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类方临床应用举隅

2014-04-15 11:47:58宋永刚
江西中医药 2014年2期
关键词:干姜舌质麻黄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烟台 264199)

麻黄是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草质茎,为临床常用药,具有发汗、平喘、利水等作用,其发汗力强。笔者在临床上运用麻黄类方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列举五案。不当之处,求正于同道。

1 葛根汤

谭某某,女,54岁,清洁工。2011年10月8日初诊。

患者形体中等略胖,面黄白。右手麻木2个月余,左手亦麻木,晚上睡觉后麻木加重,白天亦麻木,但较轻。汗出无异常,自述干活时可有汗出,不干活则不出汗。二便调,眠纳均可。舌质淡红,苔薄白,有齿痕,脉沉。血压正常,颈椎未检查,但无颈项强直或疼痛。其父曾患中风。1周前曾就诊于某中医,云其不治可能会得中风病,遂害怕而来就诊。

因该患者有中风病家族史,故嘱患者注意血压,注意起居调节,并进行治疗。处方:生麻黄10g,肉桂10g,葛根60g,白芍10g,赤芍10g,木瓜20g,威灵仙10g,鸡血藤30g,甘草10g,红枣10g,干姜10g,姜黄10g。4剂,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服。嘱药后取汗,以遍身微汗为宜。

10月15日二诊:患者第一剂盖被发汗,效果不甚明显,第2剂未取汗,第三四剂均在服药后干活时出汗较多,汗出后身体轻松。现左手已不麻木,右手麻木明显减轻。舌脉同前。患者自述曾于饭前服过一次药,药后饥饿感明显,胃部难受;饭后服药则无明显不适,而且睡眠较以前更好。

遂疏二方:方一供前三天服用:一诊方去麻黄,加丹参30g,生地10g,当归10g。3剂,煎服,每日1剂,服药后不须发汗;方一服完后接着服一诊方3剂,服药后发汗为宜。并嘱如果病愈,不必再来诊治。

10月22日三诊:患者右手拇指桡侧仅有2cm长的部位有麻木感,其余无明显不适,不再要求治疗。

10月29日引来一工友就诊,要求对2cm长的麻木部位进行治疗。纳佳、眠佳。遂疏小续命汤:麻黄15g,桂枝10g,杏仁10g,甘草10g,干姜10g,石膏15g,当归10g,川芎10g,人参6g。4剂,每日1剂,药后取汗。

11月19日,其工友来复诊,经询问得知,谭姓患者服用小续命汤后有小效,但因经济原因,加上手指麻木已经很轻,所以患者不想再进行治疗,故未再来复诊。

按: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的理论,麻黄体质患者大多身体壮实。该患者虽然属保洁工,但其体质并非壮实。适应含麻黄的葛根汤来发汗,患者当属无汗。之所以给该患者服葛根汤,是因为该患者没有明显的汗出,不是麻黄的禁忌症。笔者运用葛根汤加味治疗手臂麻木已属常规方法,不管是脑血管病,还是颈椎病,都可以应用。笔者想说明的是,治疗易汗出的颈椎病,常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不易汗出的颈椎病,常用葛根汤。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葛根必须重用,其用量多在50~100g之间,还常加木瓜、威灵仙、鸡血藤、丹参、姜黄等,疗效确切。需要注意的是,药后取汗这一点很关键。笔者通过临床发现,麻黄配方在前三剂具有发汗作用,随着服药时间的延长,麻黄发汗力减弱,甚至不能将汗发出来。但停服麻黄方剂多日后,再次服用麻黄方剂,仍然具有发汗作用。所以,本案例在第二诊中,前三剂未用麻黄来发汗,后三剂用麻黄方剂发汗,不仅具有发汗作用,其效果亦著。

