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兆钟,陶新双
(安徽国汉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 淮南 232001)
质量安全
目前工程监理的主要问题及如何进行工程质量控制
曾兆钟,陶新双
(安徽国汉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监理在促进、保证工程质量的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工程监理业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工程质量的提高。着重探索当前工程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监理企业如何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
关键词:监理;工程建设;质量控制
1.1 监理企业的制度问题
目前,我国监理企业基本上都是股份制的民营企业,公司人员之间基本上是老板和雇员的关系。除了在该公司注册的一些监理工程师能相对稳定地在一个单位里执业外,其他监理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例如,有的工程在一个施工周期,会调换多个监理人员。另外,有的工程在招标监理公司时,投标以及中标的监理公司的资质都是甲级、乙级,但实际操作和运转的都是当地的一些资质不够的监理公司。因此要加强制度的完善,从而才能约束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的不当的行为,也才能保证在建工程的质量。
1.2 监理企业和业主之间的问题
监理和业主之间从理论上讲,是委托和被委托方的合同关系,而且不存在利益和厉害冲突。但现在有很多监理公司与工程项目的建设方存在着“姻亲”关系。有的是建设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分公司;有的虽然不是集团公司的一部分,但集团公司的领导却是该监理公司的大股东,实际上存在着自己干的活自己监理。此类监理项目机构名义上监督和管理工程的施工和质量,但是实际上类似或等同于建设单位的一个分支机构,从而使监理企业不能发挥其对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的作用,也就使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地解决,甚至被遗留下来而成为工程质量的一个严重的隐患。
1.3 监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我国实行监理行业准入制度以来,监理队伍的相应专业知识和基本素质都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一部分监理工程师是从全国每年统一的执业考试中获得资格证书;还有一些部分省市从事监理工作的人员,经过主管部门的考核而获得监理工程师的执业资格。但是,就整体素质而言,仍然还不能适应工程建设市场的需要。一方面是由于现有的监理从业人员,大部分是从不同的行业转换而来,如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管理部门、大专院校或其他下岗单位的转行或退休的监理人员,且均未接受监理行业的系统而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是学历相差悬殊,有研究生,也有初中毕业生,且文化水平偏低的占绝大多数;再者职称差别很大,有高级工程师,也有刚走出校门无任何经验的毕业生。总之,监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造成了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和质量的监督的局部不到位和整体不均衡,很难有效地保证在建工程的质量。
1.4 监理企业为了中标而采取的一些不当竞争
工程施工周期、监理取费费率和监理人员的素质,从理论上讲应该是协调的。但自从工程施工及监理企业的招标实行最低价中标以来,在监理招标、监理业务竞争时,很多建设单位不是优先考虑监理企业的资质、监理人员的素质,而是以最低的监理取费标准为选择的唯一标准。部分监理企业为了能够中标,互相压价,以致于个别工程的监理取费标准仅有 8‰。低价中标的监理业务很难保证高素质监理人员的到位率。另外从现场抽查的情况来看,在工程建设一线工作的监理人员,多数是监理员。甚至有的开发商低价委托工程监理企业;监理企业象征性地委派几名监理人员到场监督和管理、履行验收签字的义务,而实际对工程监督和管理的是甲方组建的业务素质远强于监理项目机构人员的工程部的人员。这样的监理企业是名存实亡的,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前国内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监督和管理,主要通过监理企业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进行。可以说,监理企业直接决定着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然而由于当前的工程建设监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当工程量加大以及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时,加之监理人员经验的不均衡以及人员配备的不足,进而导致施工阶段监理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无法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监控的力度,给工程质量埋下严重隐患。另外,工程项目是按照建设单位的建设意图设计的,其施工内外部管理条件、施工地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生产工艺过程等各不相同。其次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一次成功,质量必须在建设的过程中全部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项目一旦建成,一般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任何工程项目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工程建设中,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阻碍和损坏,遭遇的社会风险也较大。也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因素使得建设工程的质量控制因素多、波动大,具有隐蔽性。针对这样的情况,必须解决当前监理工程存在问题,有效开展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高质量和高标准。
2.1 加强对监理企业的管理
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给各地企业的流动和竞争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但是外来企业名不副实的进入,不但不会促进竞争,反而会影响建筑市场的正常秩序。因此在对监理企业的监管上,一是准入等级制度,重点要核查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等执业注册人员是否一致;二是强化对监理执业人员的管理,省、部级要控制监理工程师的注册,市(县、市)建设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等应对监理上岗人员进行备案登记管理,规定在一个单位的最低执业期限、流动报备管理等,减少或避免过于频繁的流动,保持监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性,避免自己干的活自己监理的现象发生;三是建立、健全连带责任制,公司领导对总监、总监对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对一般监理人员,不仅要负管理上的连带责任,而且要负技术上的连带责任,提高业主和施工方对监理企业的信任度。
