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莲华 杨淑娟 班文霞 高海英(呼和浩特职业学院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草原碳汇研究是草原地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也是事关牧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命题。而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产业主体是以对煤炭等矿产资源高度依赖的资源型产业,属于温室气体排放的“高碳地区”,节能减排任务迫在眉睫。
我国是一个草原大国,拥有各类草原近4亿公顷,草原面积约占世界草原面积的1/10 左右,居世界第二位,是国土面积的2/5,是我国耕地面积的312倍、森林面积的215倍。由此可见,草原是光合作用的最大载体,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碳库。
我国草原分布广泛,遍布全国各个省区市。其中,内蒙古草原面积占全国草原面积的20%,是除西藏外六大牧区(西藏、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和甘肃)中草原面积最大的省区,全国11片重点牧区草原中,内蒙古占有5片。内蒙古位于祖国的北疆,大部分土地为天然草地植被所覆盖,草原面积是森林面积的4倍以上,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生态的主体。
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委员们关注的焦点是草原碳汇。委员们一致认为,拥有13亿亩草原的内蒙古自治区,今后应重视草原碳汇价值,发展草业碳汇经济。内蒙古财经学院金融系教授金桩指出,应该将内蒙古打造成为中国重要的草原碳汇基地。他认为,草原生态系统是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场所,是重要的碳汇资源。在低碳经济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加强和发挥草原的碳汇功能,并通过提高草地管理水平来增加草地生态系统的碳能量,是一种低成本的固碳减排途径。
发展草原碳汇经济必须要有良好的草原生态系统作为支撑,否则草原碳汇经济只能变成无米之炊。草原碳汇给我们的启示是,草原越绿越值钱,草原碳汇能力的高低取决于草原生态的状况,只有良好的草原生态作支撑,草原碳汇才能持续发展,而目前草原生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成为发展草原碳汇的限制性因素。
1.草原面积减少,碳汇潜力下降。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草地作为一种资源,它与耕地、森林有着相互转化的关系。为了解决人口增加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一些水热条件好、适宜开垦的草地转变为了农田,导致利用草原开展碳汇的潜力下降。就内蒙古而言,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3次草地资源普查,通过普查虽基本掌握了内蒙古草原资源近60年来的变化情况,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草地面积在不断缩小,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逐年下降。
2.草原退化严重,固碳能力下降。健康的草原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碳储量和强大的碳汇功能,能够在抑制温室效应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保护建设好草原就是增强草原的固碳能力。而随着北方干旱化趋势明显以及大规模、无节制的超载放牧、乱挖滥采等行为,导致草地生态系统正大面积受损,草地退化状况十分严重,固碳能力也随之下降。
3.建设资金不足,草原功能退化。内蒙古草原碳汇市场的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草原生态的好坏。但一直以来,受财力不足的制约,内蒙古在草原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每年每亩投入不足5分钱。西部大开发以来,随着国家加大对生态建设的投入力度,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的投入也有了显著增加,但每年每亩的投入仍不足1元钱。投入少、索取多的现状,致使草原生态建设长期入不敷出,草原生态持续退化,草原功能亦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