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
(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江苏常州,213000)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生成的,只有在生成的教学环境中才能实现师生真实的生命成长。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还是看到很多误区的存在使课堂生成备受冷落。例如:教师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授课,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地完成课前的预设;教学过程的设计饱和封闭,教学结构严谨细密,课堂开放度不够;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如蜻蜓点水,对学生生成的资源缺乏判断力,导致精彩的生成白白流失。语文教学呈现出机械化、程式化、封闭化的趋势。
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主要是语文教师过分看重课前的预设,对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缺乏关注。叶澜教授曾言,“预设是为课堂教学开展而做的预先策划,生成则是课堂教学进入实践阶段的动态展开。后者比前者要丰富和复杂得多,故而不可能实现也不必要追求事先预设与践行过程的完全一致性”。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课堂是发展变化的,它不会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进行,所以我们要在课前弹性预设教学环节,在课上巧妙捕捉有效资源,努力使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多向互动中不断生长,充满生机和活力。因此本文试从“动态生成”这个视角来谈谈如何进行课前的弹性预设和课堂的有效生成。
为了形成师生积极有效的、高质量的互动,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需要从封闭的环环紧扣的教学向开放互动的教学转换。教师要改变以往课堂“一问一答”的单一的师生交流方式,在确认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提出有思维含量的开放性问题,从而激活学生的相关资源,为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创设平台、搭建支架。
如金磊老师在执教四年级《珍珠鸟》一课时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地读第四自然段,一句一句认真读,找找小珍珠鸟在做什么。
(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中的五句话,同学交流小珍珠鸟在玩耍、飞来飞去、喝茶、啄笔尖、啄手指)
师:这五句话构成一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小珍珠鸟开始和“我”很陌生,后来像“我”的朋友了。
师:小珍珠鸟越来越亲近“我”了。
生2:我发现这段都是写小珍珠鸟的动作的。
师:作者写作的诀窍都被你发现了,请大家圈出描写小珍珠鸟的动词。
(之后教师再出示加红点的动词,学生齐读)
生3:我发现作者喜欢小珍珠鸟,起先小珍珠鸟离作者较远,渐渐地它胆子大了,蹦到了书桌上,后来,它完全放心了,啄作者写字的笔尖和手指。
师:作者用了一组连词,写了小珍珠鸟亲近“我”的过程。你们把这组动词放到画面中,还原画面,默读文章,还可以加上动作。
从这个片段中我们看到,教师设计了开放而思维含量高的问题——“从这段话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从文本内容、写作方法、语言表达的特点等方面说出了自己的理解。由此可见,问题设计得开放,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升其思维水平,使学生生成的资源逐渐丰富起来并具有一定的质量。
为了打破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便于学生进行探究与发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体目标中指出,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主动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知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们以小组合作识字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如教学二年级《水乡歌》第三小节四个生字:装、箩、咱、新。先出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①学习生字“装、箩、咱、新”;②每个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从读一读、记一记、用一用这三方面在组内进行学习交流;③接下来的分工汇报从最难读的字、最妙的记字方法、最精彩的运用这三方面进行;④汇报时其他小组进行补充,重点补充最妙的记字方法和最精彩的运用。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分组学习,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在交流“装”字的精彩运用时,有一组学生提出“服装、西装、上装”三个词,教师及时评价这是跟服装有关的词语,接着追问还有跟打扮和装东西有关的词语吗?马上有一组学生补充了“装潢、装饰、装修”这些词语,又有一组学生补充了“安装、装货、装配”这些词语。教师又相应地把学生组的“装”字的三类词语写在黑板上,引导全班学生读一读、记一记。
从上面的课例可以看出,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思维活跃,识字方法多样,小组俨然成了一个小课堂,他们在小组内主动学习,互相倾听、交流,优质资源逐渐在小组内生成。在分工汇报时,每个组员又有表达的机会,学生在交流碰撞中理解生字词的运用,生成的资源令人惊叹。
语文课堂是开放而具有生长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拓宽延伸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相机设计拓展型的练习,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不断理解和体验中有所思考和感悟,从而生成资源,在动态生成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四年级《第一次抱母亲》一课,让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时,设计了这样的拓展练习:(1)思考小时候母亲在“我”眼里是怎样的形象;(2)想象生活中的母亲的形象,想象在农田里劳作的母亲是怎样的;(3)试着理解母亲挑重担的原因,感受母亲为了养大“我”所受的苦。
