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则焰,林文雄,魏道智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精品课程建设是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以来,其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推动高校优质课程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下,如何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其共建共享,成为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教育部先后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明确在“十二五”期间,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补充,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因此,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对于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
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课程的开设与发展既与生态学学科地位的提高直接相关,又与我校教师的长期努力与积累有关。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吴志强等的带领下,对生态农业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林文雄等积极拓展,从生理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等角度更深层次地进行生态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1998年生态学硕士点获得批准,2002年生态学博士点获得批准(省属高校中唯一的生态学博士点),2005年《生态学》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学科,2006年《生态学》课程被评为福建省省级精品课程,2008年晋级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时作为《生态学》的应用科学《农业生态学》也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获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年来,《生态学》国家精品课程依托学科建设,经过教学、科研的积淀和团队建设,形成具有较高质量的国家示范性课程。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暴露出一些共同的问题,使其离“优质、共享”的初衷尚有较大差距,制约着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1)“重申报,轻建设”现象严重。精品课程立项后,在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及课程内容更新、推广等方面普遍缺乏持续维护,使得一些国家精品课程立项后质量不升反降,对学生缺乏吸引力[3]。(2)资源共享问题未能彻底解决。因知识产权、版权等问题,许多课程网站至今未能自由访问。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制约了教学资源的开放与共享[4]。(3)网站设计缺乏互动性。多数精品课程重视教学资源的完整性,但在线讨论、答疑、作业等互动性方面明显欠缺。
《生态学》国家精品课程自2008年上线后,因其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鲜明独特的优势,受到高校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好评。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态学》课程除存在上述问题外,在教学内容方面,缺乏与生态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在教学形式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时分配不合理;在教学资源方面,优质教学资源没有及时更新等。因此,《生态学》国家精品课程向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与升级,显得尤为迫切。
国家精品课程是在综合所有优质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构建的一项复杂的课程体系,为保持其可持续发展性,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5]。精品资源共享课,正是对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继承与发展,在服务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共享形式等方面都有所提升[6-8]。针对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出现的问题,结合自身特点,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课程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和研究方面,主要从衔接、转型、升级等3个方面着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实现了国家精品课程向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成功转变。
在《生态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国家精品课程相衔接,在继承已有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避免了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在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师资队伍方面,国家精品课程的教学团队具备丰富的课程建设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依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主力军;教学内容方面,将原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与生态学领域最新科研成果相结合,体现我校教学特色和科研优势;教学方法方面,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研究性学习促进其提高学习能力;教学资源方面,通过规范化、格式化整合原有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的转变上。我校《生态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服务对象由原先的教师,转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通过服务对象的改变,践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优秀的生态学数字化学习环境,把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创新精神、普及生态学理念贯穿在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过程中。同时,生态学教学服务面扩展至社会学习者,充分体现“高校服务地方,推进文化传承”的功能。以《生态学》课程为载体,满足社会学习者终身学习的需求,把生态学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增强高校服务的功能。
实现原有精品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教学平台等方面的升级,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关键。我校《生态学》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在以下7个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优化培养方案。针对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地方农林院校大学生生源质量差异大,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设计与实施缺乏多样性,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优势学科科研成果转化成优质教学资源的环节薄弱,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强,自主学习意识差,实践创新能力明显不足等问题,结合本校实际和研究特色,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创新型教育理念、研究型理论教学、创业型实践教学、特色型办学模式”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创新思维,充分张扬个性,科学发展”的教学理念,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鼓励产学研结合,把一线基地和企业需求分别作为第二课堂和科研课题,以服务海西经济建设和生态省大政方针作为专业办学方向,优化生态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2.创新教学内容。《生态学》是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紧跟生态学学科研究热点,不断推动学科发展是本学科一贯宗旨。根据学科发展和人才需求,坚持“去粗取精,弘扬经典,体现现代,紧跟前沿”原则,积极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生态学的兴趣。将《生态学》课程分成基础理论知识、应用生态学和实践教学等3个模块,并组织了相应的教学小组。如课程负责人和课程骨干教师主要负责专题讲座和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一定教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主要负责基础理论教学和课程论文研讨,并协助完成应用生态学的专题讲座;青年教师主要具体实施各个层次的实践教学,并协助完成基础理论教学。各个教师在具体实施时,分别根据自己具体实施的课型合理调整讲授重点,并依据教学对象的专业特点因材施教。
