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美
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效果观察
叶美
产褥期妇女作为家庭的特殊人群,其身体和心理都发生巨大的变化[1-2]。如何帮助产褥期妇女度过分娩这一特殊时期是学者们和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为此,笔者选择2010-09—2012-09在我院产科住院的初产妇进行产褥期干预,以期能够为促进产褥期妇女身体康复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1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年龄20~40(25.68±6.37)岁;胎儿重量 2.39~4.02(3.26±0.68)kg;孕周 39~42(40.62±0.43)周;观察组50例,年龄20~40(26.25±7.31)岁;胎儿重量 2.37~4.32(3.76±0.65)kg;孕周39~42(40.89±0.48)周。两组年龄、胎儿重量、孕周等方面具有可比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纳入标准 (1)均为初产妇;(2)年龄均<40岁;(3)均能够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4)均愿意配合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的指导和安排。
1.3 排除标准 (1)孕产妇合并其他脏器重要功能障碍;(2)受文化程度、听力或者智力等影响导致产妇无法与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3)初产妇依从性差,不愿意配合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的指导和安排。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产妇则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首先进行提肛运动训练,嘱咐产妇坚持每天锻炼。方法如下:产妇平卧床上,双腿放松,进行缓慢地深呼吸,做收紧肛门及阴道的动作,开始训练时,持续收缩会阴3s后放松,连续重复上述动作5次后,再快速收缩会阴并放松,接着重复收缩会阴,持续时间增加到5s,接着放松,如此循环反复进行10~15min。
1.5 观察项目 观察两组盆腔脏器下垂、张力性尿失禁、产褥期感染和恶露平均消失时间。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两组产妇盆腔脏器下垂、张力性尿失禁、产褥期感染和恶露平均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盆腔脏器下垂、张力性尿失禁、产褥期感染和恶露平均消失时间比较[例(%)]
由表1可见,观察组产妇产后盆腔脏器下垂和张力性尿失禁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和恶露平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怀孕及分娩这一正常的生理过程对孕产妇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分娩时产道及盆底肌极度扩张,导致产后盆底肌松弛甚至部分肌肉纤维断裂[3],对盆底肌功能产生极大的挑战。为此,如何使得产妇尽快且最大限度的恢复产前身体状态是学者们和临床医师关注的焦点[4]。
既往研究显示:持续性指导围生期盆底肌锻炼能够最大限度的优化产后盆底肌张力并减少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产妇产后盆腔脏器下垂和张力性尿失禁明显少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产妇产褥期感染和恶露平均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5]。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产妇通过有意识且有节律地收缩尿道口、阴道和肛门周围肌肉,能够增加盆底肌紧张度和收缩力,同时,也改善了盆底肌血液循环并促进盆底肌张力的恢复,减轻甚至预防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可见,产褥期产妇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能够明显减少盆腔脏器下垂和张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缩短恶露存在时间,减少产褥期感染的发生率,加快初产妇产后身体的康复。
为此,我们在为产褥期产妇提供医疗活动时,指导产褥期产妇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意义重大,直接影响产褥期产妇产后身体的康复。
[1] 周毓萍,王磊,朱怡,等.兰州市社区产褥期妇女对中医护理服务认知和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102-104.
[2] 周锦明,袁晓莉.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2):13-15.
[3] 王雅贤,刘颖琳,陈少青,等.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对改善盆底功能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8):593.
[4] 王新,邓美莲,李桂友.持续性指导围生期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肌张力及压力性尿失禁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308-3310.
[5] 龙秀红.影响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原因与护理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6):1263-1264.
2013-05-13)
(本文编辑:沈昱平)
311500 桐庐妇幼保健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