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词义的模糊性

2014-04-09 10:58张红娟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1期
关键词:模糊性词义汉语

摘 要:模糊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语言科学理论,正逐步发展壮大,作为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汉语,毫不例外地充当了其中重要的一员。汉语词义的模糊性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它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存在很多缺点。通过了解汉语词义的模糊性,可以帮助人们发现语言的美,提高人们学习汉语词汇的兴趣,从而便于人们更好地学习汉语。

关键词:汉语 词义 模糊性

一、引言

词义的模糊性通常指词语所表示的意义往往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不同词义概括范围的边缘之间,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如“青年—中年—老年”之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从哪一岁开始算中年,哪一岁之后算老年,再如“好”与“坏”、“高”与“矮”、“胖”与“瘦”等等也都是相对而言,其间并无明确的界限。所以说,词义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但词义的核心部分一般来说却是明确的,一个词的意义所指的现象虽只有一个大致范围,但其必须包含能与其他现象区别开来的特征。

二、语言的模糊性产生的原因

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界自身的概念界线模糊

在人类的语言中,用文字表达的许多词语的概念的边缘其实是不精确的,这与自然界自身的概念模糊不清有很大关系。例如对时间和空间的划分,霍克斯说:“时间和空间其实是一个连续体(continuum),没有固定的不可改变的界限或划分,每种语言都按照它自身的特殊结构去划分时间和空间。”如春、夏、秋、冬这四个词语在日常用语中所表达的概念就是模糊的,它们之间很难找到泾渭分明的界限。虽然在季节的分期上,我们规定了从几月到几月是季节的变换,但这个规定与实际是很不相符的,只有一个粗略的情况,是一个参考。

客观事物自身的模糊性是形成词义模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以“人”这个概念为例,“人”既可指具体的个人,也可作为整个人类的概称。又如中学课本中讲“农田卫士——青蛙的发育过程”,即蝌蚪逐渐发育的过程。小蝌蚪从小小的受精卵开始缓慢发育,随着时间的推移,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个前腿。此时,它有4条腿,像青蛙,却又有蝌蚪脑袋和长长的尾巴,还要经过一定的发育过程,尾巴消失,才变成真正的青蛙,这中间的过渡就是一个模糊的阶段。再如,古老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就是人们把各种动物身体上某种独特的部分集中起来,组成一体,形成的一种模糊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动物。

(二)人的认知能力

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模糊性,使人们在认识某一现实现象时,并不能面面俱到,一般是对其总的形式和发展趋势作出判断、概括和总结。以“马”为例,只要提到“马”,不论其肤色、大小、公母,都是用“马”来称呼,但在古代,它们是有不同名称的。此外,还有如“河马”“海马”等非马类的动物。《现代汉语词典 》对“河马”解释是:哺乳动物,身体肥大,头大,长方形;嘴宽而大,尾巴短,皮厚无毛,黑褐色。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头部露出在水面以上,产于非洲。而“海马”是一种海洋动物,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性能,即海马是雄性负责生育后代。尽管“河马”“海马”和“马”有一些相似之处,虽然我们用“马”来指称它们,但它们并非真正的“马”。只要一谈“马”,我们大脑里通常出现的是奔腾的骏马形象,很少有人会想到“河马”“海马”等非马的动物。

(三)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文学作品中,由于表达的需要,存在很多夸张、比喻的现象。例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丰富而生动的比喻和夸张给作品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它不仅有助于意义的表达,而且利于情感的宣泄。成功的比喻和夸张,可以创造出惊人的艺术效果和丰富而深刻的意境,使作品出彩。在文学创作上,诗人广泛而大量地使用了比喻、夸张等手法,尽管在形象的表达上是具体的,但在表意上还是很模糊的。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对句中的“三千尺”,我们绝不能望文生义,它只是一个模糊的说法,用来形容瀑布很长很长,尽管如此,整句诗却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从迷糊中得到精确的感受。

(四)描写手法的运用

描写手法在文学里的使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没有描写,就没有文学的生命,就没有文学形象的塑造。描写手法的运用导致模糊语言在诗歌、小说和散文中的普遍存在。如《陌上桑》对罗敷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没有直接用最确切的词语来形容罗敷的美,而是通过其他人不经意的表现,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罗敷的美,但美成什么样,我们只能靠想象,作者只是通过词义的模糊性来表达艺术的效果。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对杨贵妃的描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可从佳丽间的比较和人们观念的改变来感受到杨贵妃美的极致,但却又没有具体刻画,只能通过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来抽象。再如李延年的“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亦是运用了此法。由此可见,在文学作品中运用词义的模糊性,可使语言简练的同时传递出足够多的信息,从而提高语言表达的效率。

