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倩
( 重庆市工业学校,重庆400043)
随着国家提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各级教育部门日渐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职教理念也不断撞击我们现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英国“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学习和研究,笔者对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思。
众所周知,由于以往的重视度不够,投入不足,我国的职业教育普遍根基浅,办学条件差。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专业技术工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全国范围内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职业教育的投资远远跟不上办学规模的扩大。尽管现在大力提倡“工学”结合,但是实施的结果却不尽人意。由于体制原因,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培训基地主要还是在学校,学校教育不能很好的完成对学生职场素养和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基本是各种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挑选后剩余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数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学习主动性不够,使得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更加困难。
“学徒制”是英国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基于工作的培训计划,即在专业的从业者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来学习,国家承认学历。学徒一般每周去学校学习1 天,然后去雇主(培训企业)那里工作4 天,这4 天工作的内容和学习内容由企业自己决定,企业必须支付学徒薪酬。学徒制的学员通过学习,必须通过一定结构的资格评估,达到各项资格标准才能确认他们具有一定的能力和知识水平。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技术资格的评估。相当于需要获取国家文凭。②能力资格的评估。这相当于我国的国家职业资格的获取。③识字、算术和信息化能力的评估。这是基本技能要求。④明确员工的权利和责任。相当于我国的职场素养教育。
英国的“学徒制”没有一个固定的框架,由各行业内的国家培训组织根据本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自行确定。国家相关组织负责引导学徒与雇主签订培训协议并监督其实施,同时负责提供相关资助。它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灵活的途径,让青少年可以获取扎实的知识和行业所需的技能。“学徒制”既为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设计,也适用于帮助企业员工提高技能。根据工作技能和经验的不同,学习者的安排可有差异,但必须完成的工作至少有5 周的时间。
1)降低招聘和培训的成本。由于学徒工至始至终都在企业工作和学习,因此,企业能够雇佣到高素质的员工,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学徒的具体能力分配不同的岗位和工作。
2)提高学徒工的职业素养。学徒工通过长时间在企业工作,对企业的文化、管理制度、用工制度以及安全意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正式进入企业工作后更具有强烈的企业道德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3)及时反馈行业动态。通过对学徒工诉求的了解,企业可以了解到行业的相关社会需求,从而确保企业的业务在市场上有竞争力。
“工学”结合或“校企融合”的理念已经提出来很多年,在我市的职业教育中也在尽力推广,但推行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办企业和办职业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操作体系。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不愿意担负起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任务,加上政府重视不够,引导不到位,对企业没有配套的奖励措施和扶持,导致“工学”结合不能获得企业支持,无法有效实施。如果由政府出面给予企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推进“工学”结合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传统观念认为年轻人实在没出路才到职业学校就读,很多学生来到学校后没有学习目标,加上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比较差,进校后消极学习甚至上课就睡觉。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职业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你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双师型”是指一个教师同时具备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
在目前企业与职业教育还难以紧密配合的情况下,教师队伍应该努力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除了文化基础课的教师之外,专业理论课教师和职业实践课教师也应具有“双师”资格。学校一方面应当积极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进校讲学和任教,另一方面应鼓励教师分期分批下企业进行锻炼,以提高实践技能和科研能力。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加大以及对国际先进职教办学理念的借鉴运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迎来职业教育的春天。
[1]陆丽君. 英国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 .
[2]冯芳.国外校企合作新形式——“现代学徒制”“新学徒制”述评[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