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慧娟 张昕 谭奇纹
(山东中医药大学 济南250014)
电针,是在传统针刺疗法的基础上,汲取现代电子理论,在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是毫针与电生理效应的结合。电针方法的采用,使针刺疗法的刺激量可以定量描述。
不同频率电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一些研究者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也得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结论。不同频率电针的镇痛机制己经被韩济生院士[1]所阐述:2Hz频率电刺激可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内啡肽和脑啡肽释放增加,100Hz频率电刺激可促使强啡肽释放,当两种频率交替刺激时,3种阿片肽同时释放,从而产生较强的止痛效果。这一结论已经得到世界的公认,这为临床上利用电针进行镇痛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但是在镇痛以外,电针频率在其它疾病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得出的结论不统一。
1.1 高频电针优于低频电针 钟氏[2]以急性脊髓损伤模型大鼠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2Hz电针组、50Hz电针组和100Hz电针组。选用大椎穴、命门穴作为治疗穴位,通过测定脊髓中的MDA和SOD含量变化,从而确定对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最有帮助的电针频率。结果:3种频率电针均能降低MDA水平及提高SOD活性,从而降低自由基的损害,保护神经细胞,对损伤脊髓的修复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在这3个治疗频率中,100Hz针刺频率对于降低MDA含量和提高SOD活性效果最好。欧氏[3]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不同作用因素比较的可视化研究中在刺激强度为20mA、刺激时间为30分钟的条件下,选用2Hz、2/15Hz和50Hz3种不同的频率进行研究,结论:(l)不同的刺激频率对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2)高频率的电针刺激对中风病恢复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低频率的中风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但50Hz时患者感到不适,故选用2/15Hz作为临床治疗常用频率。
1.2 低频电针优于高频电针 肖氏[4]在不同电针频率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中,得出结论:不同电针频率可影响脑缺血后大鼠在A区、B区、C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且频率15Hz、30HZ效应最好,可能有神经保护作用。而100Hz的频率刺激则无此种作用。郭氏[5]通过大鼠坐骨神经横断的方法构建神经再生室模型,分别采用不同频率电针(5Hz、100Hz)针刺大鼠患侧环跳,足三里,三阴交治疗,观察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和修复情况。结果表明电针能够改善神经肌肉结构、代谢和功能,改善神经肌肉动作电位,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以及肌肉收缩力,促进损伤神经再生和神经肌肉的神经再支配,且不同频率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5Hz低频电针效果最佳,100Hz组次之,早期治疗效果明显。李氏[6]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功能恢复的影响。构建坐骨神经截断后神经再生室,以5Hz和100Hz电针刺激患侧环跳、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每次治疗10分钟,隔日1次,每星期治疗3次,并设对照组,各组分别治疗14、17和20周后,取腓肠肌组织HE染色,测量肌细胞直径、截面积,取其平均值。结果:电针刺激能明显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腓肠肌肌细胞的恢复,其中以5Hz电针组治疗效果最佳。
王氏[7]不同频率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下丘脑β3-ADR 表达的影响的研究中,得出电针内关穴预处理能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STⅡ值、大鼠血清IMA含量、抑制血浆CGRP升高,减少伤害性刺激,从而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且高频电针与低频电针比较作用更明显,其作用途径可能与其降低下丘脑β3-ADR 表达,从而减轻应激反应,起到保护心肌的作用。常氏[8]在针刺家兔人中区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的研究中,观察不同方式的刺激作用于家兔人中区时心率和血压的变化。刺激参数:本实验中分别采用单脉冲(每秒1 个)、每秒5个的短串脉冲(间隔2 秒) 和50 次/秒的连续刺激3 种方式,每种方式均用15v和50v的强度作比较。调整波宽参数为0.5毫秒,刺激持续20秒。3 种不同的刺激方式均可使血压和心率发生变化,但以高强度下的连续刺激使血压升高的速度及幅度和使心率变化最为显著。
林氏[9]通过比较不同电针频率刺激足三里对胃扩张大鼠的拟痛行为学评分和下丘脑内疼痛信息物质P物质、β-内啡肽的影响,探讨不同电针效率的效应差异。低频电针组为连续波,2Hz,脉冲宽度0.5毫秒,高频频电针组为连续波,100Hz,脉冲宽度0.5毫秒。结果:不同电针频率刺激足三里穴均可减轻胃扩张疼痛大鼠的应激反应,这可能是通过促进了下丘脑内的疼痛信息物质P物质、β-内啡肽的合成和释放,且高频电针的效应优于低频电针。
4.1 高频电针优于低频电针 陈氏[10]采用不同频率的穴位电刺激方法对治疗75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疗效做了观察,结果: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对单纯性肥胖疗效有不同的影响,1Hz电针刺激治疗较0.5Hz效果好。肖氏[11]在不同的电针频率对实验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的影响中认为不同的电针频率调节肥胖大鼠的各项指标作用是不同的,在降低 Lee’s 指数、血清 TC、TG、LDL-C、Ins、升高 HDL-C、在调整脂肪形态等方面,100Hz 优于 30Hz。邹氏[12]通过比较不同频率(2/100Hz、2Hz、100Hz)电针在减肥效应上的差异。发现:(1)电针有减缓生长期单纯性肥胖大鼠体重增长的作用,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不影响其体长的增长,且高频(100Hz)和变频(2/100Hz)电针的作用优于低频(2Hz)电针;(2)电针具有降低单纯性肥胖大鼠血清瘦素的作用,且变频(2/100Hz)与高频(100Hz)的电针的作用优于低频(2Hz)的电针,说明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并伴有高瘦素血症时,选择变频或高频电针要好于低频电针。
