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丹丹 张润 方辉
外语学科的出现是由我国特殊的历史国情所决定的。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需要大量的外语人才,于是高校纷纷设定外语课程以满足人才需求,大学外语学科因此出现。随着外语教育的普及和外语学习的低龄化,高校学生外语水平显著提高,对我国大学外语课程设置和定位提出新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设置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对外语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国外高校外语课程设置,反思我国外语教学现状,提出外语课程设置的建议。
1.在国外,教育行政部门对外语教育中课程标准的制定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美国早在1996年就颁布了《面向21世纪的外语学习全国标准》,美国联邦政府于2006年又正式颁布了《国家安全语言行动计划》,其目的在于大力培养外语人才。2001年制定并颁布的《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是欧洲各国为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国家专门制定的,该框架统一了语言能力等级量化的标准,2003年欧盟又颁布的《从语言多元化到多元语言教育:欧洲语言教育策略发展指南》,更加推进和规范了欧洲各国的外语教育。而在亚洲,日本政府早在2002年就发表了《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战略构想》报告,次年又出台《培养能使用英语的日本人的行动报告》,以提高国民的外语能力。可见,国外教育行政部门注重课程标准的制定,课程标准的统一也有利于学习者、教师、课程设计者、考试机构和教育工作者等利益相关部门的工作定位及相互合作。
2.国外外语教育对教学目标定位明确。英语教学主要分为通用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ESP课程占主导作用,主要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内运用外语进行学术交流、学术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根据蔡基刚2011年和2012年的调查:日本高校一年级的课程为通用学术英语GAP(General Academ⁃ic Purpose),二年级为专业学术英语SAP(Specific Academic Purpose);以香港大学为例,第一学年开设通用英语课程(Gener⁃al University English),第二学年为学生开设6~9个学分的学术英语和ESP。在美国和欧洲少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仅开设一年EGP课程,目的也是为留学生适应后期的ESP课程打基础。由此可见,大部分国外高校的英语教学是ESP教学,外语学习以工具性为主导。
以英语为母语的某些国家依靠语言优势,国际化课程处于垄断地位,但近年来,其他国家也相继开设了国际化课程,如法国在2010—2013年内开设的国际化课程从原来的700门增加到1200门;日本于2008年推出“全球30计划”,目标是接受国际留学生30万人;香港大学建校来一直是国际化英语教学,招聘各国教师,学生来源也非常广泛及多元化,与300所学校有交换学生合作项目。国外高校外语教学发展的方向和办学特色是设置和开设国际化课程,吸引各国教师和生源,外语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然而我国的外语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对外语需求,下文反思了我国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
我国高校的外语规划真正开始于2007年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随后2008年《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教学大纲》出台,两个标准虽然分别针对高等教育的两个学习阶段,但内容重复且界限模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语言技能,因此大学英语通常被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定义为帮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通用英语课程(EGP)。随着外语教育的普及和外语学习的低龄化,很多高中毕业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其英语能力已经达到大学英语的课程要求,大学期间的英语学习对很多学生来说是重复学习,导致学生学习英语倦怠,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外语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高中课程与本科课程没有很好地衔接,大学英语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后续学习,外语学习费时低效。即便是有些学生的英语水平很高,考试成绩优秀,但是阅读国外原版文献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薄弱,研究生和博士生也很难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外语文章,所以仅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不利于外语教学和课程定位。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到底是注重语言工具性还是人文性在学界争议不断。学生对外语的工具性也存在误解,很多学生认为学好外语就是取得各种证书,高校内外针对四、六级的辅导和培训机构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课堂,忽视了真正的英语学习。我国高校外语课程目标不明确,有的学校以EGP为主,忽视了语言的工具性;有的学校以ESP为主,忽视了外语的人文性。
自国家启动大学英语教改以来,很多高校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开设国际化课程,但也仅局限于经济发达地区和国家重点院校。以河北省为例,截至2011年,只有一所高校2个专业申请合作办学。由于课程设置与国际脱轨,加上语言障碍,导致我国外语类国际化课程缺失,高校现有课程不仅无法吸引留学生求学和国外学者求职,也留不住本国优秀学生。根据美国国际教育所2011年发布的年度报告,2010—2011年中国在美留学生总数达到157558人,占留学生总数的22%,而我国现有留学生只占在校生的1%。
我国外语教学虽然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随着学生外语能力的变化,外语教学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外语课程设置必须改革。
首先,我国外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可以参考《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框架把语言能力等级标准分为C1,C2,B1,B2,A1,A2共6个级别,各个级别难度逐层增加,根据所分设的级别对教学、考试、教材等提供基准。教学的各个环节同在统一的基准之下,层次分明,避免课程设置中出现交叉现象。根据我国学生的外语水平和外语需求,外语教育者和专家应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英语等级量表。标准的制定涵盖各个级别,从初级水平到高级水平,界限明确,从而有助于实现大中小学的课程衔接,实现外语教学规范统一,有效避免重复学习和课程衔接不当的问题。
其次,课程设置要差序格局。外语教学整体规划,才能使外语教学衔接得当,不会导致教学重合、浪费教学资源。但是同时要实施个性化办学的差序格局分布,即只设定英语能力达到的标准,不做硬性要求,各地区和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定位参照标准设置课程。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高校受地域和经济影响生源和师资相差悬殊,因此选择适合各地自身条件的课程标准是教学的需要。目前在我国只有上海以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了适合上海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导文件。
最后,定期完善和评估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学校根据外语学科的课程特点和学习者需求等进行评估,定期评估课程,对课程设置全面监控,才能不断完善并满足学习者的更高需求,有助于适应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发展需求。
目前我国外语教学课程标准以英语能力为培养目标,强调工具性,大学外语与英语专业教学接近,教学模式趋同化,培养目标模糊。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忽视人文性的语言教学,语言就是文字堆砌,只有注入了人文精神的外语学科才有鲜活的生命力。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对立的关系,两者结合,相得益彰。香港大学的办学经验可以借鉴:一年级开设通用英语,以人文性目标培养为主;二年级以上开设与专业相关的英语课程,以英语工具性目标培养为主。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学校发展的目标也是高等教育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到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学校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和办学特色开设拓展课程,课程设置包含语言技能类、文化类及专业类。通过拓展课程的学习,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练好英语语言基本功的基础上,能够深入学习英语,但是开设拓展课程对我国高校的外语教师是很大的挑战。国以人立,教以人兴,外语课程的开设和课堂教学的成功进行离不开教师,教师是有效课堂教学真正的实施者。所以应为教师提供学习和进修的机会,教师培养要注重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术三个方面。现代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和个人教学能力。
本文将差序格局概念引入外语学科整体的规划,此概念来自于社会学,是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提出的。上文所述,我国高校发展不均衡,生源外语水平差异较大。有些学校学生还没有掌握基本的英语技能,如果盲目开设各种拓展课程,后果可想而知;有的学生英语水平很高,如果继续学习基本技能则势必是对生源和师资的浪费。因此,我国高校办学模式应形成个性化办学的差序格局,避免办学模式趋同。我国高校的学科建设和知识生产面临重新定义的挑战,在学科与知识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学科建设实践迫切需要理论引领。高等教育按功能分化是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很多高校课程定位不清,导致的结果就是办学趋同,没有特色可言,各高校应在统一标准下,根据自身的特色开设适合生源的课程,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研究和学习国内外成功的高校办学模式,客观审视我国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生源水平,因地制宜地解决外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推动外语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