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校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环境保护约束下越商产业重构的思考
——绍兴经济增长新动力与新机制的讨论
李生校
(绍兴文理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随着我们遭遇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管制不断加强,我们不得不从战略的高度正视环境问题造成的冲击,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告别大量耗费能源的工业,转向更绿色的增长。在传统要素驱动增长模式难以继续支撑增长引擎的情况下,绍兴新的增长动力和源泉在哪里?新的机制如何构建?环境保护约束下越商产业如何重构?本文围绕绍兴市委市政府重构产业、重建水城的决策进行了研讨。
环境保护约束;越商产业;重构和升级;经济增长;新动力与新机制
随着我们遭遇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管制不断加强,企业不得不从战略的高度正视环境问题给企业造成的冲击。生态进步是政府管理的目标,我市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告别大量耗费能源的工业,转向更绿色的增长,必然把绿色议程列入经济发展议程。就越商企业而言,也必须改革发展思路,将绿色议程融入战略成本管理,才能保持自己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其社会责任。
当前,在传统要素驱动增长模式难以继续支撑增长引擎的情况下,绍兴新的增长动力和源泉在哪里?新的机制如何构建?环境保护约束下越商产业如何重构?这些都是十分迫切的问题,需要我们做深入的思考。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陷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深度调整期,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这实际上意味着,目前我们的宏观经济背景就是向新模式的转型。这种转型为什么如此艰难而且呈现长期化趋势,其实转型有其内在规律,转型初期,传统的部分快速下降,而新的部分发展比较缓慢,导致整体经济看上去非常衰败,目前就是这种情况;然后是传统部分依然下降,而新的部分快速增长,整体经济开始平稳并向乐观的方向发展;接着是传统部分下降开始缓慢,而新的部分保持稳定增长并远远超越传统部分,市场整体经济表现良好,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研判区域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新机制,需要我们借鉴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从这些理论中得到启发,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增长极理论、梯度发展理论、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引进技术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创新系统理论等这些经典经济增长理论可以为绍兴的增长模式提供指引。
新世纪头十年是我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收入增长较快、居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形成了绍兴经济发展模式,也就是坚持政府与市场有机结合的调控模式,坚持充满活力的混合经济模式,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模式,坚持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相协调的科学发展模式。
从我市自身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出发,结合国内外形势发展新变化,我们对绍兴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实现可能性进行了研判,我们发现,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向纵深迈进,《纲要》实施以来,通过几年连续努力,转型升级到向纵深发展阶段,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基本建立,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发展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
过去十年,我市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出口、低附加值粗放发展模式;受资源能源等要素约束,未来十年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使我市老百姓获得更大实惠,必须继续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绍兴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指出到2020年实现“四个翻番”,这是我市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要求和方向标。
必须看到,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内经济发展进入中等增速期,支撑我市较快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逐渐减弱,绍兴要加快实现“四个翻番”将面临更多挑战。但同时,我市发展具备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新工业革命将引起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巨大变革,我市具备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为承接高层次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进一步深化,为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提供了机遇;绍兴大城市建设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为激发巨大的内需潜力提供了机遇。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发展环境,绍兴要实现以“四个翻番”为核心的“富民强市”,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当前,如何把握发展机遇,不仅需要冷静观察分析,更需要智慧和勇气。从不同角度把脉绍兴经济,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新机制。需要总体设计、系统规划,更要有明确的路线图、新举措。
绍兴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指出到2020年实现“四个翻番”,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找到绍兴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建设大城市,这是绍兴走向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建设大城市是绍兴破解“城市之痛”、“产业之痛”的重大举措。撤县/市设区这个行动有利于全面实施国务院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配置资源要素,整合提升发展优势,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推动柯桥、上虞在更大平台、更高层次释放发展潜力,以更快速度、更广的领域融入长三角,在新一轮发展中赢得新优势。要以加快绍兴现代化进程为中心,使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成犄角之势,相互影响,相互支援,在管理体制、政策导向等方面统筹协调,提升城市经济能量级,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当然,需要尽快从大城市的角度,统一做好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空间布局,协调理顺好各种关系,形成发展合力。
当前我们需要转变增长方式,就要告别大量耗费能源的工业,围绕环境保护管理进行产业重构和升级,转向更绿色的增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治水是推进产业升级的有效推手要根据区域发展特点,狠抓治水,以治水治气等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来有效倒逼、有力推进高能耗高排放传统产业集聚升级。这样做,不仅治水可以真正治本,而且还能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目前正是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绍兴民营中小企业步履维艰,民营中小企业主多有观望彷徨。如何才能让实体经济尽快走出低迷,如何实现内涵式增长视角下的越商转型与升级,应当也必须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而警觉,政府需要加强对实体经济的关心和重视。