4.2 低频电针优于高频电针 肖氏[11]在不同的电针频率对实验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的影响中认为不同的电针频率调节肥胖大鼠的各项指标作用是不同的,在升高血清和下丘脑 CCK 含量方面 30Hz 优于 100Hz。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王氏[13]电针对过敏性鼻炎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研究,不同电针参数可以发现:低频电针刺激对于改善鼻粘膜组织中EOS计数和CD4的含量方面较高频电针刺激更有效(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陈氏[14]观察不同电针频率下针药复合麻醉对肺切除术患者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为针刺麻醉电针频率的选择提供依据。刺激频率为2Hz及2Hz/100Hz。 结果:2Hz电针频率针药复合麻醉能部分调节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从而减轻围术期机体的应激反应,保护脏器功能。
首先,电针频率的不同,治疗作用也不同。临床应该根据不同病情来选用。不同版本的《刺法灸法学》中对于电针的密波和疏波的治疗作用的描述是一样的。密波常用于止痛、镇静、缓解肌肉和血管的痉挛。疏波常用于治疗痿证,各种肌肉、关节、韧带及肌腱的损伤。但是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密波(高频电针)和疏波(低频电针)应用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肌肉、关节、韧带等方面,不同系统疾病均可应用。但对不同系统疾病电针的应用频率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电针使用随意性很强,这不仅影响了治疗效果,也导致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出现电针使用比较混乱的局面。其次,不管是高频电针优于低频电针,还是低频电针优于高频电针,相关机制研究在文章中均没有报道。只是推测与良性刺激和非良性刺激有关,[15]使得我们在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对电针适宜频率的选用缺乏理论依据。再次,影响针刺效果的因素较为复杂,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二是给与的刺激条件。这为临床上和实验研究中对最佳频率的选用带来了困难,使研究结果不统一。最后,电针的频率是影响电针疗效的一个重要参数,不是影响电针疗效的唯一参数,目前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多集中于单一参数对疗效的影响,以后的研究应多考虑交互作用,筛选出最优组合,以更有效的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因此,笔者以为今后研究不同频率电针效应时,可以借鉴韩济生院士对镇痛机制的研究,对疾病分系统进行研究,多中心合作,并针对机制进行研究,以便早日形成一个科学的电针参数选用标准。
[1]Bone RC.Toward a theory regarding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what we do and do not know about cytokine regulation[J].Crit Care Med,1996,24(1).163-172.
[2] 钟煜朝,王婷婷,梁 佳,等.不同电针频率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MDA和SOD影响的实验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5):22-23.
[3] 欧阳刚.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不同作用因素比较的可视化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63-67.
[4]肖贻财.不同电针频率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6-37.
[5]郭义,石田寅夫,李庆雯,等.不同频率电针对周围神经再生与修复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3);177-181.
[6]李庆雯,石田寅夫,郭义,等.不同频率电针对大鼠失神经支配的腓肠肌肌细胞形态计量学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04,123(11);38-42.
[7]王晓顺.不同频率电针“内关”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下丘脑β3-ADR 表达的影响.[D].湖北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3-20.
[8]常全忠,田素民,张淑玲,等.针刺家兔人中区对血压和心率的影响[J].新乡医学院学报,1996,13(4):342-343.
[9] 林亚平,彭艳,易受乡,等,不同电针频率刺激对胃扩张疼痛大鼠下丘脑内P物质、β-内啡肽表达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9,34(4):252-257.
[10]陈佳红,赵李清.不同频率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9(25): 4.
[11]肖红玲.不同的电针频率对实验性肥胖大鼠减肥效应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5.
[12]邹碧倩.不同电针频率对单纯性肥胖大鼠相关指标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9-43.
[13]王静云.电针对过敏性鼻炎动物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20-38.
[14]陈妮,马文,沈卫东.不同电针频率对肺切除患者血清IL-1,IL-6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6): 523-526.
[15]杨华元,钟小红,刘堂义,等.针刺仿真手法对高血压大鼠血压及心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J].针刺研究,2008,33(3):18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