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氏家训·文章第九》中的作家素养论

2014-04-11 01:34郭师语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颜之推颜氏家训诗教

郭师语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颜氏家训·文章第九》中的作家素养论

郭师语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中国古典文学著作可谓卷帙浩繁,得力于文学家们孜孜不倦的创作和探索。关于如何从事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古代学者众说纷纭。而《颜氏家训》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则从家族教育的角度传授治学经验。颜之推言传身教,并诉诸笔触,在《颜氏家训·文章第九》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理念。他将文学与品德联系起来,治学与修身并重,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颜氏家训;作家素养;持操;自见

我国家训源远流长,最早可从《周易·家人卦》窥见一斑。散见于《尚书》中《君》、《无逸》、《多士》等篇中的《姬旦家训》是我国第一本有历史记载的成文家训。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庭训》、孙叔敖的《临终戒子》遗文、载于《国语》的《论劳逸》、《列女传》中的《母训》和《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的《曾子杀彘》等,都提及一些家训故事和家训中的内容。

秦汉时期,篇章形式的家训大量出现,如《孔鲋家训》、刘邦的《手敕太子》、孔臧的《诫子书》、司马谈的《遗训》、刘向的《戒子歆》、《胎教》、郑玄的《戒子益恩书》和蔡邕的《女戒》等等,涵盖为人处世之道、治学、胎教等各个方面,极大丰富了家训内容。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训已经臻于成熟,这一时期出现了独立成书的家训专著——《颜氏家训》。《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北齐文学家颜之推的的传世代表作。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写成《颜氏家训》一书告诫子孙。《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其内容涉及许多领域,其中专列了《颜氏家训·文章第九》一篇,点明了他对文学的重视,也看到了“自古文人,多陷轻薄”,[1]221对一些文人提出了批评。颜之推认为“文章之体,标举兴会,发引性灵”[1]222,文章是作者“发引性灵”之作,文学作品的优劣与作家本身素养密切相关。他将文学与品德联系起来,治学与修身并重。那么,具体来说,怎样才能成为一位优秀的作家呢?

一、要重视文学

从《颜氏家训》的全书结构来看,他将《文章第九》单列为一篇,就显示出他自己对文学的重视。

在《文章第九》的开头,他就提出了文学的重要作用:

朝廷宪章,军旅誓诰,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施用多途。至于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1]221

这段话同时提到了文学在“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和“陶冶性灵,从容讽谏”两方面的作用,并以扬雄的例子对文学的作用做了重点的阐述。

或问扬雄曰:“吾子少而好赋?”雄曰:“然。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也。”余窃非之曰:虞舜歌《南风》之诗,周公作《鸱鸮》之咏,吉甫、史克《雅》、《颂》之美者,未闻皆在幼年累德也。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自卫反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大明孝道,引《诗》证之。扬雄安敢忽之也?[1]242

扬雄认为诗赋是雕虫小技而不为,颜之推却不这样认为,他以“大明孝道,引《诗》证之,扬雄安敢忽之也?”对扬雄做了强烈的批评。他列举创作过优秀文学作品的古人在幼年时并没有因为喜欢诗赋而损害品德。相反,孔子说不学《诗》,就不能交流。他弘扬孝道,并用《诗》来佐证。这说明诗赋不仅可以用来沟通交流,还可以陶冶情操,修养人的品德。这么重要,扬雄怎么敢忽视它呢?当然不能忽视,而且应该更加重视文学。

“陶冶性灵,从容讽谏,入其滋味,亦乐事也。”是从个人的角度讲,文学有教化作用。“诗教说”即“以诗为教”,“它滥觞于中国文明的萌芽时期,盛行于西周时期,孔子以及孟子、荀子等先秦儒家只是试图复兴这种具有国家意识形态意义的‘诗教’传统,而经过秦火的洗礼,这种‘官学’传统几乎断绝,直到汉帝国建立以后才得以逐渐重新确立。”[2]96“诗教说”很早就出现,孔子更是将“诗教说”发扬光大,形成儒家诗教思想。孔子的诗教思想认为学诗可以使个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气质都得到提高,但这种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为了“学而优则仕”而服务,最终目的是为了跻身于统治阶层,实现其政治理想,是功利性的诗教。而颜之推在继承儒家诗教思想的同时又有一些自己的见解。第一,他将“诗教”扩大为整个文学,包括那些朝廷宪章,军旅誓诰。他认为不仅仅诗歌,所有文学都有教化作用。将其他文学形式与传统主流的诗歌相并重,这种观点卓远而且在当时具有十分重要的进步意义。第二,针对个人主观而言,他认为文学没有那么多的功利性。他注重的是文学的内在的超功利的价值,意识到了文学的认识作用和审美作用。文学可以提高自身修养,开阔眼界,增长学识,对世事有一个清醒卓远的认识。同时,享受文学、体味文学能够给人带来快乐。

“敷显仁义,发明功德,牧民建国”是从社会客观的角度讲文学的社会功能。“朝廷宪章,军旅誓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和品德,可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具有调解人际关系、聚合社会凝聚力的巨大功能。邹容的《革命军》中说过:“与其讲文学的作用在于干预生活,还不如说文学的优势是干预灵魂。”[3]文学就是通过干预个体的“灵魂”,实现整个社会力量的凝聚化、目标化。这是颜之推独特的眼光和深远的思虑。

对文学的重视,这是作为作家最基本的素养,也是作家区别于其他学者的本质所在。文人对文学的重视,促进了对文学本身的思考,也促使文人对其自身素养的思考与加强,丰富发展了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

二、勿强求天分

颜之推在看出作家与其他学者不一样的同时,也认为文章与其他学问不一样,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非常好的。

学问有利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但成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1]237

做学问有敏锐、有迟钝,但只要肯刻苦努力,即使迟钝也能将学问做的精通娴熟。但写文章不一样,如果人笨拙,即使再钻研思考,也难免粗鄙。所以文章并不是任何人都写得好的,只有具有天才之资的人,才能兴会感发,文章清华。

“自古执笔为文者,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篇耳。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要须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1]239颜之推认为自古至他所处的时代,宏丽精华的文章只有几十篇而已,这也许有些偏颇,存在质疑。但是他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文章盖世的人很少,普通人能达到“不失体裁,辞意可观”就是很好的。这和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不能强求。颜之推的这种看法与天才论有些相近。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一书中是这样给天才下定义:“天才是替艺术定规律的一种才能(天然资禀),是作为艺术家的天生的创造功能。才能本身属于自然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天才就是一种天生的心理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自然替艺术定规则。”也就是说天才的才能是与生具有的,是后天无法替代的,也是他人无法学习和模仿的。颜之推认为学者与作者不同,学者是可以后天养成的,而作者则是需要天分的。写文章这种才能是天生的、既定的,是后天勤奋无法弥补无法改变的。

颜之推的这种观点确实有些道理,但是他把作者素养片面地分为天才之资和普通之士,并且将其归结为先天因素,有些失颇。“我们承认,许多优秀的作家往往具有超出常人的先天禀赋,有着特别敏感的艺术气质和卓越的想象力,这种禀赋为他的艺术活动创造了优于普通人的条件。但是,任意夸大作家才能的先天性质,甚至把某种天生资质看成决定作家艺术创作的成败高下的根本因素,则是非常错误的。”[4]203

三、要坚持操守

颜之推在开篇就将历代文人细数一遍,将其各自的弊病一一地指了出来。他认为文章“使人矜伐,故忽于持操,果于进取。今世文士,此患弥切……”[1]222文章会使人恃才自夸,疏于操守,急功近利,当代文人,这个缺点真是十分普遍的。所以要有自己的操守,也就是要有自己的原则,不仅是做人的原则,还有为文的原则。不能因为外界环境而改变自己文章的态度,要坚定自己的原则。“然而君子之交绝无恶声,一旦屈膝而事人,岂以存亡而改乎?”[1]240文章应该是作者真实的心志外化,而不应该因为外界权力的变化而改变。岂能因为个人存亡就信口雌黄?“在时君所命,不得自专,然亦文人之巨患也,当务从容消息之。”[1]240如果因为君命难为,就恶声肆意,这是文人巨大的缺点,一定要认真思考,谨慎为之。

坚持操守,进一步说也就是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实性,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创作标准。《周易》讲“修辞立其诚”[5]13,“诚”就是真。《老子》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6]191,这里的“信”也是“真”。王充《论衡》主张“辨然否”[7]321、“疾虚妄”[7]244,强调“实诚在胸臆”[7]169,就是要求作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颜之推也是这种主张,但是在此基础上他又主张节制逸气。“凡为文章,犹人乘骐骥,虽有逸气,当以衔勒制之,勿使流乱轨躅,放意填坑岸也。”[1]248从中可以看出其对孔子“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文学理论的继承,追求中和的文艺观。节制感情,强调事物的和谐。否则就会招致“损败”,就像颜之推开篇提到的那些文人一样大多结局悲惨。

四、要有自知之明

颜之推在文章中多次提到一定要谦虚,万万不可妄自尊大。文人应有自知自明,切不可师心自任。

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

吾见世人,至无才思,自谓清华,流布丑拙,亦以众矣,江南号为詅痴符。近在并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撆邢、魏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赞说,便击牛酾酒,招延声誉。其妻,明鉴妇人也,泣而谏之。此人叹曰:‘才华不为妻子所容,何况行路!’至死不觉。自见之谓明,此诚难也。[1]237

从这两段选文中即可看出颜之推以被人耻笑为辱,对自大不明之人深恶痛绝。第二段选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自大的士人,诗赋无才,却大宴宾客,以期扩大声誉。妻子劝诫他,他却自恋地说妻子嫉妒他的才华,至死都没有醒悟。自知之明难能可贵。

今世文士,此患弥切,一事惬当,一句清巧,神厉九霄,志凌千载,自吟自赏,不觉更有旁人。加以砂砾所伤,惨于矛戟,讽刺之祸,速乎风尘,深宜防虑,以保元吉。[1]222

没有自知之明,招人耻笑已是耻辱,更严重的是给自身招致祸乱。所以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都要谦虚,一定要深思熟虑,以保护自己平安顺利。至此也可看出家训为家族利益考虑的功利性。

《颜氏家训》以家训的形式探讨文学创作,教授后世子孙如何进行文学创作以及在创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一方面言传身教,具有现实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又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在家训的思维逻辑中, 文学的价值不会脱离人的立身处世之道而在抽象意义上得到推阐, 它必然服从于家训的功利性价值标准, 即是否可藉以为立身之资、应世之用。”[6]47所以他提到的作者的素养与立身处世之道息息相关。这种注重作者的道德情操,对规范整个社会的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但是他将作者的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混为一谈,没有意识到作者这一身份不同于其他身份所要求的专业素养的不同,认为道德修养是第一位的、基础性的,要求作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却忽视了对作者文学创作的专业素养的重视,在这一方面还有所欠缺。

[1] 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 蔡世华.论先秦"诗教"传统的起源与兴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4(4).

[3] 邹容著 张梅编著.邹容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 唐正序 冯宪光著.文艺学基础理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5] 李鼎祚撰.周易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 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 王充撰.论衡.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论衡卷[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

[8] 蔡雁彬.从家训的性质看颜之推的文学理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

[责任编辑王耀辉]

AuthorialAttainmentintheNinthEssayofYan’sInstruction

GUO Shi-yu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Yunna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Kunming 650500,China)

Yan’s Instruction is not only the first rich domestic instruction with huge system, but also an academic writing related to many subjects. There are many original ideas in Confucianism, Literature, Buddhism, History, Characters, Folklore, and Ethics. Especially the unique ideology and concept of authorial attainment in the ninth essay of Yan’s Instruction deserve our research and reference.

Yan’s Instruction; authorial attainment; moral fortitude; self-consciousness

2014-05-05;

:2014-06-16

郭师语,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先秦魏晋南北朝文学。

I206.2

:A

:2095-770X(2014)06-0049-03

猜你喜欢
颜之推颜氏家训诗教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成立仪式暨“中华诗教深圳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会
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培训部2021年秋季函授班招生启事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教子篇》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借鉴作用
杨叔子当代诗教理论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唤起“诗心”,更要唤起“诗教”
颜之推儿童教育思想对当今幼儿家庭教育的启示
浅析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迪
《颜氏家训》的语言风格及修辞艺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