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背六法”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厌食中的应用研究

2014-04-10 00:40胡晓丽王雪峰魏巍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1期
关键词:脊背脏腑手法

胡晓丽, 王雪峰, 魏巍

小儿自出生到成人,始终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小儿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生长发育需求,经常会出现肾、肺、脾气的不足表现出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近年来,有研究表明患儿经常感染、肠胃功能下降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的紊乱或低下[1],及早进行儿童保健是保证儿童体格和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小儿推拿疗法是祖国医学之精粹,历史悠久,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通过相应的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经络、穴位或特定部位,从而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病理状态,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捏脊疗法是一种古老的、最早适用于的治疗儿科疾病的外治法,起源于按摩推拿疗法。王雪峰教授在名老中医关娴清教授的指导下,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将祖国传统的捏脊疗法理论及手法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归纳总结,并提出运用点、按、扣、拍等手法,使传统的捏脊疗法得到更进一步地扩充和完备,提出了“脊背六法”推拿[2]。因其简、便、效、廉和绿色疗法的优势,在临床广泛应用,独具特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2-01/2013-06收治的易患感冒、食欲差患儿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28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中男19例,女9例;年龄(3.2±2.5)岁;感冒15例,厌食13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3.4±2.7)岁;感冒22例,厌食1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厌食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文献[3],中医诊断分型参照[4]中小儿厌食症(脾虚食积症)的诊断标准。

1.2.2 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 符合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5]。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8个月至12岁;(3)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患有原发性免疫缺陷疾病者;(2)接受过免疫增强或抑制剂治疗者;(3)有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4)未完成治疗。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对症治疗方法,如反复呼吸道感染采用口服抗病毒制剂或抗生素,厌食使用促进消化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俯卧在治疗床上,运用“脊背六法”推拿治疗每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6]。

1.6 观察指标 治疗后两组的疗效、3个月后两组患儿减少感冒次数、增加进食量。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患者3个月内无感冒,进食量较前增加,体质量增加>0.5 kg;(2)有效:患者3个月内有1次感冒,进食量较前增加,体质量增加>0.3 kg;(3)无效:患者3个月内感冒超过1次,甚至更严重[7]。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Whitney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n(%)]

表1结果说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脊背六法”推拿是在传统小儿捏脊疗法的基础上,在名老中医关娴清教授的指导下将小儿捏脊手法进一步系统化、规范化,发展起来的一个复合性的手法,此种手法包含着推脊法、捏脊法、点脊法、扣脊法、拍脊法、收脊法六种手法作用于背部经脉、腧穴。此法操作部位在腰背部,其中尤以督脉及膀胱经为主。督脉起于胞中,与任脉、冲脉“一源三岐”。又督脉为阳脉之海,为手足三阳经之统摄,维系一身之阳气,对其进行刺激调理,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从而达到防病抗病治病的目的。膀胱经为足太阳之脉,上额交巅络脑,在全身经脉中循行最长,腧穴最多,堪称阳经之最,故此经又称“巨阳”之脉。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位于膀胱经背部第一侧线上及第二侧线相平的腧穴,主治与其相关的脏腑病证和有关的组织器官病证。

“脊背六法”推拿属于绿色医疗,对患儿无副损伤,操作简单,在临床上长期使用,具有疏通经络、调整阴阳、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以及增强机体能力等作用。特别在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方面尤为突出,通过推拿改善患儿的饮食情况和体质,增强小儿免疫能力,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带来良好的影响。《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通过推拿按摩中的常用推、捏、点、按、叩、收等手法对脊背部神经的刺激,促进血液及淋巴组织的代谢,协调各脏腑功能,促进脏腑组织的功能得到恢复和加强,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整体地、双向地调节内脏活动,从而防治多种疾病,以达到“内调脏腑,外治肌肤”的目的[8]。并通过脊背部的神经传导至大脑皮质,加强了大脑的调节功能,使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再通过支配相应脏腑的神经传至脏器,使脏器产生相应变化,以调节机体脏腑的功能,发挥经络传导作用,并通过对腧穴的刺激,促进脏腑气血的运行,达到对脏腑功能调整的目的,泻有余而补不足,使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此则“精神乃治”[9]。

现代医学认为脊背部是主管人体脏腑的植物神经分布的区域,通过刺激这些神经在体表的分布区域,可影响内脏神经体液从而调节相应脏腑的机能[10]。“脊背六法”通过对腰背部的推拿,疏通脊背部经络,刺激腧穴,以达到脊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对全身功能及内脏的双向调节,调整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增进食欲、改善体质、增强患儿的自身免疫力。

近年来中医药在对于儿童保健方面越来越占有一定的优势,现有文献中明确提出小儿捏脊疗法在增强小儿免疫力等方面有着很重要作用。要评价脊背六法对儿童保健的疗效需要进一步通过大样本、长期观察,因此,长时间大样本的随访工作将有利于中医疗法对儿童保健的总结归纳。

[1] 李凤敏,王爱华,张海燕,等.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412-1413.

[2] 贾广良,胡晓丽.王雪峰教授提出的“脊背六法”及其在脑瘫康复中应用[J].医学综述,2008,14(1):146,149.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75-1277.

[4]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6-107.

[5] 胡仪吉.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1988,26(1):41.

[6] 王雪峰,贾广良.“脊背六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临床应用机制浅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1(1):17-19.

[7] 王燕.捏脊治疗脾胃气虚型小儿厌食症56例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7):1768-1769.

[8] 汪国宏,吴建贤.推拿疗法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9):849-851.

[9] 周信文.实用中医推拿学[M].5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07,489,516-517.

[10] 程宾,董晓斌,谢杰,等.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脑瘫中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与临床疗效之间相关性研究[J].福建中医药,2005,36(2):4-6.

猜你喜欢
脊背脏腑手法
层递手法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论筋性脏腑病❋
父亲的脊背︱︱︱献给我的父亲m李茜
父亲的脊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研究进展
脏腑疏通术
游唱在呼伦贝尔的脊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