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坚 高 想 蒋 熙 姜 丹 朱建华 朱婉华 朱建平
(南通市中医院国医大师朱良春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室,江苏南通226001)
高血压病是临床心血管系统多发病、常见病,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对高血压病辨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总结介绍如下:
例1.曹某某,女,46岁,工人。2010年1月11日初诊。
主诉眼胀头昏1月余。近1月来经常头昏、眼胀、腰痛、口干、失眠,舌红,苔薄,脉细。有多囊肾病史。血压130/90mmHg。拟从肝肾阴虚调治。处方:
杞菊(各)10g,谷精珠 12g,密蒙花 12g,川石斛15g,炒枣仁 30g,夜交藤 30g,生牡蛎(先)30g,桑寄生30g,怀牛膝15g,炙甘草6g。14剂,水煎服,1日1剂。
2010年2月8日二诊:仍感眼胀、头昏,有时头部胀痛,失眠,口干,舌红,苔薄,脉细。B超示:肝脏多发性囊肿,双肾囊肿。血压120/86mmHg。肝阳未潜,上亢扰于头目,前法继治。上方石斛改为20g,加钩藤(后下)20g、女贞子 20g、石决明(先煎)30g、泽兰泻(各)30g。 14 剂。
2010年2月26日三诊:眼胀、头昏胀痛明显减轻,失眠亦好转,口微干,舌质偏红,苔薄,脉细弦。肝阳得潜,清窍渐利,拟从本论治。处方:
杞菊(各)10g,女贞子 10g,旱莲草 10g,生白芍10g,石决明(先煎)30g,生牡蛎(先煎)30g,川石斛15g,炒枣仁 30g,夜交藤 30g,桑寄生 30g,怀牛膝15g,炙甘草6g。 14剂,1日1剂。
药后病情趋稳。
按:高血压病以头昏、头痛为主,也可见目赤、目胀,此例血压并不太高,然症状明显,属中医学“眩晕”“头痛”等范畴,辨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扰于头目,则见头昏、眼胀;腰为肾之府,肝肾亏虚,络脉失养,气血不畅故见腰痛;阴津不足,无以上承则口干;阴虚火旺,心神被扰故失眠。本例患者虚实夹杂,目前以实为主,治宜标本兼顾,重在平肝潜阳。药用枸杞子、川石斛滋养肝肾之阴;菊花清肝明目;谷精珠辛甘、凉,与密蒙花配伍以明目;炒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生牡蛎味咸质重,重镇安神,潜阳补阴;桑寄生补肝肾,强腰膝,治腰痛,有报道用桑寄生煎汤代茶,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明显的辅助疗效;怀牛膝长于补益肝肾,强腰膝,又有活血、引血下行的作用。首诊效果不显,见血压有降,症情仍然,肝阳仍偏亢,故治疗加大滋阴潜阳药力,石斛增量,再加女贞子,滋阴益肾;钩藤味甘性凉平肝、清热息风,治肝旺之标。《本草新编》云:“钩藤,去风甚速,有风症者必宜用之。但风火之生,多因于肾水不足,以致木燥火炎,于补阴药中,少用钩藤,则风火易散,倘全不补阴,纯用钩藤以祛风散火,则风不能息,而火且愈炽矣。”钩藤与滋养肝肾之阴药合用,标本兼顾,共奏柔肝养阴、平肝息风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阴不足、虚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效果颇佳。石决明性咸寒,功效与生牡蛎相似,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医学衷中参西录》指出:“石决明味微咸,性微凉,为凉肝镇肝之要药。”泽兰活血化瘀,泽泻利水渗湿,有助痰湿、水湿下趋外出,血压下降。二诊见效明显,症情好转。三诊仍然以滋养肝肾调治其本,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生白芍养阴柔肝;石决明、生牡蛎重镇潜阳,标本兼治,病情改善。
例2.徐某某,男,48岁。2010年11月29日初诊。
