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位推进模式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11 05:18孙永华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小句主位口译

孙永华

( 山东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

教改与教材教法

主位推进模式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孙永华

( 山东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

语篇分析是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方法,而主位推进模式是语篇构建的重要概念和手段。当前口译教学中,教学重点仍集中在词汇、语法等层面,没有从语篇层面形成对翻译内容的整体把握。本文从主位推进理论的运用出发,针对当前传统教法的不足,进行了主位推进理论在口译教学实践中的有益探讨。

主位推进;口译教学;语篇分析

在当前口译教学中,传统的语篇教学方法仍然为相当一部分教师采纳,在这种“自上而下”的教学法指导下,教学重点集中在词汇与语法学习方面,没有从整个语篇角度出发来分析翻译内容,虽然可以使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有助于语言基础的巩固,但导致很多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徘徊不前,不能从根本上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主位推进模式以及语篇分析理论的不断发展,为语篇分析理解以及口译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一、主位推进模式

(一)主述位理论

主位和述位概念是由布拉格学派(Prague School)创始人捷克语言学家Mathesius于1939年提出来的。在研究中他认为,主位是“话语的出发点”,“是已知信息”,在语篇中属于位于句首的部分,在语篇的论述中相当于起点的地位。他指出一般主位表示已知信息,而述位表示新信息。在此基础上,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进一步发展了Mathesius这一理论。他认为,主位“是充作信息出发点的成分,是小句所关心的成分”,“在句中放在句首的即为主位”,他把句中所要表达的信息中心称之为句子的述位。此外韩礼德还提出了单项主位和复项主位的概念。

(二)主位推进模式

语篇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小句,每一个语篇都会由很多个独立的完整小句构成。每个完整的小句也都有独立的主位和述位结构。当处于静态时,小句的主述位是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的,而如果小句和小句之间发生联系进而构成语篇的话,那么处于语篇非静态环境之下的句子与句子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就是说,在整个语篇信息发展过程中,每个句子的主位之间,述位之间,还有主位和述位之间会按照一定规律前后发生联系,进而使语篇整体能够在意义上前后连贯起来,在这种情形下,整个语篇的发展所按照的发展模式,就是主位的推进模式(the thematic progression)。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理解语篇构建过程中的主位推进模式,有助于提高学习者对整体语篇理解的把握。国内外学者对主位推进的参考模式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提出了不同模式,其中包括,Danes(1974)的五种推进模式,黄衍(1985)的七种推进模式,以及黄国文、朱永生等对主位推进模式的观点。主述位在语篇的构建中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朱永生认为,语篇中常见的主位推进模式有如下几种:

1.主位同一型(或平行型)。每个小句的主位一样,述位不同。语篇第一句话的主位(T)是出发点,其后各句都以该句主位为主位,从不同角度对所引述的同一个主位进行发展,进而形成不同的述位(R)。用T表示主位,R表示述位,该模式如下图:T1→R1 T2(=T1)→R2… Tn(=T1)→Rn。

如:His cousin(T1) is in Switzerland(R1). She (T2=T1) works as a teacher in a high school here (R2). She (T3=T1) has been this country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R3). She (T4=T1) is single at present at her company (R4).

2.述位一致型(或集中型)。语篇的第一句确定了主述位后,其后每个句子的主位都不同于第一句的主位并且各不相同,而且各个句子的不同主位都可归纳为同一的述位,模式如下图:T1→R1T2→R2(=R1)….Tn→Rn(=R1)。

如:Michael Jackson (T1) is a famous American singer (R1). Lady Gaga (T2) is also a pop American singer (R2=R1). Backstreet Boys (T3) are well-known American singers (R3=R1).

3.延续型。语篇第一句的述位或它的一部分继续发展作为下一句话的主位部分,这个新发展的主位又会发展为一个新的小句的述位部分,按照这个模式发展下去,第一句话所包含的新信息在第二句中成了已知信息,第二句中的新信息在下一句中又成为已知信息,不断带出篇章的新信息。其模式为:T1→R2T2(=R1)→R2T3(=R2)→R3…Tn(=Rn-1)→Rn;

如:Nowadays, there (T1) are more and more students reading English in the morning on campus (R1). The campus (T2=R1) in the morning is an especially ideal environment for their oral English (R2). Oral English (T3=R2)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language ability (R3).