在这样的情况下,优化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特别是改善金融服务,更为迫切、也更为重要。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导向,坚决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规律,真正放开民营企业经营领域准入限制,让国资、民资在市场上充分竞争。另一方面,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保障办实业有利可图。企业只有赚到钱,才会进行再投资,只有形成这样的良性循环,才能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要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营造做实做精实业的氛围,从税收优惠、法律支持、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等方面为实业发展提供政策环境支撑。
就企业而论,当前,越商转型内涵式增长有两个可行的途径:一是“腾笼换鸟”,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环境资源约束将更加突出,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难以提高,还会错失发展机遇。“腾笼换鸟”乃必然选择。当前我们需要转变增长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我们遭遇日益严重的雾霾天气,环境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环境管制不断加强,企业不得不从战略的高度正视环境问题给企业造成的冲击。生态进步是政府管理的目标,我们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告别大量耗费能源的工业,转向更绿色的增长,必然把绿色议程列入经济发展议程。就企业而言,必须改革发展思路,将绿色议程融入战略成本管理,才能保持自己核心竞争力和实现其社会责任。二是“机器换人”,在人口红利日趋微薄的情况下,机器换人是大趋势,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逼工业企业推进“机器换人”,提高工业自动化,发展自动化制造部门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使企业升级步入快车道。
绍兴外向型产业有优势,尽管在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仍然是绍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快绍兴外向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需要沿着全球价值链两端攀升与跳跃,实现加工贸易功能升级。尽快出台一揽子促进措施,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机遇,在战略上高度重视企业的转型升级,以国际化的视野,吸引优秀的人才,完善企业治理制度,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
绍兴轻纺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不能放弃,要通过发展区域创意产业来实现轻纺产业的外部效益和产品的高附加值,因此政府要完善创意产业市场环境,发展轻纺创意产业集聚区,特别要以创意产业为区域主导产业,推进电子商务,带动柯桥城市功能升级。
企业家在绍兴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地位,要高度重视发挥绍兴企业家群体特别是创二代企业家的推动作用,调动他们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开发区已经成为我市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力量,今天受资源能源等要素约束,未来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开发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通过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优化开发区的产业布局,统筹全市开发区产业和空间布局,要素应主要用于开发区的优势产业集聚,强化产城融合。
后金融危机时代,是传统产业更替变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期。新兴产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强大引擎。当前,绍兴在许多传统产业领域已经不再具有竞争优势,在新时期,亟须我们重新审视禀赋优势与产业发展的关系,谋求新的竞争优势地位。绍兴的土地、资源、环境容量非常有限,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治理创新和政府民主化变革,成为新时期社会治理需要尽快解决的课题。复杂的经济社会生活,客观上要求一种更有效的治理能力。在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很容易将社会治理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消极防范性的手段,将加强社会治理理解为加强权力对社会的全面控制,以被动防范为手段,以维护现状为目标;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社会治理,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改善社会的状况、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为目标。
总之,转型、改革、开放、创新,是解决绍兴经济增长新动力、新机制的关键所在。
现实中,面对发展中的环境约束,201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重大决策,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治水,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倒逼之举,2013年,绍兴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做出了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决策。
以治水推进转型升级,以重构产业来重建水城,是市委市政府为绍兴转型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重建绍兴水城,准确地把握了绍兴城市定位,抓住了绍兴城市的根本,涵盖了一个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明确了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城市发展方向。
近年来,绍兴在水城建设和古城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施了多轮“清水工程”,形成了古城保护的“绍兴模式”。多年来,市政府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注意到环境保护问题,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和污染治理的力度。但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其他人居环境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很严重。要根本上解决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必须下大的决心。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发展环境,绍兴要实现以“四个翻番”为核心的“富民强市”,市委、市政府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及时做出了“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希望通过实施新时期治水工程,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水城。
