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云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小马过河》的故事,相信你们和我一样记忆犹新。随着新课程的深化改革,进一步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就要像文中小马的妈妈一样,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去“试着过河”。同时,老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有利、有度、得法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掌握一定的方法。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我们也要在教学的实践中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更得法。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不再是预设的,而是自然生成的。师生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思想被彻底解放,而学生的思维也异常活跃,创新的火花不时被点燃,解题思路常常令老师意想不到。
[案例]
刚刚学完《圆的面积》(苏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后,为了加强巩固这一部分知识,我设计了一组练习题让学生解答,其中有下面一道练习题。
出示:图1,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
我先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认真讨论,不一会儿他们就纷纷写出了答案。我在学生中巡视指导,对于学生的掌握情况也非常满意,心想可以鸣金收兵了。于是我让学生刘红说一说分析思路,把这道题作以总结。
刘红:图中要求的是圆的面积,应该知道圆的半径,这个条件没有直接给出。但是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的边长恰好等于圆的半径,因此边长的平方(即正方形的面积)就等于半径的平方。这样根据圆面积计算公式S=?仔R2,可以求出圆面积等于3.14×52=15.7(平方厘米)。
师:刘红说的太棒了,老师真为你感到骄傲!同学们也是这样想的吗?是这样解答的请举手。
刘红很自豪地坐下,其他同学也露出了胜利者的微笑纷纷举起了手。
咦?以王淏为组长的五组同学却没有举手。王淏一向数学成绩不错,我感到很奇怪。
师:王淏,你有不同的意见吗?
王淏: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但我觉得我的做法也是正确的。
(哎?我还真没想到这道题还有其它的解法。)
师:请你将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
王淏侃侃而谈:老师你讲过一个规律,正方形内最大的圆的面积等于正方形面积的,所以我将原图补上了三个同原正方形完全一样的正方形拼成了一个大正方形。如图2:这样圆就成了大正方形内的最大的圆了。
因为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5×4=20(平方厘米),所以圆面积等于20×■=15.7(平方厘米)。
“这种想法可真是与众不同,你太聪明了!”我不由自主地冲着王淏竖起了大拇指。其他同学也不由地向他投去了羡慕的眼光,顿时,教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教学感悟(一):合作让相同的情境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一定能达到自主学习所达不到的效果。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既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又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同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能体会到合作的乐趣:集体备课、集体教研、同年级同学科教师互相听课、评课……这样,教学中的很多困惑都能及时解决。我们也在合作中分享快乐,分享进步。
教学感悟(二):在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一定要细心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做题动态,绝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疏忽,而使一些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得不到展示,庆幸的是我做到了这点。每个学生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都具有学习、创造的潜能。教育必须围绕“保护天性、张扬个性、完美人生”来展开。因为学生个性的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多样化的社会,必然要求教育培养多样化人才。这就要求老师不要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让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这样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感悟(三):老师真不能低估学生,这道题我教了好几年了,从没想到过用王淏的方法解答该题。学生正确理解了所学知识之后,他就会用自己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他这样学到的知识是真正的知识。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本节课让我体会到:当学生发言时,一定要认真听取,不要打断他们的思路;没有经过学生思考讨论的题目不要先讲;在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气氛,使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尝试。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新课改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理念,充分相信学生,放开学生思维,不能低估了他们的能力。
我的教学反思:课堂上出现了非预设的生成——与众不同,这正是王淏同学能够灵活应用老师讲过的知识积极思考的结果,创新的火花瞬时点燃。尽管王淏的解答走了弯路,老师也应该及时地给予充分的肯定,他才有学习的激情。在数学教学中,多样化的算法并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算法优化也不能由老师主观指定,要留给学生一个逐步领悟、自行体会、自我选择的过程。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方案”,而应独具慧眼,充分利用生成性资源使课堂呈现灵动的生机,从而使课堂教学的既定目标能够高效而深刻地达成。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才是扎实有效的,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