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民
(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 646000)
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国21世纪的重大课题,中国越来越强大,但国家安全形势也越来越复杂。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这一决定既是与国际接轨,也是应对时代挑战的现实需要。国内有很多学者认为这是国家安全观的转型或是非传统安全观的确立。笔者认为,国安委的成立,仍是国家传统安全观的延续。虽然我国同样面临来自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我们也在努力完善新型的综合国家安全观,但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威胁,仍是传统国家安全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当然,评价安全威胁,不能简单地从传统或非传统、政治安全或经济安全等角度来理解,但我们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从众多的威胁国家安全的因素中认真梳理。我们认为,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核心任务就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安全,是指没有危险、或不受威胁的状态。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失序的客观状态。是维持主权国家存在和保障其根本利益的各种要素的总和。学术界一般认为国家安全由11个要素构成:国民安全、领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这11个要素并不是机械地被综合在一起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不断变化的,并且在动态联系中占据着各自不同的位置,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通过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国家安全系统。
俞晓秋则认为,国家安全指的是一个国家面对来自内部与外部各种具有损坏和破坏因素的影响及威胁,有效维护和保障国家利益,并使国家政策和目标得以顺利推行和实现的客观环境、目前状况、战略态势、主观评估和总体能力。
马克思关于政治的概念:“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权力为核心的各种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列宁认为:“政治就是个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反对世界资产阶级而争取解放的无产阶级的关系”。“政治中最本质的东西即国家政权机构”。
所谓政治安全是指一个主权国家有效防范来自外部的政治干预、压力和颠覆以及内部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确保国家政治制度的安全、稳定和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增强国际地位的状态。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安全以社会主义制度和政治思想的安全为必然前提,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国家的主权安全、政治制度安全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因而在政治安全的选择上,对外主要表现为防范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压力和颠覆,维护国家主权;对内主要表现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稳定。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只有政治是安全的,才能有效地谋求和构建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态等其它领域的安全。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为维护自己的政治安全,都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
2010年4月,刘跃进博士在《十四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国家安全的论述与决定》一文中,综合分析了党的十四大到党的十七大报告内容,并指出:“中共中央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化,从国际扩到国内,从传统安全领域扩展到了非传统安全领域。在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国际安全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公平、正义、法治、民主”为核心内容的国内安全观,并决定针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的新情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抓紧构建和健全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从而形成了一种统领国际与国内两个大局、兼顾传统与非传统两个方面的全面系统的新安全观。”这里所说的“公平、正义、法制、民主”为核心的国内安全观,实际上正是来自内部社会治理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只有真正体现“公平、正义、法制、民主”的政治内涵,才能有效解决来自内部的安全威胁。
笔者在这里重点关注,从党的十四大首次使用“国家安全”一词,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成立这个阶段,通过对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针对国家安全的关注点加以分类,借此说明,国家政治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的核心问题。
第一类: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初现
中国共产党在十四大会议上,首次在其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使用“国家安全”一词,这其实也是传统安全概念,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之中。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这其实体现了一种传统的安全观。
十五大报告中,除传统的军事安全外,报告中开始提及“国家经济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非传统的安全领域。这表明,在“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的安全观变化,已经开始影响到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也开始注意到来自传统安全领域之外的威胁,需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国家安全观念,从而开始关注经济安全、国民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
第二类:“传统”与“非传统”交织的新安全观
