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新探

2014-04-10 22:27王晓萍
山东工会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理工科校园文化人文

王晓萍

(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新探

王晓萍

(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3)

理工科大学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已成为高等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任务。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倡导经典阅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人文品位;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经典阅读;校园文化

长期以来,我国理工科大学在办学思想上强调培养专门人才,强调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亟待加强。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高等教育中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人文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民族精神的需要

我国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显然也包括高等教育,并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四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灵魂,文化素质是基础,专业素质是主干,心理素质是保障。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重点指人文素质。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由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理工科大学的人文氛围较弱,学生的人文知识相对贫乏,人文气质有待提高。以笔者执教的齐鲁工业大学为例,在所教的《文学修养》测验中,有一些学生不知道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哪国人;有的同学对经典名著、传统文化漠然视之,而是沉迷于网上聊天和快餐文化。80年代,一些美籍华人教授说过,有些中国留学生ABC很好,XYZ很好,懂得美元英镑,但是不太了解长城黄河,不太了解文天祥、史可法,对于《史记》、《资治通鉴》、《四书》不但不了解,连书名都不知道。这样的人虽然掌握了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但是对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对祖国的情况一无所知,满脑子的个人经济算盘,是不可能对民族对国家有感情的。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既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只有经过人文精神、传统文化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的大学生”。

(二)加强人文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所谓杰出人才,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创新。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要求他的博士不仅要背《老子》,还要通读《论语》,而且会背前七篇。在杨院士看来,“科学人文,和而不同”,“科学人文,不同而和。”科学是理性的、实证的、逻辑的;人文是直觉的、形象的、灵感的,科学与人文的互补交融,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三)加强人文教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加强人文科学的教育改革。美国首创了独具美国教育特色的“核心课程”。以哈佛为例,其核心课程包括外国文化、历史研究、文学艺术、道德伦理、社会分析等方面,其下属的具体科目则有数百种之多,这都保证了学生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都有人文关怀的深厚背景。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已成为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倡导经典阅读,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自2010年在全国大中小学进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试点,要求在语文、历史、德育类课程中融入并强化经典讲解、诵读内容;教育部、国家教委计划用三至四年的时间,筹建“中华诵经典资源库”。开设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解读经典作品,感悟经典所蕴涵的丰富文化或艺术内涵,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通过与经典文学的对话与交流,获得有益的启示,接受美的陶冶,从而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格修养。

我校开设《文学修养》课程,是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以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为主。当然,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多种多样的,《文学修养》课不能涵盖整个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应是“课群”,而不是一两门课程。因此,我校还开设了门类众多的选修课,如《齐鲁文化》、《传统文化漫谈》、《周易解读》、《文学作品与影视改编》、《音乐欣赏》、《外国文学名著导读》、《酒文化》、《品三国》、《公关礼仪》等等。这对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提高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品位,都是大有益处的。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人文品位

笔者在2007年8月在山东威海参加了由教育部主办、山东大学承办的“教育部高校文化素质教育青年骨干教师研修班”。研修期间,山东大学文学院王小舒教授指出,高等院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实质是提倡以人为本的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成长起一定的指导作用,是能够提供“终极关怀”和人生价值的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课程,而是整个校园文化。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是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一直重视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院、各系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如最近组织的“走近五四”大型演讲比赛、“国学知识大赛”、“服装表演”、“摄影大赛”、“才艺展示”等等,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

人文讲座也是提升学校人文品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人文讲座都是主讲人精心准备,最得心应手的内容,主题明确,内容集中,且伴有演讲者的激情,因此容易引起广大学子的共鸣。我校虽常有聘请来的专家讲座,但多以理工科专业为主,人文讲座还不够,需要加强。

(三)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大学的人文教育,不是一般的做人道理,而是把学生当作未来能够领袖群伦的精英加以培养。这就对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伯克利加州大学副校长凯罗克里斯曾反复强调:“教师的素质就是学校的素质。”《礼记》中也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因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文化含量。大学之大,不在于有大楼,而在于有大师。教师的风范力量——正直的人格,洒脱的态度,睿智的见解,广博的学识,丰富的感情,生动的表达等等,都是无字的第一教材,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从而真正完成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使命。

[1]黄万胜.大学理念和人文学[J].高等教育,2007, (5).

[2]李光玉,范华汉.弘扬人文精神与理工科大学的文化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6,(2).

[3]杨叔子.再读《论语》[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3).

[4]张俊超.修读经典锤炼师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4.

(责任编辑:马银华)

G642

A

2095—7416(2014)04—0148—02

2014-07-16

王晓萍(1976-),女,山东莒南人,硕士,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理工科校园文化人文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人文绍兴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人文社科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