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艳
物流业是涉及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与海上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邮政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配送业、流通加工业、物流信息业等多个领域的行业,这些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如金芳芳(2012)以1995—2009年全国以及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的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但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比较低,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有所差异[1]。高秀丽等(2012)运用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经济增长与物流业的长期关系和因果关系,结果显示短期内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物流业的长期发展会促进经济增长[2]。但是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物流产业对经济的总体增长的关系研究,很少对不同物流方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好的沿海省份,为满足发达的制造业需要,广东省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广东省发展物流业也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广东省政府积极规划并出台各种政策予以扶持,2006年制订并实施的《广东省流通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2008年7月出台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都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物流产业。2008年12月发布的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也要求重点发展物流产业。其次,广东省的基础设施良好,已建成较完善的海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通车总运程、高速公路、公路密度等指标在全国名列前茅。此外,广东还有毗邻港澳的优势。广东省是我国物流业发展较成熟的地区之一,因此本文以广东省为例,研究各种不同物流方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指出广东省物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近年来由于政策大力支持,广东省物流业的发展情况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研究广东省物流产业的文章层出不穷。对于广东省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广东省拥有比较完善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2)广东省具有巨大的物流需求。(3)广东省涌现了一批较具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4)广东省物流业受到政府政策支持。但是广东省物流产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息化水平低,制约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标准化水平低,影响了物流配送效率,并致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企业还保留传统“大而全”的思想,物流外包意识弱,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不足;物流产业政策体系不完善,物流产业规划混乱;高端物流人才缺乏等。
物流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这种促进作用究竟有多大?很多学者运用了各种方法量化指标,探讨物流产业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早在2007年李超峰运用菲德两部类模型探讨分析了广东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但是他的实证并未发现物流产业对广东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3]。此后李松庆和刘娟娟(2009)的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对物流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4]。2012年,李松庆再次对广东物流产业的经济影响进行分析,他通过比较广东结构效益指数值和物流产值的变化趋势,发现广东物流业对地区经济结构优化有促进作用。金芳芳(2012)[1]、高秀丽等(2012)[2]的研究更加深入,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具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地区促进作用不同,物流产业的发展程度不同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不同。目前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的实证研究很多,但是缺乏对其中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
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究竟是物流业促进了经济增长还是经济增长促进物流业的发展?郑幕强(2009)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以广东省为例对物流能力与经济发展进行双向因果关系的分析,发现物流业发展对广东经济的增长有显著的单向促进作用[5]。周启良(2011)根据协整理论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其结果也表明货运周转量对广东省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单向促进作用[6]。但是高秀丽和王爱虎(2011)的研究则表明广东省经济增长对物流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还不显著[7]。这些学者尝试从物流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入手,探究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但是仅仅研究因果关系显然是不足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由学者对物流产业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不同的物流能力或者物流方式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作用。如郑幕强(2009)将物流能力分为主体能力、客体能力和载体能力,并分别探究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结果显示它们对经济增长具有单向促进作用,但是这样的研究很少[5]。事实上,随着物流业发展的深入,不同的物流方式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发展没有饱和的物流方式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往往是显著的,但是当其发展饱和之后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会减弱,如果发展过分饱和,由于成本的增长,会对经济带来负向作用。本文尝试以广东省为例,研究不同运输方式对广东省经济的贡献,从而找出发展没有饱和的运输方式,为广东省物流产业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有前文的阐述可知,物流业是涉及到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与海上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邮政业、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配送业、流通加工业、物流信息业等多个领域的行业,但是主要领域集中在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内河与海上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这五个行业,所以本文主要选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运输总额作为自变量。反映区域经济情况的指标主要有:(1)国内生产总值(GDP):区域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从生产的角度反映该区域总体的经济发展情况;(2)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各种经济类型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对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零售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的总和,从消费的角度反映区域总体的经济发展情况;(3)工业生产总值:工业企业的生产总额,反映区域工业企业的总体发展情况;(4)农业生产总值:农业企业的生产总额,反映区域农业企业的总体发展情况。本研究的数据范围为1995-2010年度数据,所有数据通过查阅《广东省统计年鉴》获得。
