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2014-04-10 09:58白书锋高尚荣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虚拟社区高职生现实

白书锋 蒋 娇 王 林 高尚荣

( 1.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2.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8 )

德育与思想政治工作

虚拟社区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白书锋1蒋 娇2王 林1高尚荣1

( 1.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8;2.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48 )

虚拟社区信息的丰富性、形式的互动性、身份的隐匿性、价值的多元性,一方面对高职生提高认识自我、满足自我需求,养成健全的人格和社会性,促进自我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虚拟社区在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它与现实的差异和相互影响也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虚拟社区;高职生;心理健康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这个背景下的高职生,既现实又虚拟,他们通过网络来了解社会,交流感情,参与政治、经济、文化活动。虚拟社区对高职生的心理影响成为影响高职生心理发展变化重要因素。

一、虚拟社区和高职生心理健康

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很快,截止到 2010年,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8所,在校生约占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的47%。高职虽然也会采取通过高考择优录取的方式,但录取的对象也是因达不到普通高校分数线而被淘汰的生源;而且由于近年来校企合作办学、对口单招、单独招生的比例和规模越来越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特点。和普通本科院校学生比起来,高职生认知水平比较低,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受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很大。因此当面临纷繁多样的、个性鲜明的虚拟社区生活时,高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

虚拟社区是发生在网络空间内,汇集了兴趣爱好相同、并具有意识和文化共性的人群的社区,社区成员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交流、沟通,共享知识、经验。我们要把握高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就必须把它放在所处的背景和环境中去。目前高职生网络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学生网民是网络使用群体中最活跃的群体,高职生上网率为百分之百,一方面虚拟社区对他们有强大的吸引力,高职生都不同程度地活在虚拟社区中,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虚拟社区环境对高职生的影响巨大,使高职生很容易在虚拟社区中迷失自己,产生心理问题。

二、虚拟社区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虚拟社区信息的丰富性、形式的互动性、身份的隐匿性、价值的多元性,对高职生提高认识自我、满足自我需求,养成健全的人格和社会性,促进自我的全面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虚拟社区能够对高职生心理健康产生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一)虚拟社区可满足高职生各种社会和心理需求

人是有社会性的,不仅仅有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物质需求,还要有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高职生社会生活不足,在信息时代,仅仅依靠现实生活来满足其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是非常不现实的,而虚拟社区可以起到有效的弥补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职生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

首先,虚拟社区具有仿真性、交互性和实时性,为高职生创造了新的自我实现空间。虚拟社区的仿真性可以给高职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真实的问题和事件的情境,可以是能够培养高职生独立思考和探究能力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是促进高职生形成道德认知能力、合作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协作情境,这使得高职生能够在虚拟社区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感;虚拟社区的交互性,使高职生既可以“一对一”进行交流,也可以“一对多”进行对话,不仅突破了地域、民族、年龄、信仰的限制,而且还突破了现实社区自上而下的交流结构,使其成员有更多的选择性与话语权,更容易消弭高职生在现实生活中因现实政治、经济权力的压力和控制而造成的心理压抑,甚至是自卑,能有效地缓解高职生在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心理健康问题;虚拟社区的实时性,能够瞬间满足高职生在现实社会须经历漫长的过程或等待才能获得的社会需要,使生活和学习更便捷、高效,能获得心理上的自我满足感。

其次,虚拟社区能满足高职生的归属感需要。归属感是人的基本需求。高职生往往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或潜在地存在着归属认同危机感,他们上网一方面是逃避现实中的不如意,寻找情感寄托,另一方面又渴求另类的心理归属或认同。虚拟社区是因成员具有共同的旨趣而形成的虚拟社区组织,高职生徜徉其间,感觉周围“居民”不仅和自己趣味相投、志同道合,而且还可以平等、自由地参与判断、质疑和讨论,因而他们能够从虚拟社区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平等的社会支持和评价,这对于促进高职生自尊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使高职生找到自我归属感。

最后,虚拟社区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高职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基本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一个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一些高职生或因家庭贫困、或因没有考上本科院校、或因就业焦虑、或因恋爱不顺、或因不认可自己的外形等因素而导致自卑,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沉默寡言者,生活与学习中难以建立正常的人际交往,限制了个人能力的最大发挥。但是虚拟社区可以为高职生提供自我实现的新空间。虚拟社区是对现实“熟人社会”的消解,不管现实中你是谁,在虚拟社区中的身份和机会都是平等的,他们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和兴趣来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可以利用自己的爱心行动来安慰受伤的心灵,也可以通过谴责和抨击社会的丑恶现象来为建设和谐、民主、文明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现实中的挫败和自卑在虚拟空间得到了缓解,他们变得更容易接受自己,也能接受他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作为虚拟个体和现实个体的自觉性都得到了提高。