十六大报告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论述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形成了一种既包括传统的军事安全、政治安全,又包括非传统的经济安全、应对恐怖主义威胁等在内的综合安全观,以及强调“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国际安全观。这种新的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是在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针对反恐需要国际社会,包括中国的安全观更强调的是国际安全。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35次提及“安全”,4次提到“国家安全”。除传统安全外,提出国家核心安全,指出当前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提出了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并提及生态安全格局、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基金安全、国家能源和资源安全、公共安全体系,以及海洋、太空、网络空间安全和全球生态安全。十八大国家综合安全观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真正开始把国家综合安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第三类:从社会政治管理角度关注国家安全
党的十七大报告与以往的一个重要区别是,既没有把国家安全的整体论述放在军队国防建设部分,也没有将其放在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部分,而是放在了第八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第六个方面,“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中。具体内容是:“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健全国家安全体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这一变化,说明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对当前的中国来说,国家安全的重点不在外部,也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我国内部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化解这些社会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看,和十七大有惊人的巧合之处。两次会议分别使用“社会管理”和“社会治理”,但都和国家的政治管理紧密联系,只有不断进行政治体制方面的改革,才能有效应对来自国家政治安全方面的影响。因此,从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我们能明显地感受到,当前我们国家安全的关键问题,仍然是来自传统安全领域的国家政治安全。而在国家政治安全领域,国内政治安全又是基本的和首要的问题。
从以上分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我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依旧是传统领域即国家政治安全方面的威胁。从党的十四大提出传统意义上的国家安全,到十五大开始关注非传统领域安全,表明我国已意识到来自非传统领域的威胁。十六大、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交织问题,可以看到我们国家安全观的进步与发展。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安全威胁仍是来自传统领域,在十七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问题,表明了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依旧是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既有来自外部的政治干预、压力和颠覆破坏,更有国家内部自身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这两方面的问题,恰是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要素。我们重点从来自国家外部和内部的挑战,来说明影响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仍旧来自传统安全领域的国家政治安全。
1.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GDP中,按汇率计算,我国总量已超过5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一些美国精英据此把21世纪的中国与19世纪末的德国相提并论,认为中国的战略崛起将打破既定的国际战略平衡,威胁美国在亚太以及全球的利益,从而提出“中国威胁论”。把我国视为美国全球战略的主要对手,以此为借口对中国实行全面挤压,力图阻碍我国国力的发展。例如,近些年美国国防部发表的《2015年亚洲》和参谋长联席会议发表的《联合展望2020》战略报告,就耸人听闻地警告美国未来的主要战略威胁在亚洲,中国将崛起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竞争者”,并建议美国的军事战略重点向亚洲转移。目前,无论是美国官方或智囊人物的公开言论、著述,还是美国的各类战略文件、政策思想,都表明美国将对我国采取“非敌非友”、“接触与遏制”并举的态度,在“全面交往中又打又拉”。中国虽然不愿意与美国对抗,但中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要求中国独立自主,不允许屈从或认同美国的世界霸权和价值观。因此,中美之间时紧时缓的战略磨合关系将是21世纪相对长期的国际政治现象,并在5-10年内一再反复地表现出来。在意识形态领域,苏联解体使西方价值观及其政治体制在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独树一帜,非西方文化价值观的活动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美国利用其战略强势地位,联合主要西方国家,通过威逼利诱等方法,加大在全世界推广美式“民主”的力度,以求使全世界统一于美式民主。非西方国家因发展受挫,更易被美式民主迷惑,自觉不自觉地放弃政治文化的独立性,照搬美式民主。中国因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独特的政治文化,经济持续繁荣,对发展中国家政治影响的深度、广度不断增大,因此被美国和西方一些国家视为其全球西化的最大障碍,从而长期以中国为主要西化对象。它们将会趁中国深入参与全球化之机会,打着“人权、民主、民族自决”等旗号,利用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政治、社会及民族自决问题,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以图政治上孤立并削弱中国,促使中国“和平演变”。国际极端势力的影响、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国际恐怖主义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障碍。
2.同邻国的边界和领土争端问题。20世纪以来,一些长期存在的边界问题,通过和平谈判得到了解决或有了进展。中俄长达4000多公里的边界线已经划定;与哈萨克斯坦解决了边界问题;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达成边界撤军协议;与越南划定陆地边界并就中越北部湾化解问题达成协议;与印度达成实际控制线的安全合作,中印边界状况基本保持稳定;解决了与老挝的边界分歧问题。但是,我国仍存在和邻国的边界争端问题,并且近年来有扩大化之势。中国目前存在的主要领土争端是南沙群岛、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它涉及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日本等国家。由此表明,中国与东盟、日本之间的岛屿之争出现扩大化和升级的趋势。另外,各国势力在南中国海海域犬牙交错,对中国捍卫海洋权益构成威胁。