3.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终身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参与式、探究式、研究式和批判式的教学方法改革体系,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了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习效果和创新思维能力。同时,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研究。利用网络技术建立远程教育体系,实现教学内容全部网上开放,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开展“多媒体课件评比”和多媒体教学观摩,促进教师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创新人才的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改革上,以课程为中心,探索了集体参与框架下的单元分解讲座式授课。每一讲课程既自成单元体系,又前后呼应、相互连贯,既有个人特色、魅力,又具有课程知识深度,课程内容丰富,又不失主线。
4.提升师资力量。采取“请进来、送出去”“长、短期进修、培训结合”的方式,强化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实现师资培训、学术交流的常态化。先后引进闽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派送教师赴国内外学术交流、研修 40人次,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交流、讲学 60多人次,实现了素质培训、学术交流的常态化。生态学学科打造了一支拥有10名教授,5名副教授,6名讲师,1名助教的高素质优秀教学与科研团队,团队中有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86.3%,团队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科研能力较强,教学经验丰富。此外,完善专任教师深入产业一线学习交流,聘请产业和学科领域的优秀专业人员兼职授课,开拓了团队成员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团队成员的学术内涵与经历。
5.完善实践平台。先后建成省生态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省高校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重点实验室、省生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借助网络数字化教学,精简理论学时,增加实验比重;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各级创新实验资助项目,开展创新实验研究。学生在此平台开展校级创新实验计划研究114项,省级创新实验计划研究5项,国家级创新实验计划研究13项,获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福建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开展校企合作,构建了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平台,为大学生科研创新提供软、硬件资源;在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雄江黄楮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南靖虎伯寮热带雨林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了以生物多样性、自然生态及热带雨林生态、闽江口湿地等为代表的特色基地,以项目促合作,以合作促进建设,以建设强化、深化实践教学,完善了基地实践实习的长效机制。
6.注重学术引进,加强教材建设。积极吸纳国内、外同行的先进知识体系,通过聘请国内外生态学界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鼓励团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研讨和举办生态学学术年会,紧跟科学发展前沿,将学科科研成果及时引入课堂,不断更新知识体系,丰富教学内容。主编了生态学系列教材,先后出版了《生态学》(2013年再版)、《药用植物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英文版)、《农业生态学实验与实习指导》、《作物生态学》和《分子生态学》等系列教材,在全国高校本科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教学资源持续更新。
7.提高科研水平,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鼓励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通过科研活动增强教师创新能力,引导、激励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进课堂、进教材,丰富和更新教学素材和内容,提升教学水平,让学生了解学术前沿,增强创新意识,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承担国家“973”计划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8项,国家自然科学地区联合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 10余项,科研总经费 2500多万元,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20余项。近年来学科团队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250多篇(SCI 收录40多篇),发表教改论文15篇,出版教材12部;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福建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09年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全国农业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教学与科研学术研讨会,并成为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至今,促进了生态学学科纵深发展,使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和发展空间不断扩大,增强了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从全国范围来看,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和尝试,虽然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困难,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态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对国家精品课程的继承与发展,在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型时期,作为提升我校本科教学质量重要举措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生态学》从国家精品课程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成功过渡,在服务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实践平台等方面进行衔接、转型与升级,并不断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任重道远,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积极实践和探索。我校《生态学》课程也将依托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这一契机,不断提升课程发展后劲,使该课程在全国同类院校达到领先水平,在全国生态学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起带头、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石道元,韩英锋.崭新的使命: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资源共享课[J].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13-17.
[2]吴宁,冯博琴.对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与资源共享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6-9.
[3]田卫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0(2):49-50.
[4]汤英汉,石强.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10(1):81-83.
[5]张东滨,张福强,曹金玲.精品开放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研究[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7):18-20.
[6]侯治富,金祥雷,谷树严,等.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及实现途径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1):21-23.
[7]段宁贵,黄健伟.天空教室平台上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构建与实践——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J].软件导刊,2012(10):75-76.
[8]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