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平 刘心力
摘 要:历史学科包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的元素。对如何利用历史学科优势助推“立德树人”教育做一些肤浅的思考。
关键词: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策略
自古以来,“立德树人”几乎是历代教育家共同遵循的理念。本文就如何发挥历史学科优势以助推“立德树人”教育作如下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立德树人”因素
1.历史学科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载体。近代史学家梁启超曾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中华民族的历史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古代的苏武、文天祥、戚继光、郑成功,近代的林则徐、邓世昌、谭嗣同、孙中山、张自忠等先烈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前进的强大推动力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
2.历史学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手段。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如阶级斗争的观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观点,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杰出人物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社会不断前进又有曲折的观点,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观点。如,在评价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功过时,就应让学生充分理解统一六国是符合历史发展进程,符合人民利益的,应充分肯定,从而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
3.历史学科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我们中华民族是富有理想的民族,理想道德教育是历史课教育的重要内容。纵贯古今,历史上涌现了无数为中华民族自强而奋斗的仁人志士,如岳飞、洪秀全、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先辈都是为了民族的生存、国家的独立和富强,将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实现了人生的理想和价值。在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理想,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理想教育效果。
4.历史学科独具传统美德的教育优势。华夏文明有着可传承的优良传统,这些内容包括忠心报国、公而忘私、勤劳俭朴、艰苦奋斗、不畏强暴、自强不息、文明礼貌、仁者爱人等等。比如,大禹治水、马钧、李春、黄道婆等的勤劳智慧,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心愿,都充满了对人民的热爱之情。他们所体现的都是以天下为己任,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通过这些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这些生动的历史中接受美德的熏陶。
二、对中学历史实施“立德树人”教育策略的几点思考
1.努力培育教师具备优秀的品质,以教师的优秀品行去影响、感染和带动学生。要“立德树人”,必先立师德。高尚的师德和高超的师能是教师使命和责任的两块基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所以教师要有爱心、责任心、责任感,让学生学习你,尊敬你。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所以要加强教师的品德修养,用高尚的情操、用我们自身的德行去影响学生。
2.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以知识为载体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源远流长的人类历史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同时也为我们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提供了历史的依据,这些历史的见证更真实、更直观地描述着历史的原貌,起着更深刻的教育作用,教师要进行加工和挖掘。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物、书籍、图片、新闻资料等历史信息,配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3.充分利用地方史教材,以学生身边的历史助推“立德树人”教育。由于地方史教学内容涉及自己家乡的人、事、物,所以学生极易产生亲切感,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所以充分利用地方史教材是加强历史学科“立德树人”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途径。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适当加入地方史的内容,提升达到教育目的的效果。
4.改进教学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品德素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法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尤其是可以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立德树人”教育的目标。比如,把地动仪、水排、筒车、长城、秦俑的模型展示在学生面前,使他们亲眼看到祖先的发明创造,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把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遭遇到侵略的历史图片、历史视频展现给学生,一定会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和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受到深刻的历史教育。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要坚持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教育,发挥好历史学科“立德树人”的学科优势,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途径,为未来的中国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而谱写新的华章。
参考文献:
[1]梁启超.论国家思想.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
[2]扈中平.教育目的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