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艳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建设,事关高职院校凝聚力的增强,竞争力的培养,乃至形象的提升,是高职院校整个建设工程的主体部分和关键环节,在当前社会对高职院校的期许和需要不断提高和增长的背景中,应该发挥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真正价值,达到对高职院校发展和进步的保障。在庞大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系统中应该有一个统领的精神和意志,文化自觉可以有效避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冲突,降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的阻碍,实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整体而全面地发展,特别是文化自觉的指向作用和评价作用,更可以为高职院校物质、制度和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利实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预定目标。
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我国知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所提出的,是新时期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科学总结,是文化建设过程中必然的历史产物[1]。费先生对文化自觉的阐述为:人们生活在一定文化背景中,人们会产生对其文化和背景进行了解的欲望,希望通过把握自身文化发展脉络,在借鉴其他文化优势,接触不同形式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对自身文化更为深刻地认知、改造,达到提升文化品质,促进文化发展的目标[2]。
一方面,文化自觉是对文化演进历史的自觉,是对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一种自觉式的了解,这是构成文化自觉最为基础的部分,也是文化自觉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文化自觉中最先产生的环节。另一方面,文化自觉是对文化演进和发展方向的自觉,通过对文化发展的自觉可以达到清晰认知,规范文化发展方向,重新定位自我等目标,达到对文化发展和演进的控制[4]。此外,文化自觉表现在对他种文化优势的接纳和吸收上,文化自觉可以建立文化重构和建设的空间和氛围,使文化能够在批判性的吸收中达到对其他文化中优长内容的整理和接纳,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
高职院校是一个技术、科技密集的单位,人员构成和运作方式都非常复杂,只有建立良好的高职院校文化,并通过合理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才能使高职院校文化发挥出引领、辐射和示范的价值,在教育育人的基础上,形成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给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找到重要的根基和血脉。文化自觉性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统领,有了文化自觉性的存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就有了科学的导向,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工作也就能够更加主动和加速。同时,高职院校文化又是文化自觉的基础,只有丰富而坚实的高职院校文化作为根基,文化自觉才能够更好地被激发,也才能够释放出来文化自觉的真正价值。
一方面,高职院校文化自觉表现在物质文化的自觉,这表现校园建筑物、环境等硬件设施上,文化自觉会形成对校园物质文化的改良和促进的作用。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文化自觉表现在制度文化的自觉,制度文化主要在规范性上对高职院校发展进行约束,教学制度、德育制度、奖惩制度就是制度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了制度文化,高职院校就会形成规范性发展的趋势,使高职院校各项工作找到可靠的依据。最后,高职院校文化自觉表现在精神文化的自觉,师生表现出精神文化上的高度自觉有利于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文化功能的全面实现,是高职院校表现出特色和发展潜力的重要一环。
建设什么样的高职院校文化是当前各高职院校主要研讨的问题,由于高职院校人员构成的复杂性出现了多重文化相互交汇的趋势,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不同,进而对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目标设定也存在问题[5],例如:一些人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停留在肤浅的层次,出现了单纯建设和重视形象工程的错误倾向,将现代化教学楼、图书馆的兴建作为文化建设的中心;一些人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作为创造高职院校形象的手段,出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出发点的错误;还有些人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等同为文娱活动,盲目扩大各种文娱活动的规模和数量,导致对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不良影响;还有一些人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等同于高职院校教育,开设了各种高职院校文化课程,认为教育的加强就能够迅速提升高职院校文化水平。上述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种种肤浅的认知会丧失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良机,并且会降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综合价值,形成各种理念上的交锋和冲突阻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进程,形不成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功利化,严重扭曲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意图[6],丧失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对环境、氛围和空间的优化作用,起不到从整体上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性的价值,严重的理念冲突会导致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畸形发展,甚至会形成高职院校的伪文化。