2 小青龙汤

毕某某,男,22岁,形体中等。2009年9月28日初诊。

主诉患鼻炎多年。刻诊:鼻塞流涕,涕偏黏,多色白,偶黄,遇冷发作,头痛,二便调,舌质暗红,苔正,脉滑。伴咽中如异物梗阻,咽之不下。喝水多,睡后口干。最近情绪波动较大。有泌尿系结石史。治以小青龙汤加味。处方:麻黄5g,桂枝10g,姜半夏15g,五味子10g,细辛6g,干姜10g,甘草5g,白芍10g,厚朴10g,苏梗10g,茯苓20g,石膏20g,黄芪20g。5剂,煎服,每日1剂。药后鼻炎未见好转,但其他症状明显好转。头痛愈,睡眠佳,咽部症状消除。

12月28日,因感冒鼻炎加重而影响睡眠,流清涕、质稀,吐痰,量少而粘,色白,偶黄,汗出,口渴,大便难下但不干,舌质红,脉滑有力。希望调理时兼顾大便。处方小青龙汤加味:麻黄10g,桂枝15g,姜半夏12g,五味子10g,细辛6g,干姜10g,白芍10g,甘草5g,桔梗10g,石膏30g,辛夷10g。6剂,煎服,每日1剂。

2010年1月1日反馈:服药后3天,咳嗽吐痰基本痊愈,鼻塞症状明显减轻,不再影响睡眠,便秘也有一定改善。

按:患者以鼻炎求治,根据鼻塞流涕、咽中如有物阻等辨证为痰饮为患,故予小青龙汤加味。其中,因患者咽中如有物阻,故予半夏厚朴汤;鼻炎日久,故予黄芪以扶正。药后,虽然头痛愈,咽部症状消除,但是鼻炎未见好转,可能与服药时间短有一定关系。后因感冒鼻炎加重而影响睡眠,据其流清涕、质稀、吐痰量少而黏等,仍辨证为痰饮内停,一诊方去黄芪加桔梗、辛夷治之。桔梗能宣肺利咽祛痰,辛夷能宣通鼻窍,因口渴而加石膏以清热止渴,诸药合用而收佳效。

3 射干麻黄汤

王某,女,20岁,形体胖,面白。2009年9月25日初诊。

晚上躺下后咳喘发作,有痰鸣音,憋气,感觉咽部有痰,口干,便秘。2周前因感冒发热,经输液后发热退,但咳嗽未愈。平素怕冷,冬天易患气管炎。治以射干麻黄汤加味。处方:射干10g,麻黄10g,干姜10g,细辛6g,五味子6g,紫菀10g,款冬花10g,半夏10g,大枣10g,桔梗6g,黄芪20g。4剂,煎服,每日1剂。

10月2日二诊:药后喘平,胸不闷,痰鸣音消失;仍轻度咳嗽,晨起明显,咳吐痰量少、质清稀,痰出咳方止;便秘,舌质淡红,脉沉弱。自述冬天易感冒,平素手足冷,背部发冷。证属阳虚无疑,疏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处方:炙麻黄10g,细辛5g,附子15g,黄芪30g,干姜10g,五味子6g,甘草5g。6剂,煎服,每日1剂。

10月9日短信反馈:不再咳喘,汗出和畏寒有所改善,稍有咳痰和便秘现象,已无大碍。

按:该患者诊断明确,感冒后遗留咳嗽,伴喘,当属气管炎。对于此类患者,笔者多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味。但对于该患者,因咳喘发作时伴有痰鸣音,与《金匮要略》之“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相同,故予射干麻黄汤,患者服药后痰鸣音消除而喘无。二诊时,根据患者病史及症状,以阳虚论治,疏麻黄细辛附子汤,同时配伍干姜、五味子等温肺化饮,以收佳效。

4 麻黄细辛附子汤

孙某,男,22岁,2009年12月3日初诊。自述2个月来每逢阴雨天身体困重不适,乏力。患者身材中等,肌肉坚紧,肤色偏黑,舌质淡白,脉沉实有力。纳眠香,二便调。腹诊无阳性体征。处以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味。处方:麻黄10g,细辛6g,附子15g,防风15g,肉桂5g。4剂,机器煎服,每日1剂。药后发汗。