1.台湾、新疆、西藏、香港等分裂势力问题。
境内外分裂势力,以分化中国为其图谋,或是借独立问题、或是民族与宗教问题、或是发展问题,实施分裂祖国的活动。“台独”首当其冲,新疆、西藏民族分裂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活动猖獗。境外东突恐怖组织和伊斯兰势力相互勾结,打着宗教的旗号,在新疆从事圣战,策划参与恐怖活动。境外“藏独”分子,里应外合,不断在国际上宣传造势,企图由高度自治,最终走向西藏独立。“港独”分子借机煽风点火,不断滋扰生事,严重扰乱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的稳定。
2.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社会问题。
一是腐败问题。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贪污腐化等现象严重泛滥,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与深恶痛绝。这种腐败现象如继续蔓延,将会严重损害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感情,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进一步会严重威胁到国家的政治稳定与安全。
二是就业问题。充分就业既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前提,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一个高失业的国家是不可能保持长久稳定的。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安置以及高校扩招后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等问题的凸显,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们国家政治安全的重要因素。
三是贫富差距问题。据统计在我国数额巨大的银行存款中,20%的人拥有存款的80%,而80%的人却只拥有其中的20%。其实不仅是银行存款一项,在人均收入、消费支出、社会资源占有等方面,同样存在贫富之间的巨大悬殊。经济上的巨大差距,必然会影响到教育、健康、尊严等本应平等享受的权利,消融社会凝聚力,严重影响和威胁社会的稳定。
四是社会保障问题。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当前下岗失业工人、不能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失地的农民、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孤老病残,也是一个庞大的需要救助的群体。而我们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还不能建立起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不仅会削弱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对社会的认同,而且还可能使他们逐步滋生反感甚至对立情绪,这对社会的长期稳定是极为不利的。
通过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分析,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高社会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依然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而社会治理又是国家政治发展的核心要素,因而,社会治理本身就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树立国家政治安全始终是国家安全核心的意识。
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很多,既有传统安全领域,同时还有来自新的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但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也是国家存在的根本象征。它既是传统国家安全观最为核心的内容,也是现代国家安全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没有政治安全的保障,国家安全就不具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因此,要切实做到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该首先树立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的意识,真正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国家政治安全,才能在错综复杂的安全威胁中理清头绪。
2.树立国家发展和国家政治安全并重的意识。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将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并重。国家发展和国家政治安全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表面看起来关系不大,可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发展的关系,它们互为作用、相辅相成,既相互牵制,又相互推动。一方面,国家经济的发展时刻要以国家政治安全做保障;另一方面,以国家政治安全需求为导向,统筹着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世界上发达国家关注的重点始终是安全问题,且政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干预也主要是战略性、方向性的干预,干预的重点总是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总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入手。这是因为发展对其来说早已步入正轨,安全成为影响国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为重要的问题。对中国来说,由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特别是由于“文革”导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因而在安全具有最低限度保障的情况下,发展问题特别是经济发展问题自然而然地成了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就成了非常合理的战略取向。但是,当经济和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一定规模时,特别是当发展逐渐步入自运行状态后,安全问题便凸显出来。安全不仅成为初步富裕起来的国民和国家的越来越迫切的需要,而且也成为进一步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保障。在安全范围逐渐扩大、安全内容不断丰富、安全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政府不能再用过去的低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国家和国民的安全需要了,而必须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也就是将国家发展与国家政治安全并重。因此,我们要使国家快速而安全发展,一定要树立国家发展与国家政治安全并重的意识。
