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常见经济风险的成因及预控对策

2014-04-09 14:03马晓华李爱娟
市场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预控施工方业主

◇马晓华 李爱娟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经济发展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多,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潜在的经济风险越来越多,工程招投标、建设合同谈判与签署、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质量管理、工程劳务分包等环节都是经济风险的频发区。施工企业只有加强对各种经济风险因子的分析和预控,有效化解风险,才能确保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一、在建筑工程中实施经济风险预控的意义

如果把建筑工程比喻成一枚硬币,那么“风险”与“收益”就是这枚硬币的两面,可以说两者是如影相随、相辅相成的关系。正是因为风险是项目实施中必不可少的“副产品”,所以想要对经济风险有明确的认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就必须建立经济风险预控意识,通过科学手段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识别,建立有效的风险预控与防范体系。这其中,对工程项目中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是风险预控的关键,需要决策者、管理者必须拥有正确科学的预测、分析风险的能力。只有具备了正确评估风险的能力,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制订预案,对工程实践中的多种风险防患于未然。

建筑工程的投资方、施工方、监理方都需要认真做好经济风险预控措施。

对建筑工程的投资方而言,只有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潜在风险控制到最小,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建设指标按计划得以落实,从而保证建设投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

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方而言,掌控并防范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意义更为重要,是施工企业实现节约成本、提高工程质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目标的重要保障。

对建筑工程的监理方而言,加强风险预控不仅有助于保护己方的商业利益和市场信誉,同时也有助于投资方、施工方等多方利益的平衡与实现。

二、建筑工程中经济风险的常见类型

1.招投标环节的经济风险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竞价的话语权几乎全掌握在工程发包方手中,所以就导致在很多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参与投标的施工企业为了能够顺利中标而竞相压价,这样与实际造价成本严重不符的报价一旦中标,必然会使施工企业和工程发包方都陷入巨大的经济风险之中。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以下因素造成的:

第一,是因为市场竞争而引发的建筑市场自发调节造成的。由于目前建筑施工企业过多,工程建设项目却相对比较少,为了生存和发展,施工企业必须降低利润率去想方设法多拿项目,使员工、工程设备不至于闲置,所以他们在招投标阶段很少掌握主动权。尤其是在和其他施工企业展开竞争时,最可能见效的竞争手段就是压低造价,以达到中标目的。

第二,工程量清单项目与计量规则之间存在的差异,也容易导致招投标阶段的报价风险。

第三,一些建设项目的业主方对项目设计等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比如对项目初步设计的深度理解不够却提前开始了招投标;而施工方对建设项目的了解主要来自业主方的介绍和施工设计图纸,所以此时也不可能了解透彻。如此一来,就容易造成施工方的竞标文件计算的工程量清单与实际施工量不符,会为双方、尤其是施工方埋下经济风险的导火索。

2.建设合同签署环节的经济风险

我国不少业主单位、施工企业都比较缺乏风险意识,施工企业是“一切为了中标”,而业主单位只简单地追求低价格,降低建设成本。这种偏离实际、很多条款有失公平的合同,执行起来并不能真正保护双方的利益和权利。更有甚者,有些建设合同的内容不够详细,条款过于粗糙,且违背合同双方互惠互利的法律原则和市场原则。比如,有些业主仗着自己在谈判中的优势地位,把工程建设中几乎所有的风险都在合同中约定由施工方承担。面对不公平待遇,有些施工企业会选择“策略性地暂时接受下来再说”,但是在具体实施中施工企业肯定要想方设法与之抗争,或者偷工减料降低建设标准,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总之,不平等、不详尽、不规范的建设合同,在实际执行中很容易引发双方的争执和矛盾,甚至导致最后对簿公堂。这种做法,对双方来说都是经济风险隐患。

3.施工管理环节中的经济风险

施工管理环节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经济风险主要发生在以下领域:

首先是工程施工方案存在的风险。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常常遇到各种不确定因素,施工企业大多使用“四新”形式的技术性建筑工程施工方案,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设备方面、技术原因、施工环境、工作人员等因素有缺陷,加之施工复杂性特别大,而“四新”方案对技术标准要求非常高,因此随之而来的经济风险就会加大。

其次是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的风险。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到位,就很难避免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的发生。根据笔者对大量工程实践的分析,导致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的最大原因在于,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安全操作生产条例以及施工技术规范操作,各种违规行为不但容易在安全方面留下隐患,还会直接导致建设质量出现问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容易导致延误工期,使项目按时完成的难度加大,导致业主方的经济惩罚,也是影响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

再次是业主方临时提出加快工程进度的决定,施工企业既得不到业主关于改变工程进度方面的补偿,又要加快工程进度,致使原本的施工计划被打乱,这些都会给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最后是地质、气象等自然原因导致的风险。

4.劳务分包环节中的经济风险

我国建筑行业的人员主体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这些人员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较低、综合素质不高,用人单位又不愿对其进行培训,所以导致施工队伍的人员素质颇不理想,留下经济风险隐患。

三、预控工程管理中经济风险的主要对策

1.提高施工队伍的人员素质

高水平的建设工程质量离不开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做支撑,而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必须由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来构成,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下大力气提高人员素质,以人员素质的提高来封堵管理漏洞、杜绝违规操作,通过规范内部管理和监督体系消解各种风险因子。

2.掌握投标报价方法,提高报价水平

不论是业主方还是施工方,都要树立符合市场规律和法律精神的招投标理念,端正认识,建立科学态度,本着公平公正、互惠互利、诚信守约等原则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特别是施工企业,要认真测算工程成本,做到科学评估,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对投标报价慎重处理。同时对工程决策、立项以及施工、竣工等各方面加以详细计划。对工程报价事先要进行专家评审,确保报价合理,在竞标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清晰的思路,慎重投标,正确确定最低报价,避免因为压低价格而遭到经济损失。

3.经济管理与工程技术管理相结合

现代建筑实践强调工程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两者脱节会为工程顺利实施造成各种困难,比如在施工实践中,常出现施工设计与施工实际脱轨的现象,工程造价人员根据设计方案制订了预算,但在现场施工中却出现了一系列与设计不符的实际问题,预算与实际的造价存在差异,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这主要是因为在我国普遍存在着造价工程师不参与施工方案拟定、施工技术人员不参与工程造价的现象,如此做法就容易造成 “懂经济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经济”的尴尬局面,所以造价工程师要和设计工程师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将两者的专长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工程造价和实际施工费用不符合而导致施工成本上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工程活动面临的经济风险较为广泛,需要工程的业主方、建设方以及监理方从战略、战术、运营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风险监控和预防。总之,建筑工程经济管理是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多种专业知识的完美融合才能提高对潜在经济风险的分析和判断,并及时做出防范措施,从而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猜你喜欢
预控施工方业主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施工方参与回购的建筑供应链协调及应急策略
花盆坠落伤人 业主负责赔偿
探究业主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监理预控在工程实施中的有效应用
论合同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联系
浅谈监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发挥应有的作用
建设工程管理中施工方的签证管理
浅谈业主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