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微
(长春外国语学校,吉林长春,130012)
踏上这方三尺讲台已有12年的光景,教过的学生如过客般匆匆而过;12年的时间除了磨灭了我初入课堂的热情,更让我沉淀;12年后的我已不会一股脑儿的往前冲,而是学会了留出时间来思考;12年的教学生涯给我留下了什么?而我又给学生留下了什么?
初入课堂时我相信,只要肯努力,肯用心,学生终会被我感化。他们会热爱学习,热爱历史。可是后来我发现,无论我多么用心地备课,多么费尽心思地讲课,学生该昏昏欲睡的仍旧昏昏欲睡。初入课堂的时我相信,“要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可后来我发现,无论我泼出去多少水,都像雨滴汇入大海,激不起一点波澜,更听不到一丝回响。
于是我困惑,为什么孩子们宁愿看胡编乱造的小说,也不愿听课?为什么孩子们宁愿睡得都睡不着了,也不愿分半点关注给我?是历史没有魅力?不。看《甄嬛传》《步步惊心》的时候,学生哪一个不是精神抖擞?可为什么一到课堂,他们就如此抗拒呢?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有一个孩子和我说学习是快乐的,进入了课堂,等待他们的便是无休止的背诵、做题,还有令人望而却步的各种框架专题和历史的残垣断壁。他们看不到秦始皇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听不到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欢呼,他们感受不到金字塔的神秘、长城的雄壮、巴比伦的美轮美奂,他们甚至无法体会如今坐在这个安宁的教室中学习曾经是人们求之不得的权利。绵延千年的历史画卷里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在孩子的头脑中变成了残骸枯骨般的知识点,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都变成了面目可憎的必答题,对这样的历史课堂说爱你还真是不容易。
如何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拥有历史的魅力是现在很多专家和教师都在关注的问题,历史教师该如何驾驭自己的课堂也已经有了很多的论述。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可能都有自己的法宝,然而当学生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抗拒观念时,教师还未开口,学生已关闭心门,纵然课堂上手段再千变万化,教师也只能做个“门外汉”。那么如何打开学生那扇抗拒历史课的心门呢?
在我的学生时代,英语一直是我的骄傲,特别在高中时,因为那个温柔美丽的外语老师是我最喜欢的教师。而到了大学,我们换了一个长着八撇胡子的中年男老师,不知道为什么,看见那“八撇胡”我就无法喜欢他,因此我的外语成绩急转直下,直到大学毕业都还一直在及格线上苦苦挣扎。所以我想,无论我所接受的应试教育,还是我的学生所接受的素质教育,良好的师生关系都是学生接受知识的敲门砖。而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则在于爱,教师若想收获学生亲其师的爱,必然要付出对等甚至更多的爱,尊重他们,鼓励他们,理解他们,爱护他们,相信他们……使学生都能“亲其师,信其道”。特别对于一些年轻教师而言,学识还不够渊博,那么以人格魅力来“征服”学生则不失为一条捷径。
关于吸引学生进入历史课堂的方法,之前很多教师和专家都探讨过。比如:有的教师主张以精彩的导入引发学生兴趣,有的教师主张以生动丰富的语言“抓住”学生,有的教师则主张以问题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无论我们将吸引学生的重点放在导入还是过程上,这些都是手段。那么,我们该以怎样的内容来充实手段,使其释放更大的能量呢?在我们新一轮的课改中,高中历史教材新增加了社会史观的内容。社会史观,简单来讲就是小人物、小生活,这也表明了高考的新导向,即不再单纯地以大人物、大事件为唯一的核心,也开始关注我们身边的历史。而对于孩子们来讲,身边的历史更显得平易近人。我们身边有哪些可以利用的历史素材呢?
可以请学生讲述家乡的风土人情、民间故事、人物古迹等。比如东北的学生可以讲一讲沈阳故宫、公主岭的传说、杨靖宇、大年夜、肃慎女真和我们的东北三宝……对于身边的故事学生信手拈来,这也许是因为我们的学生本来就是故事中的一员。
再近一些,比如我们的父母、爷爷奶奶、邻居老人,他们本身就是一部鲜活的历史。我假期在妈妈家整理旧物时,居然发现了妈妈1983年的扫盲证,教师在讲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建设时就可以用上这一素材。以前我的一个学生去旧书市场淘书,居然在书中发现了一封毛主席时代哥哥写给弟弟的信。现在我们写信的开头通常是“亲爱的××”,而它的开头是“敬爱的毛主席”,虽然这并不是写给毛主席的信。我们的结尾通常是“此致敬礼”,而这封信的结尾却是“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我将这封信打在幻灯片上,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让学生对毛主席时代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歌曲之所以流行就是因为它的流传度非常广,人人传唱。特别是现在歌曲类的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不管五音全不全,是歌就都能哼上两句,而歌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生活,也能向我们传递历史的信息。比如《红星照我去战斗》中,当你听到“小小竹排江中游”的旋律时是不是热血沸腾,就想揪出那“吃人”的地主老财?“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是对我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赞誉。《血染的风采》纪念的是八十年代的自卫反击战,“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1984年央视春晚,张明敏以一首《我的中国心》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情,他唱出了中华民族的骄傲,也唱出了对日本否认侵华史实、篡改教科书的愤慨。《春天的故事》歌颂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迈开了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进新时代》展示了第三代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继续带领中国在改革的春风中乘风破浪,奋勇前行。《常回家看看》则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打工大潮到来,年轻人在工作的压力下无暇顾及家人,甚至与亲人远隔千里的现象,歌曲呼唤着那远去的亲情。还有《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这些歌曲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甚至有些学生还能哼唱两句,可是从前我们在哼唱的时候是否了解过它的深意呢?
衣食住行,衣为头等大事。在我们父母的年代,衣服的颜色基本是蓝绿灰;我小时候男生总爱穿灯笼裤,女生都穿亮面打底裤;现在,服装则丰富了许多,各种款式、各种颜色应有尽有……这些不仅仅是历史,更是学生的生活,学生身在其中当然也就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回应。
影视作品和小说对学生的吸引力肯定远远大于课堂,比如在讲两宋历史的时候,可以引入金庸的《天龙八部》中宋朝的乔峰、辽国的萧峰、金国之君完颜阿骨打、大理国的段誉、西夏公主和虚竹等,以这些人物引入两宋与辽金及大理西夏的关系,想必这比单刀直入的效果要好很多。另外在讲述清朝中后期的历史时,名噪一时的《甄嬛传》《步步惊心》也可以为我们所用,甄嬛联系着雍正和乾隆,若曦和阿哥们的爱恨纠葛,这难道还不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吗?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以学生身边的历史为“诱饵”,“引诱”学生进入历史的“圈套”,当学生对我们所探求的知识有了足够的好奇时,还怕他们不开启心门迎接历史吗?我们要充分利用历史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开启历史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