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积极健康的科研校园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广西防城港市科研校园文化研究报告

2014-04-17 02:25
教育观察 2014年18期
关键词:科组校本教研

陈 茂

(防城港市高级中学,广西防城港,538001)

充满科研气氛的校园是一种文化环境,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教育场。学校应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优化学校科研精神教育场,为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

广西防城港市是个新兴的小城市,地处北部湾,沿边沿海靠山,融合了渔耕文化、农耕文化、山林文化,近年经济发展较快,而文化教育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教科研领域,几乎是一片荒芜。

当前,我市各个中小学校正在有意识地挖掘校本教研的素材,努力打造积极健康的科研校园文化,可是在校本教研方面,部分学校重视不够,活动开展欠缺制度化、正常化,活动缺乏实效性。主要原因在于领导缺乏科研思想文化,学校缺乏激励机制,校本缺乏教研活动设计,科组科研文化缺乏打造和教师自我科研意识缺乏。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努力打造积极健康的科研校园文化。

一、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领导科研思想文化,带动校园科研文化的形成

全国名校长张雪龙说:“一个人有眼界才有境界,有思路才有出路。”校长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路人,校长的思想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思想。校长的教育思想的领导,主要是用自己的专业化引领教师的专业化,从而实现学校的有效管理和教师的专业提升,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校长为核心的学校领导班子首先要是一个学习型、思考型、学者型的智慧班子,以积极的科研文化引领教师精神成长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然而,学校的精神文化永远是学校文化中的第一文化。任何工作都需要一种精神,精神缺乏,工作就无动力,特别是对于文化不发达的防城港市的中小学校而言,精神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现在我市的状况是绝大多数校长不上课,忙于政治,忙于工程,忙于行政管理,忙于应酬,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在我市中小学校里,我们看到的领导集团,大多数是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忙于行政管理,难以平静、平和、平淡地走近学生、走近教师,走进课堂、走进教研,学校领导班子的政治气氛远远大于学术气氛。教师们很希望看到领导能够走进课堂听听课,走进办公室和教师评评课,一起分析学情和教法,加强精神培植与引领,让这种精神成为学校精神。

(二)学校领导班子要不断学习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理念,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作为引领

所谓科学,就是要符合国家的教育方针,符合教育规律,又符合学校实际。科学的办学理念,能够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从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名校应根据实际,积极拓展学校科研文化内涵。根据我市生源情况,结合学科特点以及课堂评价标准,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引领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促进学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建立、完善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促进校园科研文化的形成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市较多学校缺乏校本培训考核,缺乏评价机制。在一些学校中不少教师在学历达标、职称评上后,教研的热情锐减,校本教研只是部分教师的事情,未能体现校本教研的广泛参与性。

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是影响校本教研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学校开展校本教研工作最大的困难是评价机制缺乏,加上缺乏专业引领,常规的教研活动处于低效的状态。

目前,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特别是绩效工资中某些不合理因素的影响,很多学校出现了“多劳不多得”“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经济意识渗透到了神圣的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人的人,也不那么高尚了,出现了“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现象,无私、奉献的品质逐渐走远,平心、静心、专心做学问的教师“随风而去”,校园科研的气氛也日渐淡薄。在这种情形下,加强校本教研的考核,建立、完善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以激励提高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热情,显得尤为重要了。

三、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学校的科研氛围

目前,我市中小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形式单一,内容单一。部分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不高、态度不认真,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通过校本教研收获不大,教育教学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专业发展到高原期,产生职业倦怠感。很多教师认为把书教好就够了。

统计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教研活动的内容是主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这说明教研组活动的形式比较单一。我市中小学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仍然是传统的集体备课和形式比较单一的常规教研活动。为此,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是提升学校的科研氛围的策略之一。

(一)开展教学评比活动

1.积极开展各种赛课活动,在“选拔课”中让教师得到专业知识培训。要在集体“磨课”中让教师领悟到团体合作的重要性带来集体精神的培训,在智慧碰撞中升华个人合作精神和提升专业能力。一次赛课,可培养一批教练,培养一批学校名师,打造一支集体合作队伍,是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好活动之一。

2.积极开展各种校级公开课及听评活动。每学期每个科任教师(包括行政领导)必须上一节公开课,让同科组教师参加听评课。可以是专题研究课、可以是同课异构课,形式多样,让教师在自己的“代表课”打磨中和在教师们的评课中使学科教学技能得到提高。

3.积极开展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工作质量的提高及教研组活动的激活依赖于活动的常规化、制度化。应通过各种活动带动年轻教师的成长,在备课、听课、上课、优秀教案、优质检测题、优质教学课件、科组活动专题发言等方面实行量化管理,并与年度考核直接挂钩。