(二)虚拟社区环境有助于培养高职生健全的人格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包括分享、捐赠、帮助、合作、同情、利他等方面的行为都是在观察学习(模仿)中获得的。因此,虚拟社区提供的亲社会经验对健全学生的人格很有好处。虚拟社区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创建了包罗万象的多样化时空。高职生可以在其间固定访问一些讨论区,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可以参与一些网上兴趣小组的活动;可以在一些大型角色扮演游戏中结识一些网友;可以建立网上家园,与网友分享照片、心得体会等;可以去虚拟商店体验创业的乐趣和艰辛;可以去虚拟学校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开拓视野;可以建立虚拟实验室,和天南海北的“道中人”谈论实验数据;可以去虚拟的战场,体验保家卫国的自豪感;还可以去虚拟音乐梦工厂,实现音乐爱好者的美好愿望……可以说虚拟社区为高职生提供了现实生活无法满足的宽广的天地,这对于丰富和健全高职生的人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虚拟社区为高职生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能得到同学、朋友、学校的理解与支持,甚至是能得到心理专业人员或心理医生所给予的指导和帮助。高职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在对成绩终极追求的过程中,必然会忽略精神层面的需要。他们需要被人理解,渴望精神层面的关注,在进入相对学习压力比较小的高职院校后,他们的许多精神问题和需要都会再次显现。高职生向往自由乐园,渴望抒发天性,进入虚拟社区他们不再感到习以为常的上下、左右、前后的方位概念,没有了家长、教师等的教导和限制,也没有了想说不敢说的心理压抑,潜在欲望得以表达,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得到更多的人的理解和认同。这种心理支持,对培养高职生的社会性是大有裨益的。

三、虚拟社会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虚拟社区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同时,它与现实的差异和相互影响也对高职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一)虚拟社区中有限感知体验和虚拟生存会给高职生带来不良的心理反应

在这个无形的虚拟空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典型的人——机交互模式,高职生通过键盘去接触虚拟的世界,看不到电脑另一端的容貌和表情,听不到对方的声音,感受不到对方的快乐和痛苦,冷漠的键盘代替了有血有肉的人的生动形象,这种有限的感知经验,使得人与人之间具有较大的空想性、片面性与欺骗性。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个体长时间感知同一事物容易导致其对该事物的感受性降低,而在虚拟空间还导致了真实性的降低,形成感知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多的信息,也难以唤起或者刺激高职生的真实感受,甚至还会导致其思维混乱,整体思维能力下降,出现认知混乱、“人——机”式偏执交往、迷失自我、人性异化、网络成瘾等不良的心理反应。

(二)虚拟社区中身份的匿名性和现实丧失感会给高职学生带来消极心理体验

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身份、年龄、性别是固定的,具有真实性,这种真实性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相互信任的基础。目前我国的互联网还没有采取实名制,这种隐匿性特点使得虚拟社区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选择或改变自己的身份。据调查,在参与虚拟社区活动的高职生中,有86.15%的高职生在注册时使用了虚假信息,其中使用“虚假姓名、照片”的占43.08%,“伪造身份、经济地位”的占25.89%,“说谎、虚假陈述”的占31.03%。虚拟社区中,现实的道德规范中的自上而下的、外在的约束性和强制性被弱化,因此,当一个“居民”背离了其规范时,“规则”就会让其禁言或者管理员将其删除,但是虚拟社区的隐匿性使得该成员可以化名重新注册进入虚拟社区。因此,虚拟社区的隐匿性特点、规制的弱控制性,使得违反伦理道德甚至是违反法律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这一方面会刺激他们会抱无须负责任的态度去制造、传播假信息,无所顾忌地发泄消极情绪,甚至是辱骂伤害他人来获得某种快感;另一方面这可能会使高职生丧失现实感,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从而在现实世界中体验到更多挫败感和其他消极的心理体验。

(三)虚拟社区环境会造成高职生角色冲突和双重个性

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有很大的不同,现实的交际对象是确定的,信息是明朗、对等的。为了塑造良好的社会自我,每个人都会尽力给别人留下正面的形象,基本会如实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况。虚拟网络改变了所有人的角色和道德责任,交往是非直接的交往,对象是不确定和不真实的,“我非我”,是经过精心包装或者是随心所欲、任性而为的“我”。比如一个性格暴戾的男生,可以以本我的面貌在虚拟社区谩骂攻击他人,也可以化为温柔的女生找个帅哥来呵护自己。这种角色的尝试,是其双重个性的真实反映,既可以释放和舒缓压抑的心理,也可以使双重个性得以保留,致使角色冲突和人格变态。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所带来的虚拟社区环境也将不断发生变化,我们要看到虚拟社区环境对高职学生的积极影响,更要重视其对高职学生的消极影响。加强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其在虚拟社区环境下更健康地发展。

[1]刘欣.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3).

[2]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中南大学,2012.

[3]樊丽.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3,(9).

[4]王帆宇.网络时代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J].继续教育研究,2008,(9).

(责任编辑:付元红)

Research on Virtual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Impac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BAI Shu-feng1,JIANG Jiao2,WANG Lin1,GAO Shang-rong1

( 1.Nanjing College of Chemical Technology,Nanjing,Jiangsu 210048, China;2. Nanjing University of Finances and Economics,Nanjing,Jiangsu 210048, China )

Abundant information, interactive form, concealed identity, and plurality of values of virtual community, on the one hand, meet the nee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elf-satisfaction and self-realiz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healthy personality and promoting the comprehensive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n the other hand, whil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at the same time, virtual community may have its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mental healthy development because of its differences from reality.

virtual community;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2014-10-23

江苏省2011年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虚拟社区对高职生的道德影响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1SJD880056)的研究成果之一

白书锋(1977-),女,安徽宿州人,社会科学部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

G446

A

1671-4385(2014)06-0079-04

猜你喜欢
虚拟社区高职生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基于KANO模型问答型虚拟社区用户需求的分类研究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高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创新
虚拟社区人际关系对旅游行为意向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CitespaceⅢ的国内外虚拟社区可视化研究
基于虚拟社区的定向出版模式
基于自律的当代高职生自我教育探析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