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志群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205)
现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把小组成员团结起来,用英语共同讨论问题,不仅可以提交学生合作协调能力,也可以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英语学习气氛去共同解决难题,使他们的英语学习技能和水平也可以得到充分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与学生互动的一种学习模式,也就是说,为了促进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以小组的总体成绩分别奖励个人的一种教学体系。它具有如下一些特色: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组员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组长可以分配学习任务给每个人。他们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相互依赖的共体,不可分割。最终经过共同的努力、合作达到思想的一致,默契度非常高,这就是他们的互相依赖关系。
每个学生的英文基础、性格、学习经验和方法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会使他们的这些差异在学习合作过程中无地位区分,也无学习的高低之分,他们为了出色完成共同的目标,每个组员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合理利用每个组员的资源,进行分工合作。这样的模式就让每个组员有了民主平等的感觉,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越来越浓厚。
众所周知,多年来的传统教育模式把学生所获得发展与进步视同知识的掌握,把学习的过程等同于掌握知识的过程。然而小组合作学习抛弃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充满对话、交流的新型学习模式,组员们相互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思想得到了传播、启发,这是一种把学习还原生活本质的一种过程,值得借鉴。
小组学习过程并不是按教师规定的步骤按部就班,它有着参与、互动的环节。每个组员除了讨论与学习任务相关的话题外,还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无意识地具备了很多学习以外的能力,如领导力、团结合作能力、宽容别人‘欣赏他人的优点等,这些延伸出来的特色对于大学生的应用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独白式学习相比,前者更加接近现实生活状态。因为学生必须面对合作、竞争、洗耳恭听、自我表达和人际互动,同时还要和组员们一起分享成功、失败,经历冲突、矛盾,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必备的生存技巧。所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适应社会的实践,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很重要。
我们通过相关调查和分析了解到,小组合作学习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还是一种随意状态。主要还是教师不能深入认识并灵活运用合作学习法,而只是对理论的表面理解。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看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还是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教师浅显地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共同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学生们在进行讨论时候,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教师就快速结束了合作学习。然而有时候整节课,学生们的合作学习热热闹闹,可是根本没有达到课堂学习目的。这样表明教师在上课前没有整体设计好小组合作学习,忽略了它的最终目的。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只能阻碍学生的英语水平发展,根本不能把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体现出来。
应该在异质小组中进行合作学习,然而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不考虑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差异,随意地把坐在一起的几个学生划为一个小组去完成学习任务。这种随机式的分组让合作学习停留在表面,组员们的参与不均匀,在互相启发思维、知识互补上很难起到促进作用。
有些组员由于英语基础较弱,或者性格较内向等原因,很少参与到讨论中来,反之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小组中表现非常积极,参与讨论的次数很多,把控着整个小组的局面。而且在进行小组汇报时,讨论的结果基本上都是基础较好学生的思维总结,替代了其他组员的想法和意见。这样的情况就只能让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积极的越积极,基础较弱的学生干脆放弃。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上要承担起两个职责,其一是指导促进合作学习;其二又是合作学习中的成员、搭档。然而有些教师不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他们无针对性地指导并干预学生的合作学习。比如,为了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经常催促学生草草收场,而且一旦分配了学习任务,就站在讲台上等着学生回答问题,缺乏指导。很少巡视小组合作学习,也不关心组员们的交流情况。
因为教师没有深刻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也没有把评判合作学习任务的好坏标志公布出来,导致学生合作的愿望不强烈。除此之外,小组汇报完学习任务后,教师重在评价汇报任务的个人,而忽略整个团队。在评价的同时,只注重结果的对错评价,不评价他们讨论的方法、学习习惯、学生参与度、创新观点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这些片面的不合理评价更加削弱了学生参与积极性,降低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为了顺利开展小组合作,小组人员数量以四人为宜,尽量不要超过六人,最少也要三人。根据小组成员的个体差异,可以选用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担任组长,在任何时候都起着带头作用,可以把这些组员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然后,可以选配成绩较好的学生担任本小组的技术顾问,在小组交流中起着引领作用。最后,再配置一名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和一名成绩很差的学生,这样的分配就合理化,对于小组的合作可以顺利开展起来,也带动了后劲学生的责任心、积极性。然而学员的合理分配是建立在教师对每个学员的英语水平、性格、喜好、能力强弱都了如指掌的前提下。反之,可以让英语课代表在明白学员划分依据的情况下对学员进行分配,这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教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理论过程中,要把合作学习理念、基本操作程序和策略贯彻到合作中去,教师要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弄清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既指导者、合作者,也是参与者、促进者。把整个课堂的学习目标、任务以及指导合作学习的过程都设计好,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掌控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从而让课堂的学习效率更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性也更高。
为了保证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必须科学合理地划分小组。让学员们分工合作,明确自己的职责。每个组都有一个组长,可以让组长分配任务,教师也可以把任务下达给每个组员,比较简单的学习任务由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担任,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参与。同时,也可以在异质小组间采取竞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的思维过程、方法更好。这样,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愿望就完全调动起来了,整个小组学员乃至整个班级学生都参与进来了,达到了英语课堂教学目的。
完美又科学的评价机制是成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源泉。所以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把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结合起来,当成一个团队来评价。因为每个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对团队的高度评价加强了小组内的互相合作和组与组之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在评价小组时,也要肯定个人的价值,尤其是性格较内向、很少回答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力肯定他们的独立性和积极性。其次,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和过程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对于大学生来说,实际运用能力远比一个学科知识还要重要,所以,可以把他们的合作态度、效果以及方法也进行评价,完成得好的小组,整个小组都可以记上平时分,这样就让评价更客观、科学。最后,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固然教师的评价起着关键作用,但毕竟教师不是每次对小组合作过程都非常清楚,尤其是在小组过多的情况下,就更需要结合进行了。可以采取组与组之间互评,也可以在小组内部进行评价,然后再结合教师的评价就非常全面、客观了。
尽管很多人在理解与表达合作学习上有差异,但是他们共同认可合作学习的内涵以及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在忽略传统模式的前提下,教师更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把团体合作纳入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一个以生生互动为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诞生了。为了促进学生个体表现和群体协同发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成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既是课程的需要,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符合如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值得深入贯彻。教师在运用这一理念时,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更新观点,了解内涵,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推进大学英语教学。从教学策略上讲,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教师。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但在实际操作上看,这个应用过程是复杂、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深入研究合作学习,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不断优化。
[1]黄远振.英语教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李玉香.合作学习策略及其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3]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4]王 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