制度是高职院校运行的管理基础,高职院校规模的快速发展会出现制度体系和管理措施上的种种漏洞,进而出现内在建设的问题,不但影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质量,更会影响高职院校的总体发展。当前比较具有典型的代表现象是高职院校在制定各种制度的过程中盲目模仿和大幅度复制普通高校的管理制度[7],而不是通过自身摸索或经验总结和形成的,这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借鉴和抄袭得到的高职院校制度存在着较大的不适应性,无法解决具体的问题,导致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影响。二是,借鉴和抄袭得来的高职院校制度与原有的制度产生严重的冲突,使高职院校各项工作容易陷入混乱的状态。三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制度性冲突会造成核心文化的形成困难,不能从合理和有效的层面上展开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支撑,使整个高职院校的各项建设活动、管理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难于实现发展高职教育的目标。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在不同的主体中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有关学者的分类,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有四个群体:一是,高职院校学生;二是,高职院校教师;三是,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四是,高职院校其他的服务支持人员。由于各主体的人数、年龄、诉求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高职院校各主体之间在价值观、思想意识、行为特点、利益关注点、文化修养、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不能很好协调的条件下,产生激烈冲突的可能。高职院校具有多空间、多价值的特点,与普通高校相比具有更高的自主性和自由操作的范围,这样的实际会提高各种主体间产生价值和利益冲突的可能,进而影响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进程。在主体性冲突中最为代表性的是学生价值理念、思想发展和精神追求出现的与其他各主体存在的冲突和障碍,高职院校要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要认真对主体性冲突加以全面地分析,避免出现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不配合教师教学,学生与管理人员冲突,学生与服务支持人员矛盾[8],进而影响到学生对高职院校的心理认同,出现高职院校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丧失发展主动性,最终出现种种负面问题的产生,导致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失败。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在校人数在增加、办学规模在扩大,很多高职院校都获得政府支持而建立了新校区、新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这些变化给传统高职院校的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当前高职院校已经不再为单一的个体,而是变成一个体系,一个功能复杂、结构庞大的系统。特别是高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生实现分散化教学、住宿和管理后,使得学生产生严重的孤独感,教师产生无力感,形成了高职院校文化上的缺失,使广大师生只能以个体的方式去应对环境的变化,由于没有文化自觉作为支持,导致他们极易与环境产生冲突,加大了高职院校各种建设的困难。
物质是意识的载体,因此,高职院校物质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根基,同时也是教学和科研工作得以全面而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文化自觉可以从高职院校主体认知上规范高职院校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使高职院校景观、风格、硬件、设备符合高职院校物质文化的需要,形成对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创新的引领。
文化自觉可以成为高职院校师生自觉的行为规范、思想规范乃至道德修养,通过文化自觉的加工,高职院校所有成员可以对院校的制度进行重点和反复地审视、研讨、创新,以不断地反省达到对新高职院校制度文化的构建。
以文化自觉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丰富且深化精神文化的内涵,为整个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找到根基和方法。应该看到高职院校存在的特殊性和文化差异性不只是简单的建筑、设施和设备的差别,而是在精神层面这一更高的层次,精神文化的价值在于其主动性,通过高职院校成员共同的努力实现文化向更为深刻、更为人性、更为科学的方向发展[9]。要利用文化自觉的引导性优势提高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建立整体的文化价值和思想价值取向,将每个人的观念和价值观进行进一步融合,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全面促进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其他建设的发展。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需要长期努力、不断强化的系统性工程,必须要经过思想的积累、方法的沉淀,价值观念的不断融合,甚至是激烈地交锋和冲突,只要我们利用好文化自觉这一有利的武器,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观念贯彻到实际和细节工作,就能够将文化自觉的问题处理好,就能够取得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预期效果,在实现高职院校文化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建设出适应高职院校大学生发展的新空间和新氛围。
[1]齐卫平.基于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反省[J].思想理论教育,2012,(01).
[2]雷骥.文化、文化自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辨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07).
[3]陈群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4]毛青松.高职院校文化内涵及其建设问题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06).
[5]叶宗波.文化自觉:多元文化背景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向度[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3).
[6]吴婷琳.走出”职业“误区,加强高职文化建设[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1).
[7]张建华,李乐琳,李国志.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4).
[8]张树斌.校企合作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5).
[9]骆文炎,何瑶伟,冯旭芳.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