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梅红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漳州,363000)
高等医学院校由于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和独特性,决定其在推行医学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施以必要的通识教育。通过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共同作用,使培养对象不仅具备扎实的医学技能基础,还具有健全的情感意识、心理调适、沟通交流等综合素质,从而实现造就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的办学目标。但由于对专业教育过于强调,要创建一种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能力与素质并重的医学教育新模式并非易事,高等医学院校实施通识教育以及通识课程改革工作实堪任重道远。因而,重估医科高校通识课价值,开设科学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对促进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识教育最早源于美国,21世纪初引起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关注并得到大力推广,尤其是最近几年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时尚热点话题。美国博德因(Bowdoin college)学院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提出:通识教育“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这是当前学术界对其涵义的基本理解。那么,以通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类课程即为通识教育课程,简称通识课程。目前各高等院校所开设的通识课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通识必修课,根据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立足于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课、政治理论课、计算机技能课、外语课、体育课、军事理论课等;另一类为通识选修课(含限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旨在通过对各种学科知识领域的涉猎,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知识与素养。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很难自主设计通识必修课,限定(专业)选修课对学生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公共选修课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的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知识需求,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因此,公共选修课教学成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科学完善的公共选修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平衡心智、开阔视野,发展个性与完善人格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作用,是进一步推动综合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必要前提。但长期以来,一些高等医学院校的领导者及参与者对通识教育的价值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对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地位和功用缺乏应有的认识,并未将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视为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阵地,如此势必影响综合型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由于对通识教育的理念、价值取向的模糊认识,不少高等医学院校侧重于医学专业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忽视人文知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现有的医学教育体系,通识类课程设置单薄而散乱,难以保证通识教育的实效性。厘清和处理好通识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认同通识课程的角色定位,高等医学院校才能构建具有鲜明且宽厚的知识承载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确保实现通识教育目标。
从理论上而言,通识教育课程与医学专业教育课程同等重要,做人与学医两者不可偏废。但事实上,在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下,医学专业教育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与之相应的医学专业教育课程得到普遍的重视和强化,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则缺乏正确的认识,将通识类课程等同于公共基础课程或人文素质类课程 ,课程的设置、编排以及目标要求都很随意,规划统筹简单,教学质量监管不力 ,大都只是医学专业教育课程的附属与陪衬,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正视,而且不断被挤占与弱化,陷入可有可无的边缘化的“尴尬境地”。这种因强调医学专业技能培养而削减通识课程的做法,显然很难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而导致人才素质低下,持续发展能力受限。其实,医学院校重视通识教育并非要削弱医学专业教育,强调通识教育课程与医学专业教育课程并重,并非要缩减医学专业教育课程的课时和学分,而是强调在重视医学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二者并不矛盾,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按照通识教育概念的内涵,其教育内容不仅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内容,而且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内容,通识教育比医学人文教育更为宽泛,医学人文教育是通识教育的“家庭成员”之一。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是一类医学与人文学科交叉融合而形成的课程群,是人文学科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凡是能与医学相融合,形成交叉学科,具有人文知识与技能承载度,并对医学发展和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指导作用的学科,均可纳入此行列,涵盖了哲学、历史、宗教、伦理、文学和艺术等与医学交叉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结合公共基础课和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分阶段合理开设。虽然在设置内容层面上,通识教育课程包含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但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通识教育课程与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是一致的,都以人文精神为最高鹄的。由此可见,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密不可分,高等医学院校建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要凸显医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人文思想,并且要注重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医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不但对高等医学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而且也使公共选修课程面临新的挑战。无论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选修课程均比相对稳定的必修课程更具灵活性、开放性,更宜作为医学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先锋,研究如何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无疑是必要和重要的。笔者以为,高等医学院校应当围绕“综合培养”与“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设置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课程内容须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
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是对全体医学生所进行的普及教育,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是一种跨越专业、学科界限的综合性特征的课程体系,不是专业教育中的基础部分,也不是简单的人文素质教育课,其内容具有相对稳定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特点,可适宜任何专业学生的修读,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别专业。
通识教育内容涉及广泛,文理兼备,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种学科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技能,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的开发与设置应该涵括人类知识的各个主要领域,注重知识整体性、学科渗透性以及对人自身发展的内在价值。不仅要让学生获取宽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发展完备理性,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健康人格,从而实现人的和谐而自由的发展。
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是关于人类共同的基础性文化知识与基本素质,并非从属于某个专业技术知识,但它是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必需的基础,学习通识教育课程所形成的知识与素质不仅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也能增强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要突出医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是科学,更是人学。医学作为人的科学必然是人文的、人性的、仁善的。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内容注重贯彻科学人文主义的理念,加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促进医学生人格的健全和人性的完善,这不仅仅是医学学科发展和医学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亦是医疗实践与医患关系和谐的现实需求。
明确通识课程的教学目标,认同通识课程的价值功能,是促进通识课程在高等医学院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中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通识课程在教学中应达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和思索的问题。
首先,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把医学生培养成健全的个人和负责任的公民,培养医学生先成“人”再成“才”。高等医学院校学生首先是“社会人”,作为“社会人”,他一生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各式各类,所需履行的社会职责也多种多样,而专业工作仅是人的全部需要中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现实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期望医学人才不仅医技高超,还要具备医学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医学科技的发展要求医疗卫生人员要以人道主义价值体系对技术的非人格化性质加以考量和平衡,诸如:生殖技术、器官移植、人类基因重组等。高等医学院校在开展通识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医学生了解医学的社会价值和可能出现的社会危害性,了解人民群众对基础的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强烈需求,强化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医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
其次,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构建医学生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促进医学生“和谐发展”。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强调专业宽厚的知识基础,美国莱文(A.Levine)教授指出,通识教育“通常包括对若干学科领域有关课程的学习,试图为一所学校中的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应当共有的本科训练”。显然,“通识教育”注重更广泛、更深入的有关人文、社会和自然的基本知识的教育,使专业在精深的同时能吸纳更丰富的文化知识,汲取更广阔的发展养分,避免“工具化”倾向和人的“片面发展”;并且,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具有提高综合素养,陶冶思想情操,拓展心智见解的作用,可以帮助医学生健全个性品格,实现全面和谐发展,从而为医学生适应未来医学发展需要和胜任医疗工作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再则,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提升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医学是人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不仅要重“内修”,还要善“外交”。众所周知,现在医患关系较以往更为紧张,这种紧张的关系既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更不利于医患双方的身心健康。如果医务工作者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并以更易接受的方式表达自我和传递思想,紧张的医患关系定会得到极大的缓解。我国于2006年建立了中国医师人文执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体系,并在全国医疗机构中推广。该体系主要目标是帮助广大医师提高医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真正掌握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还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处理协调同他们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与合作,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当今社会已步入知识经济发展的新时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知识传播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全球化成为新时代的核心。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前景。医学生作为实践性更强的学生群体,其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通识课程的教学进一步完善了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有助于促进医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对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96.
[2]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论坛,2006,(3):31.
[3]陈磊,王维民.医学生通识教育发展的研究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3,(4):515-517.
[4]陈向平.开发适合高职学生身心发展与人格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3,(27):64-67.
[5]赵媛,陈丽荣.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设置的分析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3):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