词语表达出我们的教学意图,提前思考课堂中学生会提出的问题。更高的要求则是努力用最精当的课堂语言讲解知识,用艺术的课堂用语贯穿全课,无一句赘言冗语,字字珠玑,用最优化的教学语言对自己的学生言传身教,从而展现语言的魅力。
以上罗列的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教师语文教师缺乏优化课堂用语的意识,没有把课堂语言设计当成备课的重要环节,提前思考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每一句话。优化课堂用语还需要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和修养,学习口语表达的技巧。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以好好锤炼以下几种课堂用语,如:(1)语文课的引导语言因势利导,紧扣学生所问,富有启发性;(2)课堂评价语言要符合学生知识和情感需求,中肯见效;(3)课堂组织教学衔接用语要承上启下,精妙而有技巧;(4)课堂总结概括语要能引发学生长久思考,最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用语,向学生展现自己的个人语言魅力。
一、语文课的引导语言因势利导,紧扣学生所问,富有启发性
引导性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引导语可以把握课堂的走向,通过引导语可以完成我们预设的教学目的。课堂引导语设计的关键是寻找恰当时机,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例如:引导语中可这样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这个问题中,你们读懂了什么?”“小组成员彼此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这样的引导语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当然需要提醒语文教师的是课堂引导语不能罗嗦重复,点到即止才会起到最佳效果。
二、课堂评价语言要符合学生知识和情感需求,中肯见效
语文课上教师的表扬会带给学生内心的愉悦和内心的自豪,从而对课堂学习充满乐趣,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应该具有艺术性,不是简单的点评,如“正确”“可以”“错的”,而是能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有利时机,把表扬和评价有机结合,例如表扬学生理解新颖,推理严密,思考问题全面,善于发现问题等等,此时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中不仅要当场肯定,而且要点出他的优点,教师用真挚的激励语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若是批评性的评价语,我们教师也要用真诚、委婉的评价语引领学生走入正确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可以用直白的批评语言对学生断言,这样会适得其反,产生消极情绪,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还可以幽默风趣,这样即使是否定式的评价语也可以使学生欣然接受,化解受挫后尴尬和难堪的心理,让学生在笑声中欣然的接受老师的评价并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后面的学习中去。因此这样的课堂评价语是中肯见效的。
三、课堂组织教学衔接用语要承上启下,精妙而有技巧
高效课堂的重要一个标准就是能否合理设计好课堂的各个组织,每一节语文课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小板块组成,如何把它们有机的串联在一起,课堂衔接用语作用就很重要。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介绍完作者后,下一个环节则是课文阅读,此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衔接语:“在我们了解了××的生平与作品后,就让我们一起深入课文去欣赏他的文字魅力”这样的衔接语比“下一步我们学习课文”这样的语言要有效很多。很多教师认为课堂衔接语可有可无,其实优化的课堂衔接语是知识板块间的润滑剂,它可以有机整合课堂各环节,使一节课浑然一体。所以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自己课堂各环节衔接语。
四、课堂总结概括语要能引发学生长久思考,最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重点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在课堂结束时语文老师应该把概括性语言打造成一节课最精彩的亮点,使之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概括性的语言必须简短精练,让学生对刚才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要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自己的课堂概括总结语让学生回味之余引发新的问题,进而通过思考到达新的高度。因此,结束语要要简明精到,具有深度,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并能体现适度的拓展性。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文教师既是语言知识的教授者,又是语言表达的示范者。语文教师课堂语言使用的优劣既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素养高低以及对待语文课的兴趣表现。语文教师关注自己的课堂语言,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语言,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功底,成为学生学习语言的典型参照,耳濡目染模仿的标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