(五)经济、地理、社会、历史等因素

一般,乡村的“高楼”只是三四层,而大城市要在10-20层之间,才能称得上“高楼”,这是由经济原因造成的词义的模糊。再如“发达”一词,在中国,可能上海、广州、北京、天津等才称得上是发达的城市,但跟诸如美国、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城市相比,“发达”的意义就变得模糊了,而这中间就是经济在起作用。

又如“高山”,平原地区较大的土丘就会让人觉得是“高山”,而在真正的山区,它就只能算一块平坦的土地,这个“高山”的词义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这就是由地理原因造成的。endprint

解放前,我国人民生活困苦,平均寿命相对较短,年过半百就给人老态龙钟之感,绝大多数“老年人”实际也不过四五十岁。解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也越来越长,“中年人”的概念就定义在40—50岁之间了。到了现代,生活条件的明显改善,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们的寿命不断延长,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现在对“青年”“中年”“老年”的界定和过去早已不同,如过去15—25岁是青年,而现在30多岁还可定义为青年。时代在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这就使得词汇的含义的模糊性不断增加,但这也是不可避免的。

三、词汇意义模糊性的表现

(一)在日常言语交际中

很多情况下,对语言模糊的合理使用可使语言更加自然、大方,更好地表达感情,取得更好的沟通效果。有时,人们的沟通并不需要非常准确,关键要能相互理解,以实现沟通目的。因此,在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方面很是灵活。例如:

甲:“你最近过得好吗?”乙:“还好。”或“还行。”或“老样子。”

回答“还好”“还行”“老样子”等,它的词义都很模糊,但却是得体的,如果用数字准确来回答,如血压90-120,心跳70次,反而累赘、可笑。

又如,当A和B在告别时:

A:“有时间来我家坐坐。”

B:“好的,我会的。”

这是送别的客套话,A的“邀请”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时间,但这要比精确的时间“明天19点30分05秒来我家坐坐”,要得体得多。采取合理的表达方式,可以照顾到听众做出选择时可能有的困难,也使得听话人做出拒绝的选择时,不使说话人处于窘境。

人有时出于“委婉”或“礼貌”的需要,不得不利用词义的模糊性。如:

甲有困难找乙帮忙,可乙帮不了甲,就说:“这次我恐怕帮不了你的忙了。”

乙用“恐怕”这一模糊词语缓和地、间接地表态,既清楚地表达了“拒绝”,又充分照顾到了甲的面子,不至使拒绝伤害到甲的感情,话语得体而礼貌。

(二)在文学作品中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也很愿意使用语言的模糊性,或者故设模糊以创造一种意境,来表达某种感情,从而使文学语言具有美感。法国著名诗人马拉美说过:“过分精确的意义会使你把模糊的文学变得面目全非。”齐白石说他的作品是“在似与不似之间”,歌德也说过美在“真与不真之间”。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写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中的“绿肥红瘦”这个成语的字面意义,可以说是模糊的,可恰恰是用“肥”“瘦”这样的模糊词修饰“绿”和“红”,才达到了一种奇妙的效果,荡漾出独特的美感。秦观《鹊桥仙》的“柔情似水,佳期如梦”,绝妙之处就在于拿“柔情”“佳期”这样的模糊性词语用来比喻限定,“似水”“如梦”都是不可捉摸的,但却写尽了“柔情”“佳期”,可谓言简意丰,寓意深邃。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只有“荷塘”和“叶子”是清晰的,其余的遣词则是模模糊糊的。但“曲曲折折”“弥望”和“田田的”却散发出了只可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模糊美。

(三)在广告语言中

通常,语言表达力求较高的语言效能,像广告语言,往往就借助不确定意义的模糊词语和在特定语境下表达模糊语义的精确词语来实现其最终目的。如:

(1)“牛奶香浓,丝滑感觉。”这是德芙巧克力广告。“丝滑感觉”是什么感觉,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它可以说是一种心理体验,令人着迷。用丝绸来形容巧克力细腻滑润的感觉,意境高远,富有想象力。

(2)“轻如微风,柔如浮云。”这是某服装品牌的广告,什么样的风才算微风,浮云到底有多么柔软,这是无法精确描述的,然而那种柔软、舒服、轻盈飘然的感觉不言自明,令人心驰神往,达到了宣传产品的目的。

