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华
(山东行政学院,济南250014)
阳明心学在现代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王朝华
(山东行政学院,济南250014)
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有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部分,概括说就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心学对当前培训具有非常值得吸收和借鉴的价值,从培训理念和目标、培训课程设计、培训手段、培训中的教师四个方面探讨了阳明心学在现代培训中的启示和应用,提出了改进现代培训的体会和思考。
阳明心学;现代培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我国当前的培训体系主要是从国外引进的,曾借鉴过德国的、美国的、前苏联的,还没有脱离全盘照搬的范畴。这样的体系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比如:偏重科学技术知识的传递,道德理性和人文精神教育被挤得没有了位置;大部分时间在教学授课,接受填鸭式教育,复习知识点、背诵考试题;不重视实践活动,没有时间去培养实践的能力,不仅没有生活实践,劳动实践也没有了,等等。现代培训需要适应现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需要,现代社会需要培训根植现代社会,以人为根本,以价值塑造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社会公平为基础,引领时代不断进步。现代培训有如下发展趋势:平等化、终身化、人本化、多元化、国际化等。
我国拥有着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有必要通过对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分析,继承其积极、合理的因素,运用到现代培训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线的,研究传统文化绕不开儒家文化,儒家文化虽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其积极入世的态度、治国平天下的情怀,至今仍然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王阳明先生提出了著名的'致良知'的学说,从根本上重塑了儒家思想的结构,他是明代心学泰斗,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教育家。清初王士祯赞叹先生是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郭沫若曾说先生对于教育方面有他独到的主张,并与近代进步的教育学说每多一致;日本高濑武次郎则认为日本有活动的事业家,以及维新豪杰们震天动地的伟业,无一不是由于王学所赐予的。
阳明先生少年时期就立下了成为圣人的志向,他潜心沿袭儒家经典、佛教、道教数十年,并亲身实践。阳明先生总结说:圣人之学,心学也。心学最初发端于孟子,由宋朝陆象山提出,明朝阳明先生是集大成者。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部分:
(一)心即理
阳明先生在贵州龙场悟道后,得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而提出“心即理”说,“心即理”是其思想的第一命题,是心学思想的起点,也是其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石。这一命题,是针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格物”方法所造成的“心、理为二之弊”的,提出了在道德认识与修养过程中身心与事理相互统一的问题。关于“心”,阳明先生认为心不是指的那块血肉,而是只要有知觉的地方就是心,比如耳朵眼睛能听到看到,手脚知道痛和痒,这些知觉就是心。他进一步解释说,所谓心,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也就是性,就是天理,因为它主宰一身,所以称为心。关于“理”, 阳明先生认为礼字就是理字,礼就是天理也,天命之性,完全具备在心中,因而称为天理,天理的条理就成为礼。因此阳明先生认为“心即理”,心如果没有私欲的遮蔽,就是天理了,不需要外面添一分,以纯粹的天理之心,表现到侍奉父亲方面就是孝, 表现到侍奉国君方面就是忠, 表现到交友、治民方面就是信与仁。因此,只需要用功在心上“去人欲、存天理”就可以了。
(二)知行合一
阳明先生的 “知行合一”说批判朱熹的“知先行后”之说,是针对当时社会“知而不行”的现象而提出的。他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到了真切笃实的程度后,就是“行”,“行”提高到明觉精察的程度后,就是“知”,知和行的工夫本来就是不可分离的,只不过是为后来的学者们分成了两部分用功,从而失去了知行的本体,所以说圣学中只有一个功夫,不应该把知和行分作两件事。他还认为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是行的指导,行是知的认识过程。不能离开躬亲实践空谈学习知识,没有行动就不能称其为真正认识,只有去实践了,你才拥有这个知识,不去做,即使你看多少书,学多少理论,也无法真正获得这个知识。
(三)致良知
阳明先生曾说他一辈子讲学,实际上讲的只不过是'致良知'三个字,由此可见,这一学说不仅是阳明先生一生思想的概括和总结,更是阳明心学思想的最终形成,也是其心学理论的最终归宿。他说(良)知是心的本体,心自然会知:见到父亲自然知道孝,见到兄弟自然知道悌,见到小孩子掉到了井里自然知道恻隐,这就是良知了,不需要到外面去找。良知也只不过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不过是个好恶,是非之心,不用考虑就能知道,不用学习就能认识到,这也就是所说的良知了。他又说心的本体,也就是天理,天理昭昭处,就是良知,所以良知就是天理。关于格物,阳明先生谈到把吾心的良知致于事事物物,由于吾心的良知就是天理,致吾心良知的天理于事事物物,那么事事物物都能得其理,致吾心良知,就是致知,事事物物都得其良知,就是格物了。阳明先生在本体论上谈良知本体,在工夫论上讲致知过程,这样,便将良知本体和致良知的工夫过程圆满地合为一体了。
(四)四句教
以朱熹先生为代表的儒家解释格物是格天下之物,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一草一木都有理,那么实践中天下万物如何格,又怎么格得尽?二是即使格出了一草一木的理,又如何反过来诚得自身的意呢?阳明先生晚年自己用四句话总结他的学问:“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认为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的,又称至善;有了意识活动,便有了善恶;人的良知天生是知善知恶的;为善去恶就是格物,这里格是正的意思,物是事的意思。先生的四句话正好对应正心、诚意、致知、格物,解释了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心的本体是无善恶的,在本体上无法用功,但一念发动处就有了善恶,就可以在这儿用功,即是诚意了;而诚意的根本在于致(良)知,因为自心的良知虽然知道善恶,如果不照着这个良知去做,就无法做到诚意;此外,致知并不是悬空的致知,要在实事上去格,把不正的事都归于正,这样良知没有了私欲的遮蔽,意所发出的就没有不诚了,要做到诚意,就要从格物上下手。先生认为,如果这样格物,每个人都可以做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尧舜一样的圣人。