国家政治安全问题包括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这一问题作为理论被学者关注并进行系统研究源起于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领域,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多数学者特别是国际问题研究人员总是把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威胁只归结为外部的影响,也就是来自国际社会的影响,而忽视或轻视了国家政治安全方面的内部因素。
当前我们面临的国内政治问题日益突出,官员腐败、贫富差距、失业、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严重。受这些问题影响,各地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严重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进而严重威胁国家政治安全。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必须解决好影响国家安全的内因问题,只有内部稳定,才可能更好地解决外部问题,两者相辅相成,内部原因又是基础与核心。
第一,内部安全是整个国家政治安全的根据,外部安全是整个国家政治安全的条件。因为从整个国家利益的分布上看,虽然在全球化时代,由于国际交往的迅速增多,特别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多数国家的政治安全利益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本国领域范围之外,但无论什么时候,国家利益的比重分配永远是国内大于国外,国家政治安全的重点在国内,内部安全重于外部安全。
第二,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角度分析,免除内部因素的威胁和危害,比免除外部因素的威胁和危害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免除内部因素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威胁和危害,才有可能进一步免除外部因素对国家政治安全的威胁和危害。只要粗略了解一下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就会发现,其根本原因并不是这些国家无力免除外部的入侵或颠覆,甚至不是这些国家无力化解西方的“和平演变”,而是这些国家内部出了问题,同时又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免除这些问题。不可否认,在这一过程中,以西方国家为主的外部力量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也仅限于“推波助澜”,真正的源动力依然来自内部。因此,对国家政治安全来说,首要是免除内部的各种威胁与危害,其次才是免除外部的威胁和危害。
第三,内部因素比外部因素对国家安全构成的威胁和危害更大。从“影响以及威胁和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的因素”来看,内部因素的威胁对当前中国来说更为重要。不可否认,影响、威胁甚至危害当前我国国家安全的因素,有许多来自外部,例如美国因素、日本因素等等,但是对我国国家政治安全造成更多、更广、更严重威胁和危害的因素,则来自于国内。
国安委可以说任务艰巨,既担负着传统军事领域方面的安全任务,同时还要面对来自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因此国安委将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维护国家安全的组织和协调机构。它需要面对军事、政治、外交以及来自国内的不安定因素,包括一些来自非传统领域的威胁。在国家安全维护的实践中,国家安全委员会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瞻远瞩善于抓住威胁国家安全的重点问题。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影响国家安全的国内国外因素很多,国家安全委员会应该以战略的眼光看待国家安全问题,不仅要具有敏锐的嗅觉,善于洞悉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同时还要善于分析研判,从众多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中,抓住重点、难点问题。使我们始终保持清晰的思维和清醒的头脑,国安委亦要勇敢的担此重任。二是统一协调军事、外交、统战、国安、公安等事关国家安全的相关部门,尤其是建立一体化的情报体系。美国在2004年关于9.11事件原因分析报告中就指出,恐怖袭击之所以能够成功,最主要原因,是美国情报机构分散,国内与国外界限严格,缺乏统一的协调领导,情报信息得不到有效共享。因此,国安委首要任务就是统一指挥,不仅要关注各个领域中单独出现的问题,还要有意识地将各个领域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各部门统一协调机制,防止各自为战,单打独斗,邀功领赏的狭隘的小团体英雄主义行为。三是国安委亦应当关注来自网络媒体的威胁。2008年以来,互联网在一系列大型和突发政治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摩尔多瓦选举引发的政权更替、到伊朗大选后抗议活动引发的暴力骚乱,互联网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以Twitter为代表的社会网络新媒体。伊朗大选骚乱后,美国一些情报官员说:“中情局突然发觉,通过互联网输送美国的价值观,远比派特工到目标国家或培养认同美国价值观的当地代理人更容易”。可以说,在互联网上,美国的意识形态优势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几乎每一次都使得发展中国家陷入被动。同时境内互联网舆情亦是我们关注重点,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无不和网络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我们一定要关注互联网舆情发展态势,鼓励正能量的舆情报道、引导网民理性思维,坚决打击“舆论暴力”。
当前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并相互影响,我们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关注非传统安全;既要关注国内安全,又要关注国际安全。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始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始终坚持国家政治安全的核心地位,将国家政治安全问题,作为我们国家安全工作的前提和出发点,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有树立这种意识,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保证社会和谐发展。
[1]刘跃进.国家安全体系中的社会安全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
[2]俞晓秋.对信息时代国家关系研究的若干思考[A].俞晓秋.信息革命与国际关系[C].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14.
[3][苏]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0.
[4][苏]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Z].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68.
[5]刘 文.网络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安全的挑战与对策[J].社会主义研究,2004(2).
[6]刘跃进.影响我国国家安全内部因素及对策探讨[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7(2):8 -13.
[7]东 鸟.中国输不起的网络战争[M].长沙:中南出版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