2.2 监理企业对质量控制应遵循相关的原则
首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质量控制原则。监理不仅要对建设单位负责,也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必须将”质量第一“的理念贯穿于建设项目的每个环节,分析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将各种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其次,坚持质量标准。监理企业是受项目业主的委托,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的企业。无论从隶属还是从合同关系上,监理企业都不应为施工单位承担质检工作。监理企业对质量的检查要按工程合同的规定等级,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遵循现行的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采取相应的检验方法与检查手段,进行工程检查和质量等级评定。例如监理企业在每次验收时,只要发现其不合格分项超出抽检规定的数量,就不要继续往下进行验收,并要求其先进行整改;待整改合格后再次验收。监理除验收首次发现不合格项整改情况外,对所报验收段重新全面抽验。以此类推,直到抽验合格为止。这样可以避免施工单位只改正监理提出整改部位,而对其他部位不预检验及整改的弊病,从而督促其质检员认真验收。再则,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由于在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中,人是工程施工的操作者、组织者和指挥者。监理企业应首先考察施工企业的资质以及用于项目中的人员资质,要求施工企业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工程项目管理责任制,以保证工程质量的实现。
2.3 加强对监理企业执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素质
监理人员的素质不仅是企业形象的窗口,而且也决定着建设工程质量的优劣。当今是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在各行业应用速度极快的时代。不断更新思想、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是各行各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当国家对建筑业有新的法规、政策出台,建筑新材料的使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对规范、图集有较大调整时,监理企业要适时地对执业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主动地把握相关的法律法规,熟练掌握从业的基本技能,不断地拓宽知识面以及提高业务素质。监理人员要增强监理的预控能力。既不违反规范规程,又注意每个细微环节。加强控制的程序化和管理的标准化,提高工程施工的监理效果。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必须严格按照控制程序化运作,通过严格的程序化控制保障施工过程的各环节、各工序处于受控状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要严格履行定期召开监理工地例会的规定。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重大和较普遍存在的问题,采取工地例会的形式解决。例会是施工过程中参建各方沟通情况、解决分歧、形成共识、做出决定的主要渠道,也是监理工程师进行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场所。同时针对一些专门的质量问题,应组织专题会议加以集中解决。监理员要做到“四勤”,要有积极主动及谦虚严谨的态度。勤于思考,勤到工地检查找施工质量问题,对发现的疑难问题要勤问勤记。发现问题后不要乱说,要弄清楚后再下结论,避免产生失误,影响监理形象。
2.4 制定合理统一的监理取费标准,避免不正当竞争
建筑产品虽然是施工单位生产出来的,但对于工程的质量来说,不仅要靠施工单位从基础开始时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而且还要靠监理企业的尽职尽责,严把质量关。对于监理企业来说,监理操作的内容很多。因此只有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监理人员,才能胜任该项工作。然而,当前市场竞争相当激烈,每一项工程都会有七八家甚至更多的监理企业竞相投标。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有的监理企业为了能够中标,采用一些不规范不正当的手段来提高竞争力,排挤其他单位。目前最突出的方式是主动压低取费标准。这种行为虽能中标,但却给工程监理的实际操作留下了隐患。因为监理企业要做到有效地质量控制,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监理人员的素质是重要的。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防患于未然,做到预防为主。所以,监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方面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并且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协调各方共同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低价中标难以保证综合业务素质高的监理人员的到位率,也就无法为工程建设的实际监理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
目前监理工作存在的主要新问题,既有体制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因,也有机制上需要探索、解决的制度原因。解决和克服这些新问题,不仅需要监理企业自身的重视和执业人员的努力,也需要主管部门的协调、管理、支持和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更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监理氛围。只有这样,监理企业才能在施工管理和质量监督的过程中制定科学合理、实事求是的监理策略,按照规范施工标准,按部就班地重点落实对每一个目标环节的掌握,与各级主管部门、施工单位协同合作,重视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监督,保证工程按质按量地完成。
参考文献:
[1]陈劲松.浅析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与监管措施[J].魅力中国,2009(35).
[2]杜善伟.浅析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8).
[3]陈少伟.对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09(9).
[4]商孟瑞.中国建设监理行业发展战略浅析[J].管理观察,2010(10).
[5]周双胜.浅谈建筑质量工程管理[J].管理与财富,2010(5).
[6]路红岩.提高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水平[J].决策与信息(下旬刊),2009(11).
专题与探讨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104(2014)07-0050-03
收稿日期:2014-05-23
通信地址:安徽省淮南市洞山西路31-1号 安徽国汉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