(3)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广告词简单而又意味深远,朗朗上口。因为发自内心的感受可以脱口而出,正是其经典之所在。但这则广告语同样利用了词汇意义的模糊性,“好极了”到底好到什么程度,无从而知,那么就有待消费者来购买和品尝鉴定了。

词汇意义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柔性和张力,为语言交际功能的充分发挥提供了灵活性和用武之地。通过上述事例,我们看到了语言的巨大魅力,以及语言呈现出的缤纷色彩。

四、词汇意义模糊性的妙用

(一)词义的模糊性在故事中的妙用

读《阿凡提的故事》,真令人忍俊不禁。且看其中一则:

大阿訇(我国伊斯兰教称主持清真寺教务和讲授经典的人为阿訇)理发总不给钱。

一次,阿凡提给他刮脸时问:“你要眉毛吗?”“要,当然要!这还用问!”

“嗖嗖”几刀,阿凡提把眉毛刮下来递到大阿訇手中,阿訇哭笑不得──谁叫他说“要”呢。

“你要胡子吗?”阿凡提又发问了。有了上一次的教训,阿訇赶紧说:“不要,不要!”

又是“嗖嗖”几刀,阿凡提将胡子刮下来扔到地上。

阿訇火了,阿凡提却说:“我不都是照您的吩咐做的吗?”

故事中的几个“要”和“不要”,可以作不同的解释,换句话说,它的语义具有模糊性。“你要眉毛吗?”这里的“要”,阿訇理解为“要保留”,而阿凡提却执意“要剃掉”。胡子呢?阿訇说的“不要”,指的是“不要刮掉”,而阿凡提却依“不要保留”的语义来处置。聪明的阿凡提,正是利用语言中词义的模糊性达到了捉弄阿訇的目的。

模糊语言在日常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而且人们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它。

(二)词义的模糊性在名著中的妙用

古人的经典诗词有大量模糊词汇的运用,那些广为流传的优美诗句同样不可避免地运用了具有模糊意义的词语。

例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无限”一词就颇有争议,也颇具模糊性,什么是“无限”,本身就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有谁能穷尽夕阳的好,道尽夕阳的美,又有谁能用确切的词语把夕阳的美景绘声绘色地描述出来?一个“无限”就达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至高效果。“黄昏”二字同样也使用了词义的模糊性,黄昏概括了夕阳落下、余辉播撒的那个时间段,如果作者用了确切明了的时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六点”,当然也可以,且六点比黄昏更加具体精确,可使读者明白地知道此诗所作的确切时间,明白六点时的景色最美,但这精确的词语却显得直白、单调,缺少意境和想象的空间,没有丝毫引人入胜的感觉,但“黄昏”二字就在不经意间为本诗营造了无限美好的意境。不同年龄、不同阅历、不同情趣的人,读此诗时就可以在脑海里想象迥异的情景。当然,这得益于作者的独具匠心,对词语的选择和推敲是至关重要的,从而使词语意义的模糊性发挥了它的独有优势。

五、词汇意义模糊性在运用时的缺点

自然,人们对模糊语言有时也难免产生误解。请看一则小幽默:

丈夫(行窃归来):“看,收获不小吧?”妻子:“你干这种事时,为什么不替我和孩子想想?”丈夫:“我想到了。不过这家商店没有女人和孩子的衣服。”

妻子所说的“替我和孩子想想”,是一种模糊说法,指的是“犯罪后果”。作为盗窃犯的丈夫,显然产生了误解,才引出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笑话。

其实,语言表达有时候需要模糊,但有时候则需要精确。在科学领域内,人们往往需要用精确的词语把客观事物描述得非常准确、精细。如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给萨达姆的最后通牒就是极其精确的:“必须于1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午夜12点以前。”而且,这个时间是必须精确的。还有,我们外出乘车,无论是坐汽车、火车,还是飞机,时刻表上的时间都非常精确的,否则不仅会造成交通拥堵、乘车不便,也不利于交通的管理。

词义的模糊性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只有在该精确时精确,该模糊时模糊,交际才能正常进行。同时,如果懂得慎重而巧妙地使用,词义的模糊性就能为我们的语言交际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张静.汉语语法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叶蜚声,徐通锵著.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吕叔湘,朱德熙著.语法修辞讲话[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7]邢福义主编.语言学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岑运强主编.语言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张红娟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273165)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糊性词义汉语
学汉语
西行学院成语班
根据认知语义学浅谈英语单词记忆法
追剧宅女教汉语
英汉数词的模糊性及其翻译策略
汉语与拼音
大少不同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从修辞学角度看汉诗英译的模糊对等
模糊性词语在修辞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