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职业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2014-04-09 06:57杨中华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辅警警力警务

□杨中华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甘肃兰州 730046)

辅警是指警务活动中除职业警察以外的其他参与力量,是对正式警察组织的一个补充。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转型进程的加快,我国面临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需要越来越多的警力参与社会治安的维护工作。但由于我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身份及物力财力所限,国家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充警察队伍,而要广泛地依靠其他社会力量开展警务工作,辅助警力的招聘和使用已成为各地公安机关缓解警力不足的必然选择,辅助警力在协助公安机关建设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辅警作为社会治安主体的主要力量,其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到广大社会公众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更影响到国家安全防范机制的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随着公安机关在日常警务工作中使用辅助力量的程度不断提高,影响不断扩大,有关如何加强警务辅助力量的管理、提升警务辅助力量的职业素养也日益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一、辅警参与警务活动的功能愈来愈凸显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众所周知,维护社会治安不局限于公安机关这类国家治安主体,还应该包括社会治安主体,即广大的社会治安力量。要担负起完成维护公共安全的重任,除了依靠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还要依靠广大的社会力量——辅助警务力量;要取得治安效益的最大化,离不开多元化的辅助警务力量,辅警与警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辅警从事辅助警务活动岗位日益多元化

笔者通过对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的辅助警力分布情况调研,发现辅警工作岗位几乎涵盖所有与社会安全防范有关的岗位。一是进行交通协管。这类警务辅助力量使用较早、人数较多,主要协助市区各交通路口和车辆管理部门的在编警察进行道路交通管理以及车辆和驾驶员管理。二是进行流动人口协管。兰州市最早组建综治员的初衷就是管理流动人口,这类警务辅助力量主要配合公安机关和在职警察从事流动人口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工作。三是进行治安辅助。主要在市区公安机关直属部门和基层公安机关配合民警从事社区巡逻、突发事件处置、治安纠纷调解、安全保卫等工作。四是进行视频监控。随着监控触角的延生和范围的扩大,需要越来越多的视频监控人员,招聘的这类警务辅助力量主要分布在市区公安机关指挥部门以及公安派出所视频监控室,从事情报信息、电子监控视频的分析研判等工作。五是参与禁毒工作。主要分布在乡镇、街道禁毒社区工作站,协助禁毒办开展社区戒毒工作。

(二)辅警是国家治安主体开展警务活动依靠的最主要对象

本文所讲的国家治安主体主要指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国家治安主体在警务活动中,由于其属性、警力与职责所限,只能满足社会公众最一般的安全需求,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地承担全社会所有的治安防范任务。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使得公共安全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对于特殊的个性化的安全服务需求,需要借助于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和市场机制的参与来加以满足。[1]辅助警力与社会其他自发的社会防范组织相比,具有统一招录、组织严密、注重培训、职责明确、与警方关系密切、兼准行政和市场双重特性等特点。因此,在警务社会化进程中,公安机关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尽可能吸纳辅助警力参与,将本不属于自身或者无力独自承担的责任分担给社会组织和公众,既满足了公众的需要,也负起了公安机关所委托的防范治安危害的目标责任。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防范和维护工作中,正在越来越多地依靠辅助警力。

(三)辅警是国家治安主体加强基础工作最重要的助手

辅助警力,来源于基层群众之中,扎根于基层工作之中,具有广泛接触群众的优势,广阔的工作空间。辅助警力工作范围广泛,从公安派出所的文秘工作到入户采集信息;从协助基层民警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到参加各项执勤任务;从维护城市路面交通秩序到参与堵截查缉等。可以说,凡是不涉及国家秘密、不涉及警察专用警械的领域,基本上都能够看见辅警的身影。辅助警力人数众多,分布于社会各个基层,囊括了社会各行各业;辅助警力能够及时掌握社情动态,特别是影响稳定的苗头性信息;辅助警力熟悉辖区人口情况和行业场所情况,能够及时发现违法犯罪线索;辅助警力在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能够及时反映群众对治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所以,加强辅助警力建设,是公安机关强基固本的重要措施。

二、目前辅警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公安教育也得以发展,突出体现在一些公安院校规格的提升以及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更加贴近公安实战的需要。但是,在对所有警务工作者的教育工作中,如果以辅助警力为视角、以辅助警力职业素养提升和职业化的维度来审视,发现我国目前的辅警教育培训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一)辅警教育培训重视程度不够支持力度不大

