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蓉洁
【摘 要】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的现象比较普遍,由于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手机变相成为了游戏、攀比的工具,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管理。一方面学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另一方面学生口服心不服,挖空心思要把手机带进校园,班主任没收学生手机往往就成为了点燃师生矛盾冲突的导火索。本文提出通过巧用心理效应,充分挖掘班主任的教育智慧,以堵疏结合的形式来化解师生间的这场“手机危机”。
【关键词】职业学校;手机;心理效应;教育智慧
随着时代的进步,通信技术日新月异,手机不断更新,与科技时尚充分结合,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同时也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各地的学校想出了很多办法,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现象仍然很普遍。近年来,关于如何管理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话题更是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在2010年全国“两会”上,就有来自教育界的人大代表建议要通过立法来限制或禁止未成年人使用手机。
一、管理学生使用手机而引发的“战争”
学校是明文规定,禁止携带手机,这个没收手机工作肯定是落到了班主任头上,在学校,班主任像特工一样每天监视着学生,生怕学生把手机带进来。然而,很多学生在和学校“打游击”,手机照带不误,悄悄放在书包,乘着老师不注意的时候,时不时拿出来玩,就像小品里面说的:防不胜防啊!
案例一:学生吴某带了最流行的iphone4手机,在下课时不停地向同学炫耀新手机的种种功能。一群人拥在一起玩,这一幕刚好被校长看到,校长责令我这个班主任立即没收手机,没想到却惹来一场风波。在我没收他的手机时,他强烈地抵抗,说学生也有通信的自由,还说老师侵犯了他的人权。最后,吴斌的父母还出面苦口婆心地说,手机是方便他们和儿子联系,希望学校能把手机还给他。按照学校规定,必须没收手机,可是没收后,引发了师生巨大的矛盾,师生关系紧张。
案例二:在刚刚进行的单元测试中,我居然发现有一位同学作弊,平时一般不带手机,临考试突然带手机,把背诵的材料用手机拍照功能拍下,放在口袋悄悄地看,这位平时很乖巧老实的学生让我大为震怒,批评她不仅作弊、还携带手机作弊,警告处分、检讨外加家长保证。
案例三:王同学最近经常上课睡觉,脸色很差,经过明察暗访,发现他虽然白天不用手机,晚上回到寝室,就用手机上网,上到很晚,严重影响休息,为了支付手机费,他一天只吃一顿饭,用完了,还要问同学借。为此,我又联系了家长,原来家长并没有给王同学买手机,是他用平时的生活费节省下来买手机,由此我让家长把手机带回,希望家长了解学生生活费的动向。
小小的手机,给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让我觉得有点焦头烂额。
二、手机使用情况调查
克里希那穆提说:“只有当你缺乏理解的时候,才有掌控的必要。如果你已经能够把事情看得很清楚,自然就不需要掌控了。”为了深入了解情况,解决手机问题,我首先在学生中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包括3个方面:①手机的拥有率;②手机来源;③手机实际使用的情况。调查对象:高一246名新生,有效问卷回收237份。
调查显示:①手机拥有率:高一在调查237名学生,有207位拥有手机,手机拥有率为87.3%。②手机来源:从手机的调查来看,97%的学生是用父母的钱买的,3%的同学是用自己的零花钱或生活费购买。③手机实际情况:联系家长97%,给同学发短信47.6%,听音乐37.1%,手机QQ聊天45.7%,看电子书21.9%,玩游戏 84.6%,购物31.5%。查手机字典10.2%
可以说,中学生携带手机是弊大于利,那么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手机,正确使用手机。不是让老师说服、父母禁止、制度规定。而是自己权衡利弊去正确使用手机。
三、巧用心理效应,引导学生用正确态度去对待配置手机
就现实而言,无论哪所学校都不可能完全做到阻止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因此与其堵而阻之,不如疏而导之,教育引导学生用正确态度去对待配置手机。教育是与心理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用心理理论指导教育工作,一定会给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帮助。
1.南风效应——润物无声、不令而行
“南风效应”源自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相互打赌。看看谁的威力更大,谁先把路上行人的大一脱掉谁为胜。于是北风发威,它一阵紧似一阵地刮起寒风,想以此把行人穿的大衣脱掉,可结果是北风越是呼啸,行人的大衣裹得越紧。南风则吹起了徐徐的暖风,随着温度越来越高,越来越热,行人慢慢解开了扣子,继而脱掉了大衣,最终南风战胜了北风。北风和南风都想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
有的学生携带手机是为了和家人联络方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采取了一些人性化的做法:在运动会、春游、秋游、校庆等日子允许学生携带手机;周末不能回家的留校生,可以用手机和家长联系;去外面采风实习的学生,还必须配置手机。这样的做法比“一刀切”实际上又“切不了”要好的多,也得到了学生的理解与欢迎。有的学生带手机进学校纯粹是为了娱乐,为了满足这种需求,我开放了教室的电脑,允许学生在课间听歌,有时候我自己也会到教师和学生一起听,一起分享他们喜欢的歌曲。这样,既解决了课间娱乐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手机带进校园问题,还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2.“拆屋效应”——梯度协调、巧妙转移
鲁迅先生说:“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可以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接着提很小的要求,在心理学上称为“拆屋效应”。我先允许学生带手机,让他试试一个星期克制自己不开机,对生活有什么影响;或者让他带来手机,交给老师保管,等到与父母要同电话时,再从老师那里拿过来。一段时间后,学生发现,原来不用手机也是可以的,他也是有自制力的。
