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放”式阅读策略的运用

2014-04-15 01:44郑胜梅
广西教育·A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泉水

郑胜梅

【关键词】“导—放”式 阅读策略 《泉水》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62-02

“导—放”式阅读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开放式教学。它以阅读教学为载体,以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为手段,通过创造一个生动、开放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导—放”式阅读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键在于“导”与“放”的有机结合。

2012年10月,笔者执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泉水》一课,获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全国二等奖。这节课除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进行了必要的整合外,更是笔者进行“导—放”式阅读教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教学本课时,笔者强调了学生的自读自悟,在朗读感悟、积累运用等方面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支持,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现将课堂教学片段解析如下。

一、范例引路,学法指导

在教学中,学生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泉水一路上遇到了哪些朋友?泉水对她们说了什么?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笔者以第二自然段作为品读课文的范例,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关键词、情感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其中“天然水塔”是理解感悟文章的关键。

生(齐读):“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1:天然水塔是什么?

师: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先看看什么是水塔。

师:这是我们南宁市新华街的老水塔,这是北方常见的水塔的图片,你们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图片略)

生2:水塔比较高。

生3:水塔的顶部都比较大。

生4:水塔是用砖和钢铁建造的。

师:高高的水塔“肚子”那么大,猜一猜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生5:装水的!

师:对呀,“水塔”是由人工建造的用来储水的建筑,他们虽然外形、材料不同,但蓄水量是有限的。

师:那么“天然水塔”呢?它和人工水塔有什么异同呢?

生6:天然水塔里一定也有很多水。

生7:天然水塔不是人工建造的,是天然的。

师:天然的水塔在哪里?

众生:山上。

生8:山高高的,它大大的肚子里装■了水,就像水塔一样。

生4:它比人工水塔大多了,水也多多了!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座天然水塔的水多表现在哪里?

生9:水哗哗的流啊流啊,永远都流不完。

生10:小河、小溪里的水都是从山上流下来的。

生11:水太多了,树木、小草、小动物、人怎么都喝不完。

师:我们从“天然水塔”这个词仿佛看到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泉水!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你能读出泉水“多”的特点吗?

笔者引导学生想象画面理解关键词“天然水塔”,体会了泉水“多”的特点,接着与学生一起回忆、总结阅读句段的步骤与方法:读句子了解大意——理解关键词体会特点——个性朗读感悟情感。

二、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导学关键词后,笔者让学生分小组自主学习后面的三个自然段,接着进行小组学习成果的分享与展示。

生1:“大镜子”让我感觉到泉水很清。

生2(反驳):镜子应该是光滑没有波纹的,“大镜子”也应该是很平静的。

师:水平如镜,说得不错,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2: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水都没有流动,所以才像大镜子一样平静。

师:同学们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段话能体现泉水“清”的特点吗?

生3:这里的水清澈透亮,像明亮的大镜子。

生4:因为水很清很明亮,才能照出杜鹃花火红的颜色来。

通过几个学习小组的展示与分享,学生进行质疑、讨论与补充,学会了“理解关键词”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理解“大镜子”等。

三、想象拓展,积累运用

自主探究交流展示过后,学生不仅了解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感受到了泉水乐观、无私的生活态度,还熟悉了文章的语言特点。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创作与表达,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师:孩子们,泉水一路从山上来到了山下,在愉快的旅途中它还会遇见谁?泉水会对它说什么呢?

生:泉水对螃蟹说:“洗吧,洗吧!我的水很净很净,能让您的钳子更白更亮!”

生:泉水对小树苗说:“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能长得又高又壮!”

生:泉水对小鸭说:“游吧,游吧!我的水很凉很凉,比吃了冰淇淋还要凉爽呢!”

综观教学过程,这一课采用“导—放”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文本感悟、情感体验、积累运用上有所进步。教学特别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创设了民主的合作探究氛围,通过组织自读、自悟、自创的语言实践活动,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教学反思】

1.“导”是关键——学法引路

在《泉水》的教学中,笔者将“导”的部分通过“理解关键词”来体会与感悟。笔者首先让学生观察比较“天然水塔”与人工水塔的不同,想象泉水多的画面,从而学会理解关键词的方法——比较与想象。学生亲历学习的过程,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做到“导”中有“放”。教师与学生学习完一个段落后,一起总结句段学习的方法:读句子了解大意——抓关键词体会特点——个性朗读感悟情感。这个提纲挈领式的阅读方法带领学生体验了“把书读薄再读厚”的过程。为了让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更加顺畅,教师按照教学流程设计了合作学习卡。在异质分组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一起读句子,分工完成学习任务,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以下出示其中两张学习卡。

2.“放”是艺术——交流提升

第一个层面的“放”是举一反三。学习方法是在反复练习中习得的,提纲挈领式的句段阅读方法终究要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实践中掌握。让学生放手自学、习得方法、发展能力,是分组自学的目标。在后面三个自然段的学习中,由“大镜子”“更大更甜”“伴奏”等关键词,学生初步体会了泉水“清、甜、美”的特点。

第二个层次的“放”是思维碰撞。小组合作成果的展示与交流让学生拥有了讨论与质疑的机会,他们的思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思想认识也得到提升。如片段中对“大镜子”一词的讨论,让学生提升了原有的认识,而“放”的成功则在于教师的鼓励、追问与总结。

更高层次的“放”是创意表达。积累语言的目的是运用,而运用的最高境界是创作。教师在第三个环节的泉水与布谷鸟齐鸣的优美音乐中,让学生想象泉水还会遇见谁,对它们说什么,使学生的灵感如汩汩清泉奔涌而出。学生不仅能熟练运用句子的表达手法,还能联系生活经验,描绘出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面。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情怀在这一“导”一“放”中得到了提高。

艺高人胆大,运用“导—放”式方法展开教学,教师既要做到艺高——会“导”,还要做胆大——敢“放”。只有将“导”与“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泉水
青年是“从0到1”创新的主力军
珍珠泉水
激发阅读兴趣,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泉水与盐水
掬一捧六泉水 洗净凡尘
难忘那眼泉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