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辅警从被招聘到成为称职、合格乃至优秀的辅助警力,必须不断地接受相关的职业培训,才能高质量地协助在职警察完成各项警务工作。但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辅警管理的法律法规,又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对辅警管理理念的差异,一些地方公安机关只重视在职民警的教育培训,而对于辅警教育培训工作大量存在不重视、不认真、不支持的现象。

(二)辅警教育培训缺乏明确的职业人才培养目标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辅助警力人数远远超过警察,且分布于与警务活动有关的不同行业和部门,依据不同岗位的职业需求,对其教育培训应有明确的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即在制定辅警培养方案、确定培训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分配教学时数等工作时,一定要突出职业化思路。而目前辅警的教育培训,缺乏长远的规划,缺乏明确的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层级设计。辅警教育培训往往是临时性或单项性的,基本停留在以政策规定和法律知识灌输为主,以相关业务知识灌输为辅的状态,特别是辅警应用技能操作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没有或占有的教学时数很小,不能突出辅警职业化的特色,导致培训的效率与效能不佳。

(三)辅警教育培训的质量与效果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要

在辅警职业化建设中,由于我国缺乏必要的职业标准,导致这支力量职业素养良莠不齐。如辅警培训内容简单,不能与辅警工作的实际内容相衔接,训练内容未能构成完整的体系,而且鲜有针对性;辅警的教育培训方案、考核标准都不规范,且培训时间短,大部分只有两至三天;不少地方的培训目的不明确,没有完整的培训计划,辅警培训流于形式,辅警培训后工作知识、技能等方面没有大的提高;有些地方的辅警甚至不经培训就上岗。即使参加了培训的辅警仍然缺乏必要的专业性知识、缺乏遇到紧急情况的准确判断能力和处置能力、缺乏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防卫技能,这也是近几年由于辅警队伍所受的专业教育训练严重不足,在工作过程中面对一些突发情况不作为或乱作为,引发系列被社会公众广为担忧和诟病的主要原因。

(四)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缺乏,不能满足多层次、多渠道培训的要求

由于我国辅警教育培训起步较晚,所以,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与现实差距较大,难以满足辅警职业素养提升的需要。例如:现有的教育培训机构缺乏和硬件建设严重不足,难以保证不同岗位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教育培训模式单一,难以适应职业化辅警综合素养的养成;教育培训师资紧缺,难以保证不同工作性质辅警达到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辅警建设学术研究明显滞后于现代警务工作,专门的研究机构与研究人员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教育训练的重视程度与质量。[2]

三、辅警职业素养提升的路径

吉登斯在《第三条道路》中指出:“在政府和公民社会之间并不存在永久的界限。根据不同情况,政府有时需要比较深入地干预公民社会的事务,有时候又必须从公民社会中退出来。”面对当前我国的现实情况,由政府职能部门出面对社会治安主体进行培养、组织和支持引导是必需的。警务辅助力量与公安机关联系紧密,发挥作用的好坏也会影响到政府的公信力。如何打造一支依法办事、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警务辅助队伍,多年来,各地公安机关都在不断探索破解难题的途径。在辅警职业素养提升进程中必须紧紧依靠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公安教育培训资源的主要作用。

(一)依托公安机关制定教育培训计划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聘用谁负责的原则,辅警的教育培训应由公安机关负责制订规划,并提出相应的质量要求和保障措施。由辅警参与警务活动的特点和与公安机关的关系可以见得,其所发挥的主要作用是在其规定的职责内从事维护社会治安的基础性工作,或协助公安机关的警察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虽然其主体身份与警察不同,但其工作目标与公安机关具有一致性,公安机关也对其具有管理的职责。公安机关对这些资源既要使用,更要培育,不仅要有宏观层面的规定和要求,更要有具体的、可操作性的、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人员的教育培训计划。[3]

公安机关在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中居主导地位。原因之一,公安机关是辅助警力招聘、管理和使用的主要部门,最了解这些力量的岗位需求和职业素质要求,对辅助警力开展教育培训的目标和任务最具有发言权。原因之二,公安机关在多年的警务活动中,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育培训体制,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培训经验,具有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的优势。