对于传统产业占经济比重较高的绍兴和越商群体而言,实现产业重构,并非易事。当前,绍兴市纺织印染、医药化工等高排放、高污染、高消耗产业还大量存在,这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绍兴水城的建设能否成功关键是产业转型,产业转型比水城建设本身更难。重构产业、重建水城,就要以治水来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促进水环境根本改善,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而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在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钱建民强调指出,重构产业、重建水城,是以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抓住了是产业和水这两个关键问题,打出‘组合拳’,是为了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模式,全面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满意度。在今年的两会上,俞志鸿市长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治水为突破口,加快建设绍兴现代水城,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切实加大民生投入,重点办好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治污排涝工程,积极响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方略与目标,把治理水环境作为我市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绍兴水城工作的重中之重。
治水是一个大战略,最重视、做出最大动作也不为过。治水首先能够赢得民心。治水直接关乎百姓生产生活,民众积极支持和拥护。治水能够争创发展优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治好水,生态美化后,能形成强大的无形竞争力,加速集聚商气人气。治水还是推进产业升级的有效推手。污染在水里,问题在岸上,根子在产业,尤其是在高能耗高排放传统产业上。通过治水,可以有力地倒逼越商企业技术改革,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要提速提效,很关键的还是要“壮士断腕”,实行强有力的倒逼。治水是一种很好的倒逼举措。通过治水打造水城,将显著提升城市品位,有利于集聚人才、科技等高端要素资源,有利于发展绍兴文化创意产业、高科技产业,调整绍兴产业结构。重建水城,也将给绍兴旅游带来新的动力。
绍兴市是纺织业大市,近年来,相当多的越商因人民币升值压力导致出口企业竞争力下降,销售压力增加,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考验。转型的关键是商业模式的创新,在当前形势下,纺织行业存在需求萎缩,成本增加,行业利润空间被挤压的现状,外部宏观环境变化导致企业经营、资金等诸方面难以为继。一些企业盲目扩张导致管理成本高,员工招收困难,内部管理不配套,生产经营与销售不匹配,造成了企业在自有资金紧张的前提下还盲目扩大再生产或购置固定资产,过度追求规模效应,这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相违背,使企业经营失控。一些企业深陷担保链风险,目前越商企业之间的互保、联保隐含的派生风险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自身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因涉及互保、联保陷入了风险漩涡,为担保单位承担不良贷款的现象层出不穷。从总体上看越商需要提高效益,需要创新商业模式,才能在新形势下可持续发展。
绍兴主要产业是以大纺织(织布、化纤、印染、服装)、外贸型为特色的经济结构。基础产业都围绕着大纺织概念展开。所以,今天,越商要高度重视产业重构,特别要以绿色理念为指导,围绕环境保护管理进行产业重构和升级,对我市传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绿色经济是全球不可挡的浪潮,如果不面对、加入,只能等着被淘汰,越商不能再等了,企业必须重视转型,重视绿色议程,转向更绿色的增长才有竞争力。就越商企业而言,绿色理念将帮助制造商以主动的方式进行能源管理,将能源视为资源进行管理,而不只是简单地管理商业运营的费用,能给企业带来的额外收益,如通过销售额的增加、顾客反馈的加强、与顾客距离的拉近、企业形象的提升,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当前,我市制造业面临众多困境,不仅面临成本问题,还面临融资问题、管理体系等等经营困难,互联网以及移动电商的出现无疑为绍兴中小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移动电商有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的品牌和拓展渠道,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因此,环境保护约束下越商的产业重构还应当高度关注互联网背景下商业模式的改变,要探索互联网移动化浪潮下中小传统企业的变革与机遇,应用最新移动互联网技术手段,促进移动电子商务服务于更多越商企业,加速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实现电商换市。
[1]沈雪潋.中国经济区划改革与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2]秦德胜,金炜.重建水城:江南水乡新生之旅[N].绍兴日报,2013-10-29(1).
Reflections over Yue-Merchant Industry Reconstruction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n Illustrative Analysis of Shaoxing’s New Power and New Mechanism of Economic Growth
Li Shengxia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haoxing University, Shaoxing, Zhejiang 312000)
As we encounter increasingly grave haze weather, appeal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growing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s constantly being strengthened; it follows that we are compelled to face up to the impact made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from a strategic height, to change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bid farewell to large quantities of energy-consuming industries, and to shift to greener growth. When the mode of growth driven by traditional elements is hard to sustain the engine of growth, there remain questions as to where Shaoxing’s new impetus and source lie, how the new mechanism can be constructed and how the Yue industry can be reconstructed under the constrai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is paper is centered on the decision-making regard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and the rebuilding of water town by Shaoxing Municipal Party Committee and City Hal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aint; Yue industry;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economic growth; new power and new mechanism
(责任编辑周一农)
2014-02-08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2014年重大课题“‘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及其推进机制研究”支持(项目编号125359)。
李生校(1962-),男,浙江绍兴人,绍兴文理学院经管学院教授,越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越商研究。
F270
A
1008-293X(2014)03-0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