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2014-04-10 16:46孙宁
考试周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主体性因材施教

孙宁

摘 要: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集理论性、操作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要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广大一线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教学经验。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 兴趣 因材施教 主体性

当今社会处于一个信息爆炸、科技迅猛发展、计算机高度普及和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也是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自2001年9月新课程改革后,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信息技术逐步成为中小学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面对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挑战,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中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符合当今时代的要求。

现代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学目标即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学生现有发展水平的矛盾。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必须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发展相适应。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具备生活实践性,让学生不仅能感觉到生活就在身边,而且感觉到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如何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尤其是利用各种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显然和技术教师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长久以来,国家培养人才的机制中占统治地位的还是应试教育,并不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一线教师进行知识传授时,一味注重应付考试,以分数论成败,而忽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技能的掌握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当以传统方式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一般都是教师进行演示讲解操作,操作完后学生再照着“刻画描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效果并不好,往往接受能力强和以前已经接触过此类内容的学生,还没等老师讲完,就已经完成操作了;而对于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能你演示多遍他也没有搞明白到底如何操作,即使当时学会了操作,也会很快遗忘,还有部分学生在你演示的进程中走神,更有一些学生利用老师专心进行课程演示时玩游戏或做其他小动作,心思根本不在课堂上。这种方式很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关键在于老师如何对其进行引导和开发。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缺乏情感交流。老师一股脑兒地灌,学生依葫芦画瓢地照单全收,教学相长根本无从谈起。下面我就根据实践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开展中学信息技术教学。

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习动力

上信息技术课对于学生而言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开放给他们看网页、QQ聊天和玩电脑游戏等娱乐活动。而计算机的娱乐功能非常强大,如此他们总是充满兴趣和好奇,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愿望,好奇心自然会激发求知潜能,老师不能一味地扼杀,应该想办法维护学生的直接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想办法把这些知识穿插到课程内容中,使得兴趣和知识得到完美的结合。如指法与打字速度练习,其练习过程极其机械和单调,很容易使学生厌学。其实完全可以将课程设计得有声有色,这就要求教师做足准备工作,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与练习层次,同时突出学习的趣味性,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处于愉悦的学习状态之中,便于接受老师教授的新事物。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打字游戏竞赛,然后对胜者进行适当的奖励。此类做法很多,可充分调动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无论结果如何,这种做法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立竿见影的,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缩小知识水平的差距

由于学生家庭条件不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贫富悬殊”现象十分普遍。所以要使用一些评价手段发现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进行分层教学。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参差不齐,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如何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得到一定的发展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认真思考的。如操作课上,学生不顾老师讲课,在下面自己操作计算机,还想办法摆脱老师的教学控制,为了不让这一事情发生,老师让学生把计算机的显示器关闭,结果学生乱成一团,有的直接关主机,有的显示器和主机一块关闭等。这时水平高的学生就喊关错了。于是老师顺势让水平高的学生解释错在哪,并对其进行了表扬,并搬出主机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正确的关机演示。这样既使水平高的学生提升了自豪感,又让水平较差的学生恍然大悟。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面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或给予评价较为灵活的开放型任务。

三、以学生为主体

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设计要围绕学生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其目的就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开展学习,自主探究,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实际教学中要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真正发挥主体性,教师就不能做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成为引导者、合作者与促进者。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进行预习、尝试、操作、探索、归纳等。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让学生自己学会,不要去教;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让学生自己去做,不要替他做;凡是学生自己能讲的,让学生自己去讲,不要替他讲。教师应当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不再是第一位,而要把学生的学放在最首要的位置。

总的来说,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讨。但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模式,只要能实现教学目标,取得显著教学效果,使学生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就都值得我们尝试实践。

参考文献:

[1]艾奉平.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中国电化教育,2001.9.

[2]布卢姆.教育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3]崔洪芳,王金庭,等.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福建电脑,2004.

[4]刘向永.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2001.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主体性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春风化雨,“化”身多维评价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