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超++郑健壮++郑雯妤
摘 要: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业与城镇的“共融”。从产业现状、发展历史、技术水平、品牌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描述浙江省龙山镇家电产业集群的概况。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从六个维度,用具体指标和雷达图分析了集群竞争力。根据上述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引进龙头企业、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相关产业配套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家电产业;集群竞争力;钻石模型;雷达图;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28-03
全球83%的家电产品由北美、亚洲和西欧三个地区生产。其中,北美80%的产量集中在美国以及美墨边境;欧洲则以意大利为制造中心;亚洲以其巨大市场和廉价劳动力将成为21世纪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消费类电子产品中,附加值高的产品由日本及欧洲厂商占据,韩国以低价位的产品进入市场,中国则成为世界各大厂家降低成本和抢占市场的焦点。
我国家电产业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现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颇具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之一。2008年,我国家用电器的总产值超过2 500亿元,主要包括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电视、微波炉、电风扇等,其中,空调占世界总产量的36%,洗衣机占29%,电冰箱占22%。以上数据显示中国家电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
一、龙山镇家电产业集群发展和现状
浙江省龙山镇地处慈溪市“东融宁波”最前沿,是宁波城市北扩、融入上海的重要节点,也是宁波大市产业梯度转移的重要平台,区位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全镇辖区总面积140.86平方公里,建城区10.7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13.1万人(其中暂住人口6.7万人)。全镇现有年产值在2 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28家,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33家,10亿以上的1家,形成了家电、灯具、化纤、厨房用品、五金塑料、模具制造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2011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亿元,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居慈溪市各镇(街道)前列,是浙江省省级中心镇、浙江省文明镇、浙江省旅游强镇。
龙山镇家用电器产业从1980年代初发展至今,产品涵盖电冰箱、洗衣机、饮水器、电风扇等及其配套产品。目前,有规模以上企业13家,职工人数10 000余人,产品50%以上出口欧美、澳洲、中东、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龙山镇的支柱产业。2012年,全年全镇家电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6亿元,利润总额达到958万元。2013年上半年,全镇家用电器产业已经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6.7亿元,占全镇规上工业销售产值的9.7%,利润总额达595.7元,利税总额达819万元。
(一)产业发展历程和特征
慈溪市龙山镇家用电器产业最初以农村富余劳动力自主创业为特色,借助国企改革焕发的创业热情,融合龙山镇特有的自主创业文化而发展起来,整个产业发展历经了3个阶段。目前,龙山镇家用电器产业主要由龙山工业区,范市工业区两大区域组成。
第一阶段:产业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慈溪市龙山镇电器产业起始于一批集体企业(邱洋电器仪表厂,大雁丝绸厂等)离职员工创业而诞生。那个年代,慈溪家电产业刚刚兴起,慈溪的周巷、宗汉、浒山等地已形成了以卓力电器、公牛集团、奇迪电器等为代表的较大规模的家电生产企业。龙山镇当时创业发展起来的一些家电企业主要以生产小型家用电器配件和电机为主,并为上述大企业做配件业务。经过近20年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晨阳家用电器有限公司、九菱电器有限公司等。在这一时期,产业发展的动力主要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镇办企业改革。但是该时期的企业,规模很小,工艺相对简单,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没有整体优势。
第二阶段:集群形成阶段(2000—2008年)。这一时期,一方面,国外家电企业大举进入国内市场,国内部分家电企业开始退出市场,慈溪市的不少家电配套企业一下子没有了业务来源。面对生存危机,龙山镇家电企业开始从专做配套转向整机生产。另一方面,针对国外贸易的丰厚利润,以西贝尔电器、永生电器、长丰电器等为代表的企业开始大量出口销售产品。随着产业进入了快速成长的黄金期,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镇域家电产业集群。
第三阶段:转型升级阶段(2009—)。在此阶段,家电产业链基本形成、市场份额、出口增长幅度和市场竞争能力趋于稳定,这说明产业集群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瓶颈”,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二)技术水平
宁波市各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2个,县级家用电器检测中心1个。有效专利数超200个(包括外观专利)。通过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产品质量安全论证的产品有100多个,有10多家企业通过ISO9000系列、ISO14001管理体系、欧洲 “CE”、美国UL等体系的认证。
(三)品牌建设
多家企业还进行了商标注册,包括“飞兰”、“晨阳”、“海鸥”、“金海鸥”、“韩星”等。代工产品品牌包括“大宇”、“澳柯玛”、“松下”、“三洋”、“小鸭”、“小天鹅”等。共拥有宁波市级以上名牌产品5个。
(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目前,在镇政府的积极引领下,已经成立了龙山商会——家电协会,宁波市质量监督局批准成立的慈溪市家用电器检测中心也开始运行。但总的来说,公共科技创新服务、金融服务、物流以及人员培训服务等平台仍然不能适应集群发展的需要。
二、基于钻石模型的龙山镇家电集群竞争力分析
