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陕西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陕西工业化阶段的分析

2014-04-11 01:34胡铭焓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工业化县域陕西

胡铭焓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西安 710075)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陕西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基于陕西工业化阶段的分析

胡铭焓

(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西安 710075)

目前陕西县域工业化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产业集群是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陕西实现跨越式发展路径的必然选择。陕西在县域产业集群发展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政府改变观念,服务引导县域产业集群化发展。

陕西;县域;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化

一、前言

中共十六大提出我国在新世纪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怎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当前,陕西经济实现赶超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县域经济。与东部发达省份相比,陕西县域经济相对滞后的关键是县域工业化相对滞后,对于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

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麦克尔·波特在基于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研究上,创立了产业集群理论[1]。所谓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专业性生产要素,以分工合作的方式聚集于特定区域的特别领域内,共享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环境,通过各种相关行业机构和组织的协调和沟通,不断积聚社会资本,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实行有效的市场竞争,从而形成小范围内规模大、成本低、效率高、效益好、竞争力强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从区域竞争角度讲,地区通过这些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系统内优势资源的整合必然带来整个区域竞争功能的增强。 其形成的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等投入供应商,又包括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还从侧面延伸到互补产品的制造商、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包括陕西在内的我国西部县域由于地处城乡接壤之地,客观存在市场观念滞后、信息来源狭窄、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为了追求快速富裕,粗放经营方式尤为严重。传统产业附加值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阻碍。目前,我国已经基本进入到工业化社会后期阶段,在未来将更注重生态性、循环性经济发展模式[2],这意味着今后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必然要选择产业集群化的基本道路。

二、陕西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陕西县域产业集群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截止目前,不少县域企业在若干行业上已经表现出了较强的产业吸引力、扩张能力和相对竞争优势。

近年来,陕西根据全省经济发展区域化布局,明确要求各个县域工业集中区要根据当地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产业现状,制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主导产业,相互协作,以期逐渐形成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专业化、集群化转变的集群化发展趋势。截止2013年底,陕西已确定了156个主导产业明确、产业定位合理、地方特色鲜明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其中,关中的县域工业依托高新技术,主攻高科技农业、林果业,主要集中在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建筑建材、机电等领域,比较突出的有纸箱产业集群、果品产业集群、花椒产业集群、奶业产业集群、花炮产业集群、砖瓦机械制造业产业集群等;陕南县域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绿色产业、特色种植养殖业、医药化工、矿产品资源开发、有色金属冶炼等领域,比较突出的有中药材产业集群、茶业产业集群、花卉种植产业集群等;陕北县域工业发扬资源优势,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等领域,比较突出的有能源产业集群、化工装备产业集群和苹果产业集群等。

值得关注的是,陕西部分县域产业集群已经实现了专业化分工,形成了一条龙式的产业链,相关配套行业也越来越齐全。大规模生产使产品及原材料无论从栽植面积和养殖数量,还是产量、品质、效益上都有充足的保证。另外,专业化的分工协作,带动了当地服务业的繁荣。仅2013年陕西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实现营业收入达到6900亿元,是2007年的3.32倍。县域产业集群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工业、农业的发展,在带动地方济发展、推进乡镇企业园区和小城镇建设、带动催生小企业发展、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贡献。

三、陕西县域产业集群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目前共有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集群8000多个,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渤海湾地区。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东部经济增长和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从2012和2013年全国百强县评比结果来看,江、浙和粤三省产业集群发展显著,百强县占到总数的70%以上。例如浙江平均每个县就有3个产业集群,县域人均可支配收入位于全国前20位。目前,陕西县域虽然业已形成一定数量的产业集群,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总体仍处于成长阶段,尚突出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县域产业集群发育程度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堪忧

按照产业集群理论,只有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形成既有竞争又相互合作的网络关系,才能充分发挥聚集效应。陕西县域产业集群大多由相关企业自发“聚堆”生产,尚缺乏系统规划与精心培育。产业集群应有的规模大、成本低、效率高、效益好等集聚效应并未显著呈现,品牌优势、创新优势、扩张优势等竞争优势也未充分发挥。

2.县域龙头企业较少,产业链不够完善

县域龙头企业发展较为成熟,是行业的佼佼者,可以有效带动上下游企业及相关服务快速生长。陕西县域企业中能带动周围企业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相对较少,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较少,显著影响了陕西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3]。与此同时,陕西县域产业链不够完善,很多企业产品处于粗加工阶段,上下游产品及服务配套能力不强,难以通过上下游企业的互动实现产业外溢。

3.县域产业分工不合理,沟通机制不完善

陕西县域产业集群中很多企业却采用相对封闭的大而全的经营方式,企业间难以形成生产经营上的互补,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此外,集群内企业之间信息发布途径不够通畅,使企业间自主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机会减少。链条企业空间集中后所形成的外部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并未出现。

4.县域产业集群经济效益差,创新升级能力欠缺

陕西县域产业集群中很多企业主要从事第一、二产业。即使经济总量位居前列的县域,多数依靠资源产业来支撑,主要属于粗加工行业,精加工、深加工的产业链没有形成,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由于产品老旧,陕西县域名牌产品较少,产品市场占有率低;鲜有企业自主设立研发机构、装备研发队伍,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较少;科技型企业较少,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的联系互动较少,本土的科研机构与企业很难实现供需转换,创新网络很难形成[4]。