阳明先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成功的典范。他重视立志的重要性;他本人重身教而不只是言教,为自己的新学说提供了一个示范;他改变了当时学为举业的功利主义学风和教育中盛行的灌输和背诵的教学方法,倡导致良知的为己之学和自得体验的教学方法;他反对用机械的模式培养人才,主张师生关系的开放性、民主性与平等性,从而塑造具有完整人格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阳明心学对当前培训具有非常值得吸收和借鉴的价值。
(一)培训理念和目标
1.注重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培训实践中,培训机构、培训老师,包括学员,都有一种倾向:最好是教一些学了马上就能用的工具类的知识和技巧,如果涉及理念性的东西,就觉得比较虚、没有用,老师不愿教,学员不愿听。现代培训是要塑造价值观的,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好可以滋润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塑造健全的人格,这比单纯地教授一些知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2.培训要重视“立志”的重要性。阳明心学非常重视立志,《教条示龙场诸生》中,阳明先生认为不立志,天下就没有可以做成的事,如果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此外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是学习不勤奋的,一定是他的志向还没有坚定。这提示我们在培训中一定要帮助学员树立志向,鼓励他们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如果有学员因此树立了成才的志向,他们就很可能真地成为优秀的人才。
3.要注重人格塑造,通过“致良知”提高学员的道德素质。良知学说是阳明先生从百死千难中得来的,他认为实实在在是千古圣人相传的精华所在。在推进依法治国的同时,现代社会对道德的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培训机构有责任在培训过程中加强引导,把塑造健全人格、提高学员的道德素质当作不可或缺的培训目标之一。良知学说为提高学员道德素质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通过将良知致于事事物物,不断地为善去恶,最终成就高尚的道德。
(二)培训课程设计
1.重视学员在培训中的主体性,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学员的反馈意见。传统培训认为学员是来参加培训学习的,是课程的被动接受者,不需要过多考虑学员的意见和要求。阳明先生与学生是亦师亦友,传授课程特别重视不同学生的秉性和差异,采取因人施教的方式。培训中要充分考虑学员的主体作用,让学员在设计阶段就能够参与,努力化解教与学的矛盾,最终使学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心智模式,积极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
2.课程设计的时间分配上,要为学员与教师充分互动留出足够时间。传授中,阳明先生有相当多的时间是在回答学生的问题。现代培训可以充分借鉴,在课程设计阶段就留出足够的时间用于互动。具体说,就是可以留出全部培训时间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设计各种互动类的课程,具体到每一堂讲授课,也要每半天留出半个小时左右用于教师与学员的互动交流,设计阶段就要提前与教师沟通好时间划分和授课内容,并要求学员听课前要带着问题来、听课时要认真听讲善于发现问题。
(三)培训手段
1.知行合一,强调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统一。从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学说可以知道,知和行是一体的,真正的知不可能仅仅通过课题或书本就能获得。比如苹果的味道,仅仅从书本上看到它是酸甜可口的,还是不能真正知道,必须要亲口尝一尝,尝既是行的过程,又是获得知的过程,而且尝的苹果多了,离真知也就越近。所以,培训不能仅仅限于在培训教室授课,生活、社会是个更重要的大课堂,培训必须紧密结合生活实践和工作实践,如《基于效果的TEC培训模式设计与实施》中提到的移动课堂就是很好的方式。
2.强调事上磨炼,在万事万物上持续不断实践和体悟。培训的过程,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又是实践的过程,二者是统一的。要告诉学员,不仅仅在课堂上和培训中,平时如何着装、如何与老师沟通、如何与同学交往、宿舍个人卫生如何打理、如何与室友协调作息时间、如何就餐、如何参加文体活动、如何对待校规校纪,等等,都是培训的组成部分
和考虑的范围之一,请学员在事事物物上不断磨练、不断实践和体悟,最终提升培训的效果。
(四)培训中的教师
1.圣凡同心的理念提示培训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位学员。阳明先生认为,圣人凡人同心,圣凡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努力致良知,将人所共有的良知或天理纯化,不被私欲障蔽。能够做到的,便是圣人,不能够做到的,便是凡人。这启示培训教师:生而知之的学员和学而知之的学员,并非是圣人与凡人的本体上的区别,而只不过是成为圣人的才质不同而已。这提示教师要对学员一视同仁,不可按照某一个标准把学员分成三六九等,也不能随意为学员贴上好学生、差学生的标签。对学员的考核方式要多样化,不能仅仅用考试一种方式,对学员要坚持从德智体美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2.教师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在品行上、生活上成为学员的导师。培训的过程也是一种道德的实践过程,是格物致知的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为人处世,都代表着培训机构的形象,都会引发学员的的关注和联想,都最终影响着培训的最终效果。身教重于言传,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意识到,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在品行上、生活上成为学员的导师,将光明之心体现在一切言行和行为中。同时,教师自身要加强学习,不断以开放的心胸提高道德修养与素质能力。
总之,阳明心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在现代培训中,先生的思想和理念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田春园,等.浅论王阳明心学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南方论刊,2008(6).
[3]司强,等.基于效果的TEC培训模式设计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4(3).
[4]袁莉.王阳明“致良知”说的涵义及其现代教育意义[J].文教资料(哲学史学研究),2012(1上).
(编辑:董 蕾)
2014-11-10
G72
A
2095-7238(2014)11-0078-03
10.3969/J.ISSN.2095-7238.2014.11.015