主诉头目作胀1月余。近1月多来经常头目作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病史,夜寐可,大便偏干,舌红有紫气,苔薄腻,脉沉弦。服卡托普利25mg,1日3次,测血压156/96mmHg。拟从肝阳上亢、浊瘀阻络调治。处方:
杞菊(各)15g,夏枯草 15g,石决明(先煎)30g,地龙 15g,全瓜蒌 15g,土茯苓30g,萆薢20g,威灵仙30g,生苡仁 30g,泽泻 30g,怀牛膝 15g,生山楂 20g,炙甘草6g。14剂,1日1剂,水煎服。
2010年12月15日二诊:头目作胀明显减轻,头稍胀,舌红稍淡,仍然有紫气,苔薄腻,脉沉弦。肝阳得潜,瘀邪难得速去,治以滋补肝肾,活血通络。处方:
杞菊(各)15g,夏枯草 15g,石决明(先煎)30g,地龙15g,全瓜蒌 15g,土茯苓 30g,赤芍 10g,威灵仙30g,桃红各 10g,鬼箭羽 20g,泽泻 30g,怀牛膝 15g,生山楂20g,炙甘草6g。14剂,1日1剂,水煎服。
另用桑叶、桑枝、茺蔚子(各)30g,水煎洗脚,1日1次。
经治病情好转而稳定。
按:此例仍然以高血压的主要症状头目作胀为主,中年高血压往往以肝阳上亢为主,枸杞子、菊花为主药,一滋养,一清平,动静相伍,清凉性润;石决明、夏枯草、地龙重镇平肝,清热潜阳;全瓜蒌润肠通便,对高血压病人来说,通便非常重要,一旦大便干结,用力努责,易致中风;舌红见紫气,乃肝阳兼瘀之象,宜加活血化瘀,以赤芍、桃红、鬼箭羽、怀牛膝活血通络;生山楂既能消食化油腻之积,又能活血化瘀;土茯苓、萆薢针对高尿酸血症,能泄浊利湿,降低血尿酸。诸药配伍,清潜、滋养、活血、泄浊兼顾。二诊症情明显好转,肝阳得潜,然脉络未畅,舌见瘀象,治疗抓住滋阴潜阳为主,继守活血通络。再以高血压之“降压洗脚方”洗脚,价廉便验,配合效佳。
例3.王某某,女,78岁。2008年10月6日初诊。
有高血压、多发性腔梗等病史。1周前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甚则欲仆等症状,左手指发麻,口干欲饮,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长期服尼群地平10mg,卡托普利12.5mg,1日3次,测血压160/95mmHg。从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络脉瘀阻调治。处方:
杞菊(各)12g,明天麻 10g,石决明(先)30g,豨莶草 30g,川石斛 20g,女贞子 20g,生龙牡(各)先30g,怀牛膝 15g,桑寄生 30g,生地 20g,甘草 6g。 14剂,水煎服,1日1剂。
2008年10月20日二诊:症情好转,头晕显减,能够缓慢行走,已无欲仆之感,左手指仍然发麻,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血压150/92mmHg。肝阳渐潜,肝风得熄,然肝肾阴虚难复,继续滋养肝肾,佐以平肝。以上方加炙龟版15g、葛根30g。10剂,1日1剂,水煎服。
2008年11月2日三诊:已无头晕,稍感手指发麻,舌偏红,苔薄白,脉细弦。仍以养阴柔肝平肝论治。处方:
杞菊(各)12g,女贞子 20g,炙龟版 15g,生白芍10g,明天麻 10g,石决明(先)30g,豨莶草 30g,生龙牡(各)(先)30g,怀牛膝 15g,桑寄生 30g,甘草 6g。14剂,1日1剂,水煎服。
药后测血压145/86mmHg。巩固调治,症情稳定。
按:此例患者年事已高,有中风病史,近周出现头晕、站立不稳、甚则欲仆等症状,此乃中风之先兆也,当重视。中医辨为肝肾阴虚,阳亢风动,络脉瘀阻,急宜潜阳息风为主。以石决明、生龙牡重镇平肝潜阳息风;明天麻是肝经定风的要药,擅治头目眩晕、眼花、肢体麻木等症,凡属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惊厥、抽搐、惊风等症,皆可用天麻治疗,张元素认为其能“治风虚眩晕头痛”,此例用之为加强息风平肝之力;枸杞子、川石斛、女贞子、桑寄生滋养肝肾之阴;豨莶草通经络,调气血,降血压。二诊症情明显好转,治疗抓住滋养肝肾阴虚,加龟版滋阴潜阳;考虑患者可能有颈椎病致手指发麻,用葛根能够舒筋通络。三诊病情继续好转,以养阴平肝法巩固调理。此例辨证准确,调治缓急得当,治疗用药条理清晰,效果良好。