(二)充分利用业已成熟的公安教育训练资源

本文所指的公安教育训练资源是个广义的概念,既包括各级公安机关具有教育训练职能的机构、部门、人员,更应包括承担警务工作人员教育培训任务的各级各类公安院校,即所有与公安教育培训相关的硬件、软件、管理体制等。公安院校经过近30年的建设,已经取得新的发展,为公安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高等教育的三大功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其既体现在对学历生的教育,更体现在对各类在职人员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公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日益完善并不断满足现代警务活动的需求,特别是2011年公安学与公安技术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标志着公安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更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和优势考虑面向辅助警力的教育训练问题。

多年的教育实践表明,借鉴公安院校业已成熟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对辅助警力开展教学,不仅为社会输送了高素质的辅助警力,而且为辅助警力教育培训及职业素养提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一些公安高职院校开设的保安专业,一些公安院校治安专业开设的诸如《社区警务》、《治安灾害事故预防与处置》、《危险物品管理》、《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等体现社区安全管理、对各类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的具有特色的课程以及各种法律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警体技能训练课程,对于辅助警力的教育训练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提高其职业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注重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师资队伍构建

辅助警力的教育培训,有赖于辅警师资力量的发展。没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辅警教学质量便没有保证。辅警的教育培训不完全等同于公安教育,在辅警职业教育培训中,教师传授的主要是不同警务工作岗位开展安全防范与管理工作所具备的技能、方法与经验,这些知识与能力的获得需要教师对社会安全防范工作的亲力亲为、需要教师对警务工作的长期感悟才能积累。相比较而言,辅助警力职业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不同于一般的公安业务学科教育,从事辅助警力职业教育的教师首先要有深厚的公安业务知识积淀;其次要有丰富的公共安全服务实践经历;再次要有将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能力,因此,它对教师要求更高。一方面,用制度保证公安院校教师能够深入公安实战部门锻炼、调研,通过教师下基层调研、下派锻炼或挂职的途径,加强教师的公安实战历练,使他们既具有较深的公安业务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实战能力,以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教官机制,建立优秀教官人才库,通过推荐、选拔,聘用拥有一定理论水平、熟悉法律法规、精通安全防范业务、热爱公安教育的资深民警为辅警培训的教官,将多年来总结的公安业务实战经验传授给学员,以加强辅警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完善以能力本位为目标的辅警教育培训长效机制

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的新模式,强调以岗位或岗位群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灵活多样、注重实效的教学形式,以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其实质是以职业能力获得为主旨,按职业分析和工作分析得来的职业能力结构方式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4]为完善辅警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保证辅警教育培训的质量,根据辅警工作性质及岗位特点,在全面分析职业岗位需要的基础上,提出工作能力目标,确定从事职业岗位工作应具备的能力,并围绕这些能力,明确完善“岗前必训”、“在岗培训”、“专项培训”三个主题的培训机制。首先落实岗前必训。岗前培训指被招录的辅助警察,接受一段时间的上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应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知识理论,包括法律常识、涉及辅警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辅警工作程序和职责要求、辅警职业道德等;一部分是实战技能训练,包括体能格斗、警械的操作使用、查缉战术等;一部分是队列训练,以警务化管理的要求,通过严格的队列会操,培养辅警令行禁止的习惯和服从命令,遵守纪律的意识。[5]其次强化在岗培训。即结合公安部门“轮值轮训、战训合一”的经验,应保证辅警每年不少于一定教学时数的封闭式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新的法律及涉及辅警的规章制度、新的实战技能、新的查缉战术、工作经验总结交流、格斗体能强化训练等。第三,注重专项培训。对于一些需具备特殊技能的工作岗位,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和方案,通过开展专项培训,培养并提高辅警开展专门工作的能力。

总之,辅警职业素养提升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为警务工作的更好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郝 洁.警务社会化发展趋势研究[J].公安理论与实践: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34.

[2]杨中华.职业化保安员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07.

[3]郭太生,戚 丹.警务理论的发展与公安教育训练资源的应用研究[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3(1):120.

[4]朱景达.警察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本位理论与实践研究[J].公安教育,2013(12):54.

[5]殷一凡.辅警队伍规范化管理路径[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1(1):156-157.

猜你喜欢
辅警警力警务
广东省珠海市公安局翠香派出所:“三板斧”管好辅警队伍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社会化警务人才培养的理论思考与实践——以辅警为视角
论辅警层级制度的构建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用立法助“辅警”走出阴影
警力资源配置问题刍议*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务指挥与战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