(二)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1.积极开展课题的研究活动。课题研究,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交流提供了平台。“走出去,请进来”激活了学校的科研气氛。开展课题研究,意义不仅仅在于写出一篇论文、一个报告,更重要的是在于让教师成为一个思考者、研究者,用智慧去解决问题。

2.以“学术周”“教学开放周”等形式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加大对新课改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力度,推进教学工作的研究力度,为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供有关调研报告。

3.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参加论文评比活动。让教师积极推广个人教育教学成果,做“教学反思”型的学者教师。

4.积极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提倡教师读教育教学经典书籍。每学期为教师买一本教育教学经典书籍,提倡他们写读书心得,开设读书心得论坛。

(三)开展教师发展活动

积极开展师徒结对子活动。师徒结对子的任课教师每学期要完成一堂代表课,编写一份优质检测题,制作一个优质教学课件,主持一次教学专题发言,做一套高考试题,订阅一份学科杂志等任务,把工作做到实处。对教师任务的完成情况会有过程检查和终期的评比。我们在教学工作之余要常开展形式多样的经验交流,以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积极开展教师讲坛活动,把教师带入“学习型组织”,达到同伴互助的目的。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单干独干已无法适应合作型社会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把教师带入“学习型组织”。在这样的组织里,大家通过学习活动,在交流中产生出智慧,不断突破教师个体的能力设限,采用前瞻的、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四、强化科组建设,形成积极健康的科组科研文化,引领教师成长

学科组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在校本培训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科组的优秀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师专业发展。那么,如何建设一个业务精良、蓬勃向上的科组呢?下面以我校语文组为例,谈谈我们对科组建设的认识,以及在科组建设上的具体做法。

第一,科组要在学校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不懈地进行思想建设、专业建设。团结协作,艰苦奋斗,爱岗敬业,潜心钻研,是打造一支思想过硬、作风端正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前提。

第二,科组建设要结合学校的要求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使教研教改规范化、常态化。要特别经营好以下环节:

1.坚持集体备课,智慧共享,共同发展。

2.完善听评课制度,努力上好每一节公开课,努力评好每一节公开课,做出课堂教学评价,指导教学工作。

3.结合教学常规工作检查,深入课堂,实行“巡堂听课制度”,进行“推门听课”,有效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4.开展校际科组学术交流,使课堂更加开放,促进不同学校教师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引导教师向思考型、学习型、学者型教师发展。

6.加强课题研究,特别是学科微课题的研究,让教师在学科课题研究中总结经验和推广经验,实现从教书匠到思考型、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7.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提高教学有效性。

8.积极引导教师编写学科校本教材,让教师在资料编写中总结经验,加强文化修养。

总之,随着教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学科组需要具备教研、培训等职能。发挥教研活动的优势,使学科组建设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五、提高教师自我科研意识,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

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主观动力,是教师真正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前提。

应当看到, 我们这个沿边沿海的地区,教师科研意识还很薄弱。不少教师迫于 “升学”的压力,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因循守旧,凭主观经验办事。他们认为教学任务重、时间紧,无暇搞教育科研。长期以来,教师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受陈旧教育思想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只要守着两本书(课本与教参),所教学生升学率高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搞教育科研,要有更大的投入和付出,且出不出成绩还是一个未知数。长期以来,人们还习惯性地认为,只要辛辛苦苦地做好教学工作就是优秀教师。只有对学生看得紧,布置的作业多,作业批改得细,补课勤的教师,才算得上是“辛勤的园丁”。

实践证明,一个不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他不可能创造性地去实现教育教学意图,充其量也仅是个 “单纯教学型”的教书匠而已。

总而言之,要构建积极健康的科研校园文化,就要有蓬勃向上的领导科研思想文化、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丰富多彩的校本教研活动、积极向上的科组科研文化和积极健康的教师自我科研意识。只有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 张伟平,赵凌.当前中小学校本教研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7(6).

[2] 李朝辉.校本教研文化的转型与重建策略[J].教育科学研究,2010(1).

[3] 金春兰.校本教研文化研究[J].教育研究,2007(4).

[4] 吴刚平,余闻婧.冲突与发展:有关校本教研的文化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2).

[5] 唐圣权.基于三个《专业标准》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探讨[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38-142.

猜你喜欢
科组校本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基于中华经典文化的中学语文教研组的建设策略——以河源市和平县为例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三 例说2018年全国卷“史料实证”素养的考查方式与教学启示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组稿之一 历史解释的两种考查类型及教学培养策略——基于2016年以来全国卷高考题的探讨
深圳科学高中历史科组教研活动掠影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