从上述练习设计可以看出,教师巧妙抓住重点段落将学生的视线由一点聚焦突破,在朗读、想象、理解中拓展延伸,浓浓的母子情在学生的动态生成中水到渠成。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每当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后,学生会从各方面反馈各种信息,呈现丰富的资源,但也多呈散点式,且零星、无序,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必须采取“织网”的策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表述进行有效的梳理,使点状生成向整体生成集聚,以便提高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
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爱如茉莉》一课时,抛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从课文中的哪些细节可以感受到父母如茉莉般的爱?在书上做批注。”笔者预计学生会有的抓关键字词,有的抓重要句子,有的抓细腻片段等来交流,总之会呈现出散点状的反馈资源。所以,在深度解读文本后,笔者采取“织网”策略,引导学生按“爸妈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和环境描写”将学生的这些资源集聚成整体性生成。
上述这段教学避免了课堂开放却无序,资源很多却散乱的现象。教师借助结构化的教学,巧妙引导学生有序思考,既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养成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习惯,又潜移默化地转变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他们的思维从散点式向整体结构化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有效的资源生成,可由于教师解读倾听不到位,或是受教案牵制急着进入下一环节,或是缺乏教学机智,面对课堂中瞬间产生的资源没有捕捉,更没能进一步通过评价、追问等提升生成,导致眼前的资源“点到为止”,这样的浅层生成实在太可惜了。对于这一顽症,教师要修炼内功,学会倾听捕捉有效资源,抓住精彩的生成不断追问、品析、读悟,从而促进深层次生成的产生。
笔者执教三年级《第八次》这篇课文,在学习“布鲁斯从蜘蛛结网中重新找回信心”一段时的教学片段:
师:布鲁斯躺在木板上看到了什么?
生1:布鲁斯看到蜘蛛结了七次网都失败了,可它不灰心,照样从头干。我想这只蜘蛛还会结第八次网的。
师:你实在是太了解蜘蛛了!如果它第八次结网还不成功,会怎么样?
生1:蜘蛛肯定会不灰心,照样从头干起,开始结第九次、第十次网,直到成功为止。
师:真是一只不怕失败的蜘蛛呀!
生2:我想蜘蛛看到自己第八次结的网又破了时,它会默默地告诉自己,失败乃成功之母,只要自己坚持到底,肯定会成功的。它又扯起细丝结网……
师:成功在于自己的坚持中。持之以恒的蜘蛛,加油!
生3:大风又把网吹断了,蜘蛛还是跟前面一样,重新扯起细丝再次结网。虽然它浑身上下很疲劳,可还是执著地结着网,没有灰心,没有气馁。
师:蜘蛛很是勇敢,虽然多次失败还要去战斗!它永不言败、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布鲁斯。
课堂上,当一个学生闪现出“我想蜘蛛还会结第八次网”这个充满智慧的资源时,教师立刻抓住这个假设性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他们大胆想象如果蜘蛛第八次结网还不成功会怎么样。学生在想象中更深入细致地体会到蜘蛛结网成功的真正原因,那就是勇敢自信、永不灰心、持之以恒,从而更深刻地明白了布鲁斯从蜘蛛结网中重新找回信心的原因。可见,课堂上教师的追问、评价等提升是促成深层次生成的关键要素。
有些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由于受到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的限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障碍,进而会生成一些错误的信息。并不是每个错误资源都会被教师敏锐地捕捉,也不是每个错误资源都可转化为促进目标达成的有效资源。但是如果教师善于捕捉其中一些有价值的错误资源,并进行巧妙的引导和利用,及时调整教学,使学生在无形中感悟到自己的错误所在,那其中的精彩就不言而喻了。
如一位教师在执教《少年王勃》一课时,有一学生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觉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没有什么好的呀。教师马上调整自己的原有设计,把准备在下节课拓展的《滕王阁序》古文展示了出来,教师抑扬顿挫地朗读,然后简单解释了文章的意思。许多学生惊讶万分,因为他们连读都不会读的文章竟然出自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之手,怎能不佩服呢?于是教师又让学生到课文中去找找那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学生在读中品悟,体会到了此句诗的绝妙。笔者发现那个刚开始发出感慨的学生读得特别专注,品得尤其入神。
面对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师不仅课前要解读教材,弹性预设教学环节,课堂上还要关注学生,巧妙捕捉有效资源。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朝着开放、互动、生成的方向前进,才会真正实现师生共同的生命成长。
[1]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3-13.
[2]许亚萍.“第一次抱母亲”的感觉[J].小学语文教师,2011(3):41-42.
[3]李政涛,吴玉如.“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9-95.
[4]吴亚萍,王芳.备课的变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58-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