5.县域开发区和产业园的发展思路存在偏差

开发区和产业园向来是地方经济增长的引擎。政府一般都制定财税方面的优惠政策来驱动有形资源的聚集,此之谓“政策租”。陕西县域各类工业园区虽然聚集了不少企业,很多企业是冲着政府提供丰厚的优惠政策而来,主要看中的是“政策租”带来的超额利润。不少地县对县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不明,不考虑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盲目招商引资,使得支柱产业较少,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内生动力不足。“政策租”模式下的企业集聚非常脆弱,企业不愿扎根本地,一旦政府的优惠政策不再,这些企业可能就会从园区迁出,向更优惠的地区流动。因此并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也不能带来靠近要素市场和产业链积聚的收益。

6.政府在基础设施、服务体系配套方面介入力度不够,引导和扶持不够全面细化

目前,很多地方与县域开发区和产业园产业集群发展相配套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附近住宅、学校、医院、购物、休闲设施不够到位,金融政策、贷款担保、法律、保险、物流、营销、培训、专业市场、行业协会等配套服务存在缺位。资金支持严重不足制约着陕西县域产业集群发展。调查发现,陕西县域企业的产值规模和贷款规模反差很大。例如,2012年户县纸箱产业集群企业投资共计9000万元,其中来自于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不到700万元,只占投资总额的不到8%。很多企业得不到贷款,资金来源主要采用自筹,这使企业很难做大做强[5]。

四、陕西县域产业集群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积极支持引导陕西县域产业集群发展

首先,制定具体可行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依托工业园区,推进配套完善、产业互补、效益突出、承载力高的“块状经济”(产业集中区)形成。有目标、有重点的培育特点突出、布局合理的产业集群。其次,用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去完善县域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建设、中介评估、包装物流、营销配送等配套服务,缩短企业业务链,带动更多生产者进入产业链条[6]。再次,在龙头企业协助下建立行业协会及行业信息平台,加强信息沟通,建立行业规范。此外,还应在金融、保险等方面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例如:从税收上尽可能给以减免优惠措施,鼓励创业;大力发展借贷金融业,完善担保制度,降低贷款门槛,缓解企业融资压力,成为企业规模生产的强大推手;积极发展保险业,为企业生产解决后顾之忧等。

(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努力推进技术创新,降低合作风险

首先,大力促进校企共同研发、共同受益。县域企业应通过自主研发或购买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先进的研发成果并将其产业化,真正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特别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联合攻关,对研究成果及时进行“二次创新”,使科研成果能尽快投入生产,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积极建立“第三方”中介组织,为产学研全面结合提供服务。应收集汇总产业集群内部技术需求,搜寻科技资源及专家库,撮合供需见面,促成双方诚信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数量与质量。特别是应该建立科学的科研成果价值评价体系,明确体现科研成果价值和企业价值,督促双方对收益分配政策、知识产权归属及后续利益分配问题进行协商并以具有法律意义的书面形式确定下来,使双方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三)努力发展县域名牌产业集群,鼓励特色化发展

首先,大力培植县域龙头企业。对现有龙头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将联系密切、功能互补的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增强产业竞争能力,扩大辐射效应。积极引进和扶持附加价值高、市场前景好、发展后劲足的外向型龙头企业盘活产业链,以更有力的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其次,引导突出县域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应立足特色能源、特色农产品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产业,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再次,应引导生产者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名牌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品牌化推进辐射效应最大化[7]。因为品牌决定产品及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吸引更多龙头企业参与竞争,促使产业集群活力健康。

[1] 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 陈佳贵,钟宏武.西部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阶段性特征[J].开发研究,2007(1):6-10.

[3] 吴旺延.陕西产业集群发展水平提升对策研究[J].理论导刊, 2008(8):78-80.

[4] 王亚玲,邓玲.陕西新型工业化现状、问题及路径选择[J].理论导刊,2009(3):64-66 .

[5] 刘菊芹.陕西县域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以陕西户县渭丰纸箱产业集群发展为例[J].理论导刊,2009(2):70-72.

[6] 冯俊华,梁晓超.陕西果业集群发展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3):27-28.

[7] 刘菊芹.制约陕西县域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集群企业内部因素分析[J].开发研究,2009(6):53-57.

[责任编辑熊伟]

StudyontheDevelopmentProblemsExistinginShaanxiCountyIndustrialClusterundertheBackgroundofNewIndustrialization——AnalysisofIndustrializationStagesinShaanxiProvince

HU Ming-Han

(Shaanx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Xi'an 710075,China)

At present, Shaanxi county industrialization is in the middle stage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China to promot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 cluster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to realize great leap forward development path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 Shaanxi. Shaanxi still has a lot of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industrial clusters. The fundamental methods of resolving the problem are: the change of local government development conception, by offering more convenient services to Shaanxi county industrial clusters.

Shaanxi; county; industrial clus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ew industrialization

2014-06-28

陕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KRM11);陕西省行政学院科研项目(YKT14003)

胡铭焓,女,陕西西安人,陕西省行政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F127

:A

:2095-770X(2014)06-0041-03

猜你喜欢
工业化县域陕西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