患者第二日晚服药1包后约10分钟未见汗出,遂自行加服1包,约5分钟后大汗淋漓,身体感觉轻松。4剂药后反馈:虽然现在适值阴雨连绵天气,但感觉轻松许多,身体不再困重。

按:麻黄细辛附子汤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属于少阴病方。少阴病的提纲具有“但欲寐”的主证。首先从患者整体来看,绝无热证可言。从“舌质淡,身体困重”来看,符合少阴病的表现,遂选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其次,患者遇阴雨天加重,与湿邪有关,遂加防风。再者,加肉桂的目的在于增强本方的发汗作用,通过发汗可以祛湿。药仅4剂,汗出病愈,可见经方之效迅速。

麻黄细辛附子汤是小方,笔者在临床上常与其他方剂合方使用,如治疗肾阳虚之肝硬化腹水,常与真武汤合方使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肥大所致的阳痿,常与桂枝茯苓丸合方使用;治疗慢性鼻炎所致的流清涕,常与补中益气汤合方使用;治疗肾阳虚所致的遗尿或尿失禁,常与肾气丸合方使用。以上合方使用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5 麻黄桂枝各半汤

郭某某,女,83岁,2011年8月15日初诊。

患者形体消瘦,古铜面色(与在农村日晒有关),身体素来健康,步履稳健,血压不高,无糖尿病、冠心病史,唯耳聋10余年,严重晕车。2011年3月,因右颊部瘙痒,自行用温盐水洗患处数日,未愈;又采鲜蒲公英,揉烂外敷患处数日,病情加重,遂去当地县医院及地级医院就诊,均未明确诊断。此时患者因瘙痒异常而心烦气躁,为治病而四处求医,到当地较有名气的小诊所诊治亦未明确诊断。医生建议做病理切片以明确诊断,并告诉患者家属恐怕预后不良,当时给予抗过敏治疗及消炎治疗。患者因右颊部瘙痒剧烈而无法正常睡眠,纳食亦减。病理切片结果亦未明确诊断,如此折腾3个月左右。

刻诊:经服用消炎药及抗过敏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现每天服用1片激素以维持治疗,停服激素则瘙痒立显。虽服激素数月,但体重无明显增加,形体仍然消瘦。平素汗出较少,现睡眠、纳食较好,二便调。右颊部有一绿豆大小的皮疹,红且痒,无脓头。舌质淡红,苔薄少,脉弦有力。处以桂枝麻黄各半汤。处方:桂枝10g,生麻黄15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10g,炙甘草5g,杏仁10g,蝉蜕10g。5剂,煎服,每日1剂,饭后服,药后取微汗。

正值炎热季节,药后发汗容易,接连发微汗5日,病情大减,皮疹消失,右颊部已经不痒,遂停服全部西药,原来每日服用的1片激素亦停用。唯药后腹胁部出现红色丘疹数处,大约1周后丘疹消失。随访1年,患处瘙痒一直未作。

按:桂枝麻黄各半汤主治“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患者面色有“热色”,即红色、泛红,患者体温上升的可能性比较大;同时,患者皮肤瘙痒,“以其不能得小汗出”,故痒。这句话包含三个症状,即面色发红、汗不出、瘙痒。“未欲解也”说明表邪尚未得到解除,宜汗之。患者患病初期,可能是太阳伤寒证,然日久恶寒已不明显,而且汗出不畅,既非伤寒,亦非中风,是介于伤寒与中风之间的病证,故宜桂枝汤与麻黄汤各半剂汗之。患者以痒为主诉,所以在桂枝麻黄各半汤的基础上加蝉蜕一味以祛风止痒。

猜你喜欢
干姜舌质麻黄
从《神农本草经》论述干姜在经方中的应用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关注麻黄的配伍禁忌
基层中医药(2020年4期)2020-09-11 06:30:42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UPLC-TQD-MS法探讨关木通配伍干姜减毒存效机制
中成药(2018年11期)2018-11-24 02:57:32
干姜粉能散寒止咳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
河北中医(2015年5期)2016-01-08 09: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