钻石模型是一个互动的体系,主要包括生产要素、需求、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及结构和竞争对手、机会和政府角色等六个要素,呈现由客户到供应商的纵向关系和由市场、技术到营销网络的水平关联(波特,2002)。围绕这六要素,我们请慈溪市、龙山镇相关专家和集群领域的学者对龙山家电产业集群各个方面进行了评价(见表1)。endprint
根据表1中对各要素的评估,可以用钻石模型六要素分析雷达图(图1)更直观和简单地反映集群竞争力的强项和弱项。
图1 钻石模型六要素分析雷达图
从图1可知,龙山镇家电集群的竞争力最主要的优势在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相关产业体系优势,而其最主要的弱势在于龙头企业的水平较低、品牌建设缓慢、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三个方面,核心是高级生产要素(人才)缺乏。在龙头企业方面,目前虽然有像晨阳电器、永生电器、西贝尔电器等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但与广东顺德的“科龙”、“美的”、“格兰仕”等企业相比,这些企业的市场、技术优势不明显,总体竞争能力明显不足。此外,龙山镇家用电器产业基本上以生产链形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产业重点主要集中于产品的制造环节,其他环节相对较弱,特别是产品设计、品牌运作和终端市场控制等能力薄弱,产业整体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产品以外贸出口半成品或贴牌出口为主,缺乏终端品牌和有市场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在品牌建设方面,一方面,很多家用电器类的企业品牌意识较差,轻视商标品牌在企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企业构建品牌方面仍然面临很多障碍,其中大多数家电产业的企业家表示无力大量投资做广告宣传。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各企业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难以形成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物流平台方面,主要依靠本地大量的小型货运站,“低小散乱”问题十分突出,导致制造企业物流成本较高,第三方物流体系尚未建立。行业协会建设滞后,行业内同质化和无序竞争严重。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需求得不到有效保障。由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集群内协作配套效应得不到有效发挥,生产要素配置不能有效优化。在人力资源供给方面,集群企业多为中小民营企业,大多数还是家族式企业,这使得一方面在引进外部高级人才方面力度不大,另一方面对于本土人才培养也缺乏足够的投入。另外,随着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如何培育和留住熟练技术工人已经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龙山镇家电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产业集群发展需要集群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并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有话语权的环节和层次,从而获取更高附加价值。
1.引进龙头企业,提升集群水平。广东省和江苏省的集群企业竞争力为什么远高于浙江(马玲,2011)?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地方集群内企业学习对象和起步条件的差异。浙江省产业集群多起步于“草根经济”且其后面发展的“路径依赖”特征所;相反,广东省、江苏省和上海市集群发展多起步于台湾企业和世界500强。因此,龙山镇政府应积极推进群体迁入型集群发展模式(陈权,2013),即通过政策措施吸引几家国外技术水平较高的公司入驻集群,带动产业上下游配件企业的整体水平提升。
2.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龙山镇家电集群最突出的问题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尽管规模以上企业都建有本公司的研发中心与技术开发部门,拥有一定量的技术专利。但整体创新体系尤其中小家电企业创新能力的普遍薄弱。生产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技术主导型等创新模式的转化路径是目前苏浙沪典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中三种主要类型(王雷,2013),因此,大力引进或与技术先进的规模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强的营销企业和研发能力强的研究机构合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另外,通过企业衍生、人才流动等内生创新的方式促进大企业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外溢中小企业(刘炜等,2013)。
3.完善相关支持性产业的配套体系。在钻石模型要素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原材料供应商明显存在需要提升。因此,在同等条件下,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在电容、变压器等通用原件及核心部件优先选择龙山镇及慈溪市地区的供应商,并在技术上给予供方支持,实现协同发展。稳固的市场,可靠的供应渠道,通过价值生产环节衍生出一批配套企业,是集群发展的重要途径(张志亮,2006)。
4.提升集群的人力资源。集群快速的扩张造成了企业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一方面,企业迫切需要熟练工人和技术研发人员;另一方面,与其他产业相比,家电产业市场营销人才大大缺乏。政府应该出台鼓励做强做大家电产业集群的人才政策,明确引进人才在住房、子女上学、配偶工作等方面的政策;行业协会要开展企业家、技术人员和关键岗位工人的培训工作;龙头企业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起到标杆和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马玲.基于创新集群的江苏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竞争力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1.
[3] 陈权.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J].中国经贸导刊,2013,(2):42-43.
[4] 刘炜,李郇,欧俏珊.产业集群的非正式联系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以顺德家电产业集群为例[J].地理研究,2013,32(3):518-530.
[5] 王雷.苏浙沪典型产业集群创新模式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2):51-55.
[6] 张志亮,纪建悦,孙岚.从产业集群角度看青岛家电产业发展[J].上海管理科学,2006,28(4):62-64.
[责任编辑 李 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