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4-04-10 15:21徐艳
考试周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运用

徐艳

摘 要: 人本主义教学观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是19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将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推广到教育教学领域的产物。本文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探讨如何把人本主义教学观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以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 人本主义教学观 大学英语教学 运用

一、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兴起的背景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以马斯洛(1908—1970)、罗杰斯(1902—1987)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兴起为先导,有广泛的社会时代背景。进入20世纪后,美国的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精神空虚、道德堕落等社会问题。同时,美国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在五六十年代表现得非常尖锐。面对这些社会现实,以马斯洛等人为首的人本心理学应运而生。当时的西方教育,特别是美国教育中存在着忽视人这一教育对象的弊端。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使教学出现了见“机”不见“人”的情形,忽视了本应作为教育工作出发点的“人”。

三、如何运用人本主义教育观

(一)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facilitating),而不是传统教育中对学生的“训练”(training)或“教导”(teaching),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和帮助者。然而,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用“听说法”和“语法——翻译法”。教师的教学普遍倾向语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过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纯语言能力,课堂上,教师视学生为知识收纳器,课堂教学组织仍然以教师讲解为中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少,教师忽视学生的兴趣、情感、反应,没有把学生当做一个能够独立思考的主体,结果培养出的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较强,但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差,缺乏社会技能,无法从自身独特视角探索英语世界。要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教师首先要从意识上实现角色转变,即由传统教学的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和如何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上,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能够“自由表达”、“自由参与”。教师可以设计演讲、情景表演、课堂陈述等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改变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把自己看成是学习的主体,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还应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什么学英语,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管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以此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展开真正有效的英语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当成一个个有着情感需要的不同个体,尊重学生的情感,对学生真诚相待,设身处地地替学生着想,以情感影响为主要手段,对学习者进行鼓励,促进其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做学生学习的助手,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学生的学习。

(二)营造课堂氛围,降低学习焦虑。

罗杰斯认为实现意义学习的关键是营造有利于学习的气氛。他主张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宽松、自由、信任、无外在压力、无讽刺的良好学习氛围,这也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前提。研究显示,外语课堂焦虑是语言学习所特有的现象,直接影响学生的外语课堂学习效果,也是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最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害怕在课堂上开口说话,害怕与老师目光接触;回答问题时吐字不清、表意含糊,逃避用外语表达一些较难的信息。过多的焦虑会使学生感到紧张不安、自我怀疑,自信心大大降低,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差。针对大学英语课堂焦虑现象,教师应该积极采取一些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课堂策略,创造相对轻松的语言学习环境,降低学生的情景焦虑。首先,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的技巧。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参与对话交流,增加学生语言输出的主要课堂活动之一。教师的提问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交际和语言学习质量的高低。调查显示,过多的课堂提问会导致学生长时间的课堂焦虑,使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应避免过于频繁地提问,尤其要适当减少对学生个人的单独提问,更要避免在学生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要求单独回答问题,可以把学生单独回答问题改为两两对话或者小组讨论。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显示,合作学习对学习者的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在合作小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英语交际时表现出更强的自信。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以合作学习减轻交际忧虑、降低焦虑。再次,教师要科学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过多地糾正和批评会加重学生的课堂焦虑,使学生怯于开口,因此教师要允许学生在练习和发言中犯错,要注意恰当使用课堂鼓励话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把课堂焦虑降到最低。

(三)挖掘教材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加强人文主义教育。

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的同时学习新的文化并形成新的社会价值观念,成长为有思想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正是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极为重视人文学科,认为人文学科比科学学科更能深刻地揭示人的本性,通过这些学科,人更能了解人类的苦难、痛苦、焦虑乃至死亡,从而对其有所准备,通过这些学科,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也就更加全面、深刻、真实。然而,应试教育在中国根深蒂固,不少学校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当成衡量一个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唯一标杆,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唯一标准。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已逐步被降格为技能培训。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入理解和贯彻人本主义教学育思想。首先,教师要深入理解教材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以外研社出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教材中的课文涉及亲情、婚姻、代沟、死亡、种族歧视等人本主义的思想精髓,教师必须把握好这些思想,以便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其次,教师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文导入活动,使学生深刻了解新课文的主题。如,在讲解课文之前,教师可以就课文主题让学生事先准备一个三五分钟的演讲;也可以以影片片断方式作为导入,结合视听影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自导自演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品、短剧等导入新课。

(四)课堂情景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不能同学生的生活经验毫无关系。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转向个人,不过分强调特定学科的知识结构,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纯粹性和抽象性,而是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人生活实践密切联系。首先,教师可在课文导入部分,找出恰当的切入点,设计各种课堂活动,巧妙地将所要教授的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如,在教授《新视野大学英语》第四册“How to Cultivate EQ”一课时,在学生阅读课文前,笔者先让学生做了一些情商测试题,结果大部分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情商较低,部分学生还流露出失望的神情。此时,顺势把课文的题目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讨论回答:“How do you think to cultivate EQ?”然后让学生对照课文,看看自己的回答是否与作者有不谋而合之处。这样的导入使学生意识到所学的课文和自己密切相关,很自然地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学生把整个身心和情感都积极地投进自我学习。其次,教师在词汇、短语教学中,要注意所选例句的情景化,如果只是照搬教参或字典,则往往会造成句子晦涩难懂,脱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如,在讲解“adapt”时,可以提问“How did you adapt yourself to college life?”;在讲解“be in”词组时,笔者指着自己的衣服提问“What do you think of me in white?”,情景化的例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和灵活运用所学词汇。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使学生尽可能地进行体验式学习,有效地促进个体发展。

以上是笔者对人本主义教育观的认识体会。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学生当做一个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生命价值的主体,以此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C.R.Rogers.Freedom to learn:for the 80s [M].Ohio:Merrill,1969.

[2]巫元琼,黄皓.人本主义的大学英语教学观[J].外语电化教学,2008,01.

[3]贾连庆.人本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观[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8(6).

[4]刘宣文.罗杰斯人本主义教学观评述[J].浙江师大学报,1999(2).

[5]毛妙维.人本主义教学观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体现[J].湖北经济学院學报,2011(3).

[6]曾德琪.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探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3(1).

[7]毛亚庆.试论人本主义的教育图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6).

猜你喜欢
大学英语教学运用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翻转课堂在民办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多模态隐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认知构建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思考
转型时期的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特征和对策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