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警察学院 涂敏教授
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科技强警的关键
江西警察学院 涂敏教授
公安科技人才是公安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是衡量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指标。与传统的公安工作相比,科技强警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专业性较强、内容复杂繁多、时间持续长的工作。科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保障,一些技术问题的解决,不比抓获一个犯罪嫌疑人来的轻松,但是解决技术问题或处理技术故障显然不像抓获犯罪嫌疑人那样容易得到领导和群众的认可。加强公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是促进公安工作落实、提升警务实战能力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要求,是引领公安工作创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工作。
近年来,公安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但尚不能适应公安现代化建设对科技人才的需要。科技强警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关键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就是这第一生产力的不竭动力和动力源泉。通过对我省公安机关各专业技术岗位的科技人员调查发现,技术人员短缺、人才流失严重、后顾之忧较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广大科技人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但形势仍不容乐观。所以,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是公安事业发展的瓶颈。只有大胆改革,扬长避短,通过量才使用、科学匹配、合理流动的用人艺术,建立科学的、长效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合理的科技队伍结构,营造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才能实现公安科技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
加强公安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在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上,要冲破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建立人才队伍的动态管控机制。首先要理清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依据岗位和工作需要,科学确定人才队伍建设的规模,以“金字塔形”的人才结构为骨架,建立稳定的人才建设平台,形成专家型技术人才、标兵性专业人才、多能型业务人才为构成的人才队伍。第二要完善科技人才管理制度,研究制定科技人才评价体系,明确评价主体、标准和流程,通过人岗优化、整合调整现有科技人才资源,建立人才库和科技专家库,努力创造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实现公安工作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第三,通过多种方式,有计划地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及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充实到技术岗位,从质和量上壮大公安技术人才队伍。
据统计,在信息化时代,知识衰减的速度为每年15%-20%,知识的半衰期已经缩短至5年,如果知识不及时更新将逐渐老化和落后。应进一步建立完善继续教育机制,对公安科技人才的进修学习、学术活动等在时间及经费方面给予保障。对公安科技人才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不同分工的特点制订科技知识和科技应用技能培训考核方案,明确科技培训的范围和目标,有计划地把科技知识和科技技能的培训工作纳入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整体范畴,增强干警的科技素质。
建立健全适应科技人才成长、与科技人员职级挂钩、灵活高效的科技人才激励政策,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组织开展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称号、职称评定聘用工作,加大科技强警表彰奖励工作力度,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浓厚氛围。2014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提出,完善人民警察警官、警员、警务技术人员分类管理制度。这对加强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拓展公安民警的职业发展空间,调动公安各警种民警的积极性,提高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确保公安民警忠实履行党和国家赋予的职责任务,意义重大。建议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分类管理要求,尽快出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警务技术职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警务技术职务套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