3.“链状效应”——各个击破、破解从众
“链状效应”即俗话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指人在成长中的相互作用。“从众效应”是指在群体作用下,个人调整与改变自己以与其他人更相似。为了破解“从众”,形成良好的“链状”,我采取了各个击破的方法,先从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入手,培养自律的榜样,再由这些榜样去分化、说服、带动其他人。这样链子越接越长,手机越来越少,最后就形成了良好的“链状效应”。比如上文提到的王同学同学,他买手机就是一种从众心理,大家都有,他省吃俭用也要买一个,为了支付手机费用,他还节衣缩食,形成了恶性循环。他的同桌是体育委员,在班委的集体不带手机倡导之下,他也逐渐改变,没有了手机娱乐市场,就把手机归还给了家长。
4.“超限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叛逆的心理现象。这个效应启示我们,在批评或者表扬学生时,应该把握“度”。否则非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出现反作用。对于那些不改的学生,我们不要想毕其功于一役,而要从身边着手,以实例来启发他,以利弊来说服他。尽量少用没收的办法,尽量不用检讨的形式,给他设定几个步骤,利用多方面的力量去做工作,运用各种手段去化解矛盾,最后达到目的。比如刚才提高的吴某同学,自我意识比较强、家境比较富裕,父母给他买了最流行的iphone手机,在我没收后没多久,我把手机还给他,告诉他,他的行为一定意义上很高调、很炫富、这和现在的“低调”的文化主流不相衬,从这个角度去引导他,告诉他带手机进校园的危害,慢慢地去感染、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果还是继续没收手机,可能起到的就是反作用。
四、挖掘教育智慧,化解规范学生使用手机的难题
1.召开班会,健全制度,发挥规章约束的作用
全国优秀班主任李镇西老师曾说:民主的教育是讲究妥协的教育。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妥协是师生双方都勇敢地接纳对方观点中的合理因素,服以真理以完善自己的认识,体现的是相互尊重。这样,学生才能在使用手机是想到自尊和尊重他人。由此,我组织开展了“我看职高生带手机”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思考4个问题:①我是学生,学习任务重,精力放在哪里?②我是消费者,我该怎样消费?③我是独立的个体,我要不要随大流?④在我没有极强控制力的情况下,我要不要带手机?在辩论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学生们发现,手机问题实质上是消费观与时尚观的问题、理性思维的问题、身体健康的问题。最后,师生共同制定了《使用手机班级公约》。主要内容包括:上课或者集会时不能携带手机,手机只能设置成关机或静音;不得已不要接听或拨打电话,必须在课间、不影响他人时;一旦发现学生在教室使用手机,一律没收,视情节严重于周末、月末甚至学期期末领回,并承担一定量的义务劳动。其次、住校生午休、晚自修时不能使用手机、以免影响他人。
2.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发挥规范管理的作用
在对学生违规使用手机的处理意见达成一致时,我对违规学生的手机进行了妥善的保管。保管期间,我把学生的手机SIM卡退还给学生,因为SIM卡涉及学生的个人信息、个人隐私、通讯消费等,这样做是对学生隐私权和财产权的一种尊重,同时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另外,我还要出具“暂代保管”的回执作为领回凭证。在回执中,根据违规试试确定那个领回手机的时间和领会人(家长或学生本人)。这些做法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充分体现了学校管理程序的正当性,能有效地对手机进行管理。
3.多方配合,加强联系,发挥桥梁沟通的作用
在每个学期的家长会上,我都要与家长进行沟通,您的孩子确实需要手机吗?您能做到不定期检查使用孩子使用手机的情况吗?其次,我要求家长务必做到不在上课时间给孩子打电话,不能一味地满足孩子频繁地更换手机的要求,以免纵容其攀比心理。同时,我还充分利用校讯通系统这一平台,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学生在使用手机方面的情况。
4.信守承诺,树立威信,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学记》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弗行。我要求自己也要以身作则,绝不带手机进教室。学生确实因事急需与家长联系时,可以在学校免费给家长打电话,甚至可以无偿使用我的手机。
五、人机和谐——相得益彰亦有时
经过一段时间的手机“整风”,老师们反映上课时间班级里再也没有使用手机的现象了。很多学生公开地表示不想再做手机的奴隶了,有的干脆存在我这里等周末回家。手机的好处也显现出来:家长和学生联系更加方便,对手机管控也及时了;学生的安全有了保障。这次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大家取得了学校范围内不能使用手机的共识,但是学生的情况会反复,同时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
六、结语
学生使用手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职高生可塑性大,不能一味地禁止,尊重学生使用手机的权利,不是迁就、更不是放纵。手机事件只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在漫长的教育长河里,需要我们了解学生的心理,运用心理效应去智慧地解决问题,那将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四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第二版
[2]茱迪斯· A·迪尔奥著,潘林译.师生沟通技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3]张大均,江琦主编.教师心理素质与专业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4]莫雷主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