1.回归模型
各种不同运输方式对广东省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可以通过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本次回归分析主要检验:一、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运输是否促进广东省经济的发展;二、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运输对广东省何种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工业还是农业?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DEVELOPMENT表示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包括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工业生产总值和农业生产总值。X表示不同的运输方式的货运总额,分别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运输总额。
2.回归结果和分析
本文运用SPSS Statistics17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运输总额为自变量,分别以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工业生产总值和农业生产总值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回归结果如下页附表。
附表 实证结果
由上面附表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四次回归的结果都是显著的,说明各种运输方式的货运总量能较好描述GDP、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工业生产总值及农业生产总值的情况,拟合程度较好。
(2)民航运输和管道运输对GDP、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工业生产总值及农业生产总值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民航和管道运输的发展还没有饱和,广东省民航和管道运输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铁路运输对GDP、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工业生产总值都有显著的负作用,即铁路运输货运总量增加时,GDP、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工业生产总值会减少。这说明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几乎接近饱和。但是铁路运输对农业总产值有显著地促进作用。这可能与农业生产地一般处于边远地区有关。如农业较发达的茂名市,只有两个火车站,其下面的高州县、信宜县只有一个火车站,高州盛产荔枝、龙眼、香蕉等,但是不集中,种植散户过多,距离火车站过远对于其远销有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广东省铁路运输业在工业发达地区发展接近饱和,应该向农业发达地区延伸发展。
(4)公路运输对农业生产总值具有显著的负作用,这说明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公路运输业接近饱和了。事实上广东省农业发达地区湛江和茂名的公路网密集,截至2010年,湛江市公路通车里程21491公里,达到全省通车里程的11.3%,是广州市通车里程的2.4倍。茂名市的公路通车里程15609公里,也达到全省通车里程的8.2%.从经济区域来看,山区的通车里程为69678公里,比珠三角通车里程多13830公里。从数据上来看,农业发达地区的公路运输情况非常好。
(5)水路运输对农业生产总值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010年湛江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688万吨和1104万吨,是广州的21.58%,是深圳的47.18%。茂名港口货物吞吐量为1104万吨,仅为广州的8.87%,是深圳的19.38%。而其他农业较发达的地区如梅州、阳江和肇庆,他们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45万吨、68万吨和189万吨,仅为广州的1.16%、0.55%和1.52%。由此可见,水路运输在农业发达城市的发展有待提高。广东省农业较发达的地区,如湛江、茂名、阳江、江门等都是临海城市,通过水路运输远销农产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以广东省为例,研究不同运输方式对广东省经济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铁路运输行业在工业发达地区发展饱和,但是在农业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公路运输行业发展几乎饱和;水路运输行业在农业发达地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民航运输和管道运输行业在整个广东省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对广东省物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一)大力发展民航和管道运输业。由于受管道条件和货源特殊性的限制,广东省管道运输业发展缓慢,尽管管道货运总量增幅很大,但是管道运输总额占全省货运总额的比重变化不大,但是总体趋势是上升的。尤其是2006年之后,管道运输里程大大增加,管道运输的比重也上升至3%以上。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对于运输快捷、便捷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促进了航空运输的发展,也使航空运输比重总体趋势上升。2005年以后达到了0.05%以上。航空货运总量的增速也是惊人的,2009年的航空货运总量比1995年增长了将近4倍。根据我们的实证结果,管道运输、航空运输对广东省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说明广东省管道运输和航空运输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目前管道运输业发展缓慢的现象,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管道运输行业的投入,使管道运输业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还应该保持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趋势。
(二)将铁路运输的发展向农业发达地区延伸。2000年以前,广东省铁路运输总量占货运总量比重变化不大,尤其是1996-1999年,所占比重在8.5%左右。但是2001年铁路运输所占比重迅速升至11.73%,此后的六年,铁路运输所占比重一直处于高位,最高的比重将近14%,但是广东省铁路运输里程的变化不大。根据我们的实证结果,广东省铁路运输对工业经济发展没有促进作用,对农业经济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广东省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在工业发达地区已趋于饱和,但是在农业发达的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广东省政府应该鼓励铁路部门往农业发达地区发展,增加农业产品的运输量,带动农业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
(三)有针对性地加强港口建设。广东省水运的货运总量逐年上升,但是上升幅度不及其他运输方式,所以水运比重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实证结果显示,水路运输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总值具有促进作用,理论上应该大力发展农业发达地区的水路运输业,但是水运本身有其独特的缺点,相较于铁路和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速度较慢,而且风险较大,这很难满足一些企业对物流快捷和安全的需求,所以在进行水路运输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应该深入考察农产品企业对水路运输的需求,对水路运输需求较大的地区加强港口建设,增加农业产品港口运输能力。
[1]金芳芳.物流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2(03).
[2]高秀丽,王爱虎,房兴超.广东省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2012(01).
[3]李超锋.物流产业对广东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特区经济,2007(11).
[4]李松庆,刘娟娟.基于广东省的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12).
[5]郑慕强.区域物流能力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广东为例[J].创新,2009(07).
[6]周启良.物流对广东经济增长影响的VECM模型[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1(01).
[7]高秀丽,王爱虎.广东省区域物流与经济的协整关系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11(02).
[8]白国强和未江涛.广东省物流业结构问题与调整思路分析[J].广东经济,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