4.交叉型。语篇构建过程中第一个句子的主位发展成为第二个句子的述位,第二个句子的主位进而成为下一句的述位,语篇剩余部分依此交叉发展下去。其模式为:T1→R1T2→R2(=T 1)T 3→R3(=T2)Tn→Rn(=Tn-1)。

如:The new movie (T1) was kind of divertive (R1),but Michael (T2)didn’t enjoy it (R2=T1). Because a young foreign couple in front (T3) troubled him a lot (R3=T2). He (T4) turned round and looked at them angrily (R4=T3), but they (T5) had no regard for him (R5=T4).

这四种主位推进模式是主位发展的几个基本模式,此外还有其他各种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实际上我们接触到的英语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情况都不是很典型,不属于某一种典型的模式,而往往是多种模式在语篇中的混合使用。为保证语篇信息的顺利表达,一般在语篇构建过程中,都会有不同的主位推进模式的搭配使用而避免单一模式的出现,达到意义连贯的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分析语篇的主位推进模式可指导读者顺利完成对语篇意义的解读。

二、主位推进模式在口译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们当前的口译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法还占据相当部分,授课过程的重点仍集中在字、词、句的分析上,甚至有教师认为把文章中的句子、词汇记忆语法翻译清楚就基本完成任务了。在这种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翻译内容不能进行有效的系统分析,忽略了对语句的系统性、连贯性达不到既定的效果,导致错误的翻译。

作为语篇构建的重要手段,主位推进模式的恰当运用可以帮助译者实现其语篇目的。主位推进模式应用到口译教学中,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主位推进模式应用到语句分析上,利用主位推进模式对语句进行解读,区分主位述位出现的顺序和所处位置,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翻译内容,进而把握叙述者构建语篇的路径,识别主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合理的语言理解策略,切实提高教学成绩。

作为系统功能语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位理论与语篇的信息流动以及结构有密切的关联性。在解读语篇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主位理论,我们可以理清叙述者语言的整体组织结构,宏观把握叙述者的思路,顺利达到理解目的。由此看来在口译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借助主位推进模式来组织相关教学工作,适度引导学生在主位推进模式指导下认识篇章信息结构,从语篇分析角度来分析语句,有利于学生抓住叙述者的思路,把学习中心从字、词、句等简单方面转移到语篇整体布局上来。通过这种语篇分析模式,学生还可有效地掌握某一特定体裁语篇的特定内容和特征,培养通过寻找语篇信号词来领会整段语句的主旨意义,进而较迅速地归纳出主题思想,最终提高口译能力,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1]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 2000.

[2]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3]黄衍.试论英语主位和述位[J].外国语,1985,(5):32-36.

[4]李荫华.(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5]王琦,程晓棠.语篇中的主位推进与信息参数[J]. 外语学刊, 2004,(2): 48-52.

[6]徐盛桓.再论主位和述位[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5,(4):45-49.

[7]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2): 103-109.

[8]朱永生.主位推进模式与语篇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3):96-101.

(责任编辑:孙建华)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matic Progression in Interpreting Teaching

SUN Yong-hua

(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Jinan, Shandong 250014, China )

Discourse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form and method in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 pattern of thematic progress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cepts and method of discourse construction. In current interpretation teaching,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in the discourse analysis form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nslation content, in stead of the aspect of vocabulary, grammar and so on. From the use of the thematic progression, this paper will analysis the shor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how to promote the beneficial theory in interpreting teaching practice.

the thematic progression; interpreting teaching; discourse analysis

2014-03-14

2012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体化口译能力培养的实证性研究”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CWJJ09)

孙永华(1969-),女,山东烟台人,外语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英语教学。

G420

A

1671-4385(2014)03-0059-03

猜你喜欢
小句主位口译
网络新闻语篇中的主位与主位推进模式特征研究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主位结构下莎士比亚《Sonnet 18》及其中译本分析
短语
主述位理论视角下的英汉小句翻译研究
话剧《雷雨》的语气研究
希拉里败选演讲稿的主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EAP视听说对英语口译关联迁移的增效性——以交替传译为例
论心理认知与口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