2.1 病机以阴虚阳亢为主 朱老认为高血压病的病机特点主要是阴虚阳亢,本虚标实。本虚以肝肾阴虚为主,有时亦可兼有心、脾(胃)阴虚。阴虚则阳亢,故标实表现为肝阳(火)上亢,扰于头目,见头晕、头胀、头痛,甚则晕仆,目胀不适或目赤、目糊,或兼失眠、心烦易怒、面色红赤,口干,便秘,舌质红或偏红,脉弦或弦滑。测量血压高于正常。临床观察发现,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可因情志失调而发病,高血压的发生和变化又不同程度受情志因素的影响。因肝主疏泄,调气机,畅情志,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气血畅行无阻,血压即可保持正常。而高血压病人多肝(阳)火旺盛,易急躁发怒,致疾病发生发展。先天因素、情志失调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因,情志失调有情志抑郁和情志急躁,都易致肝气郁结,肝阳偏亢,血脉瘀滞。若情志失调,肝失疏泄,气机郁滞,一则瘀血内生,二因木郁则土壅,运化失健,痰浊内生。故临床高血压有时亦见气滞血瘀,或气虚夹痰瘀,以老年人、长期高血压病患者多见。从临床观察来看,中年高血压病以肝阳偏亢为主,老年人以肝肾阴虚、肝阳上亢为多,也可见气虚或肝阳夹痰湿瘀之象。临床所见高血压多发生在男女更年期前后,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这又和年老久病、多虚、多痰、多瘀的规律相吻合。朱老强调高血压病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气血逆乱并走于上,上实下虚。
2.2 治疗原则滋养肝肾、平肝潜阳并施 朱老认为,治疗高血压病重要的不是降压,而是改善症状,整体调整,这是中医临床治疗的长处。中医治疗强调治本,滋阴为滋补肝肾之阴,常用枸杞子、女贞子、山萸肉、桑寄生。平肝潜阳亦包括镇肝潜阳之意,力度有轻重之别,视症情轻重而定。用药如菊花、钩藤、夏枯草多为平肝,石决明、生牡蛎、龙骨、灵磁石等为镇肝。治疗高血压病,重镇贝壳类为常用之药,但是,一些矿物药、贝壳类药,长期服用可能碍胃,影响脾胃运化,注意使用一些护胃之品,如徐长卿、玉蝴蝶、神曲类。
2.3 兼有病证宜辨病辨证论治 临床上,许多高血压患者常常并存其他疾病和兼证,最多见的如高脂血症、高黏血症、高尿酸血症、Ⅱ型糖尿病及失眠、心烦、便秘,或并发中风、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治疗常需兼而顾之,并非仅滋阴潜阳一治了之。对高脂血症常常加泽泻、生山楂、虎杖;糖尿病血糖高,加生地黄、玄参、葛根、麦冬、地骨皮等;高尿酸血症加土茯苓、萆薢、威灵仙、虎杖等;高黏血症常加丹参、红花、鬼箭羽、川芎、三七,也常用“双降散”治疗,此方由水蛭 0.5~5g(粉碎装胶囊吞),生黄芪、丹参、生山楂、豨莶草各30g,广地龙、当归、赤芍、川芎各10g,泽泻18g,甘草6g组成,治疗气虚、血瘀、痰浊兼夹之证,因高血压患者往往伴高黏血症、高脂血症。盖气虚则血运无力,血流不畅久而成瘀;气虚则运化无能,高粱厚味变生痰浊,乃至气虚痰瘀互为因果。兼失眠,宜镇心安神,常加生龙牡、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茯神;心烦加生山栀、豆豉、川连;便秘加全瓜蒌、决明子、麻子仁、何首乌,何首乌能够通便、降脂,但应注意何首乌含蒽醌类物质,不宜长期使用。
“降压洗脚方”简便廉验,为朱老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喜用之方。
此外,高血压病的治疗,有时必须配合西药控制血压,中西医配合方能相得益彰,取长补短,改善症情,延缓病情进展。在诊疗过程中,朱老常嘱患者保持情志舒畅,避免情绪大幅波动、急躁易怒,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少食过咸、高脂、高糖油腻、煎炸之品,